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看到電視裏的武將們穿着銀色的鎧甲、手握長槍,我們的腦海裏就會不由自主的聯想到“常勝將軍”趙雲。提到趙雲,大家就算不清楚人物生平,也是對趙雲這個名字很熟悉。因爲趙雲是《三國》裏最受大家喜愛的武將角色之一,甚至可以去掉之一了!可惜,歷史上真正的趙雲的功績卻遠不及小說裏的那樣精彩,可以說“默默無聞”也不爲過!那爲啥趙雲還能被坊間流傳爲“常勝將軍”?讓我們來看看歷史上的趙將軍吧!

趙子龍真是“常勝將軍”嗎?真正的他並非如此,民間傳說誇大了!

本來劉備與趙雲相識於公孫瓚手下。後來趙雲的兄長去世,他無心過問亂世之中的事情,於是先回家了!不過命運又怎會放過這樣一個英勇有謀的人呢?在鄴城,趙雲遇到了已投奔袁紹的劉備。爲了實現心中的理想,趙雲瞞過袁紹,暗地裏幫助劉備招集了幾百名士兵,隨後投奔了劉表。在劉表這裏,趙雲跟隨劉備在博望與曹操作戰,生擒了敵方的一名名爲夏侯蘭的將領。此人與趙將軍同鄉,於是趙將軍求劉皇叔放過了他,還讓他當了軍正。從這個來看,趙雲的心中是有“仁政”的理念存在的。雖然歷史未記載他的兄長是誰,有着血緣關係的親人又怎麼會疏遠了?兄長的去世令趙雲難以接受,經過時間的流逝。趙雲他想起了從前和兄長談論道未來會有一名偉大的君主將結束戰亂,施行“仁政”。這是趙雲與兄長共同的願望,而經過與劉備的交流,劉備正是他們兄弟倆期待的那個人。所以趙雲遵循內心,不顧一切地追隨劉備,助劉備謀天下。

趙子龍真是“常勝將軍”嗎?真正的他並非如此,民間傳說誇大了!

後來曹操不甘心,帶着大軍打過來。劉皇叔當時的實力打不過啊!於是就帶着百姓們一塊跑了。爲了好好跑命,劉皇叔把自己的兒子和夫人扔下了。憑藉多年的交情,趙雲深知劉備會後悔,於是不顧性命保全了劉備拋下的兒子和夫人。從這裏咱們可以看到一個有着高情商的趙將軍。雖說劉備自己拋棄了兒子和妻子,但這是他願意的嗎?不是的!但大家卻都沒有勸他,也無人關心他,只有趙雲關心並且用行動表達了關心,加近了兩個的關係。所以趙雲纔會得到劉備充分地信任。

趙子龍真是“常勝將軍”嗎?真正的他並非如此,民間傳說誇大了!

說到趙將軍作戰的實力,記得劉備剛打下了漢中。曹操立馬大軍趕到想要奪回漢中來。黃忠就打探到曹操運輸糧食的路線,想去搶糧食,趙雲同意了。但約好的時間,趙將軍沒等到黃忠,就先帶了幾十起兵去找。這找倒是不打緊,因爲找到了曹操!幾十人對成百上千的人!一般人碰到這情況,除了跑就只能投降了。可是趙雲趙將軍會慫麼?直接開打!成功退回到了漢中。可惜趙將軍的一個手下張著受傷被曹操困住。於是趙將軍一如既往的,幹呀!單槍匹馬殺過去,硬是一個人把活生生的人救了出來。那曹操哪裏能甘心?追到了漢中城外。漢中城內兵力不足以對抗,守將便相關門避戰。趙將軍則十分鎮定地下令整頓士兵,開門迎敵。這陣仗,一下嚇到了曹操。曹操覺得有埋伏,便退兵了。這一退,滿足了趙雲的想法,趁機殺過去, 打的曹操毫無招架。劉備知道了也驚歎趙雲的勇氣。有勇有謀,怎能不被後人紀念呢?

趙子龍真是“常勝將軍”嗎?真正的他並非如此,民間傳說誇大了!

隨着劉備不斷地發展壯大,劉備與劉璋決裂了。一場大戰肯定無法避免。當打下江州後,趙將軍就一人一路,帶兵從外水深入,期間的縣郡紛紛被拿下,直到在成都與劉備會合。成都正經歷了戰爭,留下了很多土地房屋。有人覺得應該分給將領們,犒勞犒勞大家。但趙雲便提議,分給百姓們。百姓們拿到房屋後就會念着恩情,方便徵兵。還可以發展農業,提供糧食。劉備採納了趙雲的意見,這爲劉備的統治打牢了基礎。足以見的趙雲不僅擅長領兵作戰,處理內政也是十分在行的。

趙子龍真是“常勝將軍”嗎?真正的他並非如此,民間傳說誇大了!

趙雲的眼界也是很寬闊。關羽被孫權殺了,劉備十分氣憤地要攻打東吳,爲關羽報仇。沒有人敢勸解劉備。唯有趙雲客觀地分析了天下的形式,建議劉備不要意氣用事,趁機攻打曹魏,到時天下就如囊中之物,孫權自然只能臣服。可惜劉備未能採納他的建議,此次對東吳的戰爭失敗後,得病而亡。

趙子龍真是“常勝將軍”嗎?真正的他並非如此,民間傳說誇大了!

趙將軍在歷史上被記載的事情不多,能夠名揚歷史,也多虧了小說裏精彩的描寫。從歷史記載來看,幾乎都能體現趙雲對劉備的忠誠。所以這也是後來歷代文人都喜歡歌頌趙雲的原因。雖然趙將軍參與的大型戰爭不多,但其實趙將軍每次參戰都能不敗。加上小說家們的精彩描寫,漸漸地,在人們的印象裏,趙雲成了“常勝將軍”。起碼沒有失敗的記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爲作者原創,嚴禁轉載抄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