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件大事準備了將近一年,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做了很多犧牲,也看到過成功的希望……但是結果揭曉的瞬間發現努力全都白費了。有過這種經歷嗎?是如何走出來的呢?


嗯,這個問題我經常會考慮,甚至和別人探討過很多次,比如異地戀、健身、考學、報專業、治病…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而且太多太多,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情,畢竟當初做了某個決定的時候無法預知到將來的結果。其實很多時候的放棄,我們並不是沒法努力或者堅持,而是不知道結果究竟如何,擔心自己的努力付之東流,毫無效果。後來我爸和我說:「沒有什麼努力能叫白費,經歷和知識都是融匯互通的,雖然現在你為之拼搏的目標並沒有實現,但是你為此付出的將會讓你終生受益。」我覺得很對,說到底還是心有不甘的源頭是因為做了太多的無用功,用這種想法釋懷雖然有點阿Q,but who cares?本來不就是獨自一人的煩惱不是嗎,這樣安慰自己有什麼不好呢:)

為什麼你的努力一文不值?

來源: 網易頭條7月26日10:56

A是我帶過的最努力的實習生,但是除了努力,我暫時也想不出其他的褒義詞。她每天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筆記本上記得密密麻麻,做事從來沒有怨言。然並卵,她沒有拿出過讓我驚艷的東西,倒是因為捅過幾次不小的簍子,我不得不漸漸收窄她的工作範圍。每當遇到問題,她的回應總是:我沒有想到事情是這個樣子的。

B則是她的中年版,三十幾歲的人了,靠著頻頻跳槽才做到了一個小組領導,因為專業太差幾乎遭到了所有合作過的同事投訴。即便如此,老闆在不讓她通過轉正這件事上仍有些猶豫:畢竟,她這麼努力…

國人素來推崇努力,所以才有了懸樑刺股、鑿壁借光、囊螢映雪這樣的典故,和「書山有路勤為徑」「勤能補拙」「笨鳥先飛」「愛拼才會贏」這樣的金句,好像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就算不成功,他人也必須抱有一份尊重,畢竟已經儘力了,也就無可指責。

於是就有了一群為努力而努力的人,上學時他們睡得最少,上班時他們走得最晚,案頭上的事情永遠做不完,始終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成績卻一般得不能再一般。你會發現,所謂的努力,不過是效率低下,把別人五分鐘就能做好的事情用一個小時來完成,人為的抻長自己的生命,簡言之就是不走心。

這樣的努力,不過是在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他們既不肯在「努力」前稍微動動腦子,做好規劃,也不肯在「努力」無果後做好總結,吸取教訓。他們很有西西弗斯的精神,不怕失敗,對成功也並沒有太強的渴望,非要在南牆上撞個頭破血流,證明自己真的非常努力。

努力當然是個好東西,但很多人在拿自己的實際行動侮辱這兩個字。有些普世的價值觀,反而容易教壞小孩子。我們接受的傳統教育中,教人賣苦力的太多,教人動腦子的太少。蒲松齡說,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可是如果勾踐只是靠努力,那還有西施什麼事兒呢?

這個世界上,大部分都是懶人,只是有些人表現在行動上,有些人表現在思考上。第一種是看得見的懶,第二種卻成了人們眼中的努力勤奮。

相比之下,我倒覺得第一種人成功機會還更大些,有時候一個人行動上懶了,如果又不想餓死,起碼會在事前多動動腦子,為自己找出一條最好走的捷徑。倒是第二種人,他們努力了一輩子,最後的標籤也只是努力。

愛迪生夠不夠努力?試驗了幾千次才發明了燈泡。不過我敢說,他要是每次都試同一種材料,就是再勤奮上一萬倍,試驗上一億次也沒用。後來他成功了,他們說他是天才。

愛迪生也有一句金句,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這句話被無數人奉為經典,但是據說,這句話其實還有當年因為政治原因被刪除的後半句:但那1%的天分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你以為繆斯女神會隨意光顧一個懶惰的人嗎,一個人只有非常努力,並且善於在努力中思考總結,才能頻頻迸發出靈感。那些你眼中做事毫不費力的人生贏家,他們比你努力一千倍,一萬倍。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你以為自己付出的是努力,實際上只是體力。為什麼人們把「勤奮」的王冠送給了蜜蜂而不是屎殼郎?並不是後者付出的體力少,而是前者的勞動結晶是蜂蜜。

如果不能創造價值,你的努力一文不值。

作者:斑馬

出處:油炸綠番茄

客官!您的酸辣雞湯,慢用~~

畢竟是偷來的雞湯,還是匿了吧……


我從小到大 只會讀書 其他什麼都不擅長 成績一直很好 可是高考依舊沒有考好。

這是我的我失落

原因分析 一考定終身 以及備考過程方向性錯誤 考場緊張 造成了我的悲劇

所以 主要承擔問題的不僅僅是我 還有老師 還有制度

為了解決問題 我拋棄高考 準備出國 換新的制度 找更有利我發展的老師團隊

暫時成效 高考英語138 後來托福91之後98再飛到托福105 多次刷的結果 感謝ets 目前準備sat (年齡允許 相當於留級兩年)

總結 從小到大 我被教育 從自己找原因 改變自己 改變命運。事實上 一個結果 是多個人共同造成。上學時候 我只能接受制度 所以習慣性責備自己 當時這算是優點。但如今 你的選擇那麼多 況且失敗又不一定是你一個人責任 當你覺的無奈無能又很委屈時候 不妨換個思路 審視環境 也許柳暗花明。
有類似的經歷,高三準備了整整一年數學奧賽,從早到晚的做題,幾乎是停課上奧數輔導,最後感覺自己能進冬令營了,最後還是因為考試的時候緊張等一些列原因還是沒發揮好,幾乎一年的努力付之東流。失去了奧賽這個途徑只能回來苦逼的高考,但最後高考數學只扣了3分過程分,事後想想也是覺得很有成就感啊哈哈哈哈,我想說的就是,一年的努力給你帶來的東西很多很多,甚至是一生受用的,去發掘這些收穫能在其他事情上給你帶來的優勢,傷痛自然會被撫平,加油!
有過,忘了

原來有寫東西的習慣,什麼時候丟了,哈,我可能正處於這種落差中。努力了很久,雖然看起來也沒有多用功,可是我這次真的努力了,而且,真的是從小到現在感覺為一件事最最努力的時候。雖然結果我也考上了一所差強人意的學校,可以說是非常讓人失望,所以,我開始逃課,開始孤僻..等等吧。

這樣的過程持續了兩三個月吧,然後我開始思考,為什麼會經常逃課,學校對我們的敷衍顯而易見,畢竟一個三本學校,指望多好,不過,老師們都是盡職盡責,然而,一學期四門課,我鼓勁開學就算差勁到讓我想罵人我也要好好學習的樣子,這力氣似乎打到了海綿上,開學第一天,竟然一節課都沒有,我跑到學校的湖邊散步,結果跟我一起去的人,嫌曬,然後,沒轉完就回去了。在一起玩的人,就算她在喋喋不休,我總感覺自己似乎沒有一句話可以接,哈,更失望了。

陰差陽錯,我上完初中就去上了大專,然後我用了五年發現,我似乎迷失在不同的人群,我總是跟那裡格格不入,那時還沒有勇氣做點什麼,然後我想,考上本科就可以了,學校總也沒有那麼差,可是,小學教育怎麼突然間火起來,哈,三本,查完成績,一度想放棄,可是,我還是抱有希望,也許有可能,我會找到屬於我的那一群人。哈,並沒有。

嗯,我繼續思考,所以,我想做點什麼呢?可能,我並不喜歡教育,我喜歡植物,喜歡文學類書籍,甚至喜歡各種各樣農學類書籍,可是這麼多年的專業,我依舊沒有勇氣放棄,我並不是一個不乖的孩子。哈。

幾個月時間,足以我適應新環境了,我應該可以做點什麼呢。也許,我可以考英語四六級,考研,換一個新的開始。是這樣想的吧。所以我,準備放縱之後繼續生活。

希望對跟我一樣的人有幫助。

去開始,然後制定計劃,去尋找類似的一群人吧。


成功都是概率問題,押寶是不對的。

怎麼說呢?不能說努力變得一文不值。更重要的沿途的風景吧...雖然結果有些失望,準備了1年時間確實很長,但真真確確的努力了!努力的過程珍貴無比,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到最後才發現失敗。半途而廢的人比比皆是,人生更不是一帆風順,更沒有你努力了就會獲得成功的定律!但努力的行動卻是你無比珍貴的收穫,在其他的方面你也知道自己堅持的耐力!能為一件事情準備1年,我相信你這份堅持以及努力,以後必定有用!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