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96年時間囊的不少預言如今都已一一應驗。

為慶祝成立25周年,教育大學今日舉行時間囊開啟儀式,解封在上世紀90年代封存的文物,其中創校校董會主席葉錫安,把撰寫予2019年校董會主席的「給未來的信」,親手交給現屆校董會主席馬時亨,信中提到當時的教育學院已成為大學,並開辦碩士及博士課程。馬時亨笑言當年校董有如「先知」一樣。

創校校董會主席葉錫安,把撰寫予2019年校董會主席的「給未來的信」,親手交給現屆主席馬時亨。

前身是5所師範學院合併的香港教育學院,2016年正名為教育大學,今年正值銀禧校慶。校方舉行儀式,把大埔校園在1996年動工時存封的時間囊打開,包括教院首屆開學典禮門票、首份年報、財政報告、教職員手冊、課程概覽、畢業生名冊等文物曝光。這些「出土文物」將移交教大圖書館整理收藏,日後公開展覽。教院前校長張炳良、前教育統籌委員會主席楊紫芝、前教育統籌司王永平獲邀見證。

教育大學舉行時間囊開啟儀式,解封在上世紀90年代封存的文物。

其中最矚目是,創校校董會主席葉錫安當年在時間囊寫給2019年校董會主席的信函,信中預言「在2019年,香港教育學院將成為教育大學」,並開辦教育碩士、哲學碩士及一系列博士學位課程,成為「世界知名的卓越師資培訓及專業培訓中心」。信中亦準確預測,今年9月起推行的中小學教師全面學位化,稱全港教師在今年「全部由學位教師及受訓的專業人士擔任」,惟獨教師成立「教學議會」自我制約的預言,始終未有「應驗」。

時間囊內有教院首屆開學典禮門票、首份年報、財政報告、教職員手冊、課程概覽、畢業生名冊等。

葉錫安致辭時提到,當年撰寫信函把自己對教院發展的期許化為「預言」,提到教院正名時,獲在場嘉賓報以掌聲。現任校董會主席馬時亨笑言,葉鍚安猶如「先知」,早料到25年後的今天,教院已正名大學、開辦碩士及博士課程。教大亦發行以《尊師重道》為題的紀念特刊,馬時亨指書名是勸勉學子尊重老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