上一期,我們介紹了固體糖類:白糖和紅糖。它們的源頭是甘蔗和甜菜汁液中的蔗糖。今天我來討論以液體形式出現的常見糖類物料。

首先,我們要來說另一種糖分的來源,就是澱粉。這裡一定要提一下這位化學家,俄羅斯人克希霍夫。他在1811年將馬鈴薯澱粉和硫酸混合加熱。他發現澱粉竟然轉變成帶有甜味的糖漿。幾年後,又是他,發現發芽的大麥也能促成和硫酸相同的反應。這就為啤酒釀造工藝奠定了科學基礎。到了19世紀60年代,美國開始採用玉米澱粉來製造糖漿,推廣到市場上。

現在,當我們看著甜品工作室堆著的一桶桶各式各樣的糖漿,不是我們在看它們;而是一個個偉大的發明,在看著我們如何去使用它們創造美味。所以,有情懷有知識的甜品師,時時刻刻都能發現工作的興奮點。

我們回到主題。澱粉是由許多葡萄糖聚合分子長鏈組成的,而酸和某些酵素都能把這類長鏈分子,分解為一個個葡萄糖分子,留有部分殘存的長鏈。這就是澱粉能製造糖漿的原理。

玉米糖漿的原料就是普通的馬齒玉米。在玉米粒中萃取出澱粉粒,加入酸或微生物、麥芽酵素來處理,製作出一種甜味糖漿,再凈化脫色,最後根據需求蒸發出特定的濃度。市場上有些產品稱為玉米糖漿或者馬鈴薯糖漿,直接點明製作原料;而有些產品稱為葡萄糖糖漿,點名糖漿的本質。其實都是一個東西。標準的玉米糖漿就是含有長、短鏈葡萄糖聚合分子的水溶液。

還有常見的果糖糖漿,標準叫法是高果糖漿,是飲料店常用的甜味劑。它是在玉米糖漿或者馬鈴薯糖漿的基礎上,多了一道酵素處理,將部分葡萄糖的結構產生異化,轉化為果糖,糖漿的甜度也大幅提高。葡萄糖轉化為果糖的比例大約在55%左右,其餘仍然是葡萄糖。再將分離出來的葡萄糖進行轉化,如此反覆,最後的混合物中果糖含量可以達到70-90%。

另一種是我們熟悉的麥芽糖漿,又稱水飴,是發芽的穀物做成的,最常見的原料是大麥。是中國古代最主要的甜味劑。麥芽糖糖漿含有麥芽糖、葡萄糖,甜度遠低於濃度相同的蔗糖糖漿。麥芽糖漿在烘焙時使用,能促進酵母菌滋生,具有保濕作用。

最後一種是常見的轉化糖漿。它是一種人工產品。蔗糖溶液分解為葡萄糖與果糖的現象統稱為「轉化」,轉化糖漿含75%的葡萄糖和果糖,以及25%的蔗糖。轉化糖都是糖漿。蔗糖的轉化作用以及轉化糖都能限制蔗糖的結晶程度。

更多內容,詳見微信公眾號:落甜視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