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大多是由勝利者抒寫,事實是郭松齡失敗了。

如果郭松齡反奉成功,則必然真正名垂青史,郭松齡骨子裡就有反日的情緒,因此,在九一八事變時,一定會奮力抵抗,只要不是不抵抗,像二十九軍,東北民主聯軍楊靖宇等都名垂青史來看,但凡,東北軍當時做出點反抗的樣子,張學良都不會被罵的這麼慘。

但是,郭松齡反奉失敗,夫婦就地槍決後被暴屍三天,而且張作霖甚至在報紙上罵郭松齡,不仁不義。

其實,人們對郭松齡的負面評價,也確實大多基於此,恩將仇報,忘恩負義等方面,其實,從軍閥角度來說,郭松齡反奉也算是正常現象了。

當時軍閥混戰,相互拆台倒戈現象特別多,著名將軍馮玉祥,先後倒戈其次,孫傳芳原來是一個師長,由於不滿段祺瑞,直接倒戈打出自己一片天下,因此,郭松齡是想做孫傳芳第二吧!

假如,郭松齡反奉成功,會積極改善和內地軍閥之間關係,然後防止日本的滲透,就像張作霖這樣一個依靠日本人起家的軍閥,最後還有這麼好的口碑,郭松齡如果打擊日本,得被宣傳成什麼樣。

而且,紅軍北上抗日可能會直接進入東北,聯合郭松齡抗日。

當然,歷史不能假設,失敗者只能成為成為成功者抒寫歷史中的叛徒,異類。


留名是了留名了,但是關鍵是不是青史。

自古以來,青史留名者不是以個人好壞來判斷,大多以所做貢獻多少,所創造多少,所推動進步多少等等大環境來判斷。

郭的一生有功有過,最後也是要推動或者改變。但是目的單純性有待考證。

所以本人來看,郭是歷史留名,青史掛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