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對包包打版有沒有研究或者說是認識,那什麼叫做打版呢?簡單一點來說就是就是分解箱包的各個部位,量尺寸。

很多人以為打版肯定很難,很高深,很複雜,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手法其實簡單,但要完全掌握,確實需要時間的累積,~~~就拿工廠培養一個學徒工到能打版熟悉整個流程,能獨立完成成品的大師傅來說。第一步培養的是檯面,檯面具體就是粘膠,包體組合,安裝五金,複合,皮革銷薄等流程,這需要很長時間來熟悉各種包型的結構和組裝。這是最重要的一步,其次是縫紉,機縫,手縫,相對簡單,手熟而已,,,等這些全掌握了,才開始打版,這時候你會發現,打版是多麼的簡單,因為有前面的結構,組合的基礎,打版只是一個分解實現結構的方法,學完基礎手法,最多兩天,,就能出師了。

還有一點,剛開始打版,特別是看圖打版,肯定不能做到100%如圖的,不管多大的師傅都不太可能,都是靠多次修版慢慢無限接近100%的,切記。在我們行業,哪有這麼多時間、材料給師傅們多次修版,慢慢接近,時間就是金錢,質量、品質就是回頭客的保證。所以我們一直都堅持採用購買正品回來開模打版,目的很簡單,當然是為了無限接近正品原樣,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上採用原品一樣或相近的皮質,總之一句話,就是仿出風格,仿出原樣,顧客滿意,我們開心。

OK話不多說,上圖了,,這個教程只做了基礎手法。這次分享我們一位師傅的一次非正式的全手工打版過程。 綠色的包包其實是師傅直接裁皮做的,只畫了一個效果圖大概算了一下尺寸就開動了,靠裁皮的時候直覺裁多大,這個版型是根據調整好的尺寸打的版。

首先用了一張厚度為2.0毫米的黑卡紙

然後畫了包包正反面的尺寸,因為不是正方形的,在裡面取了個正方形。

取正方形就是為了找點畫這個圓角。

接著重要的一個輔助工具派上用場了,菱斬,它是整個過程最重要的標尺,所有的尺寸都是用它來量的,因為是用它來縫線打孔的,只要都對上,那尺寸一般不會有大的差錯。

還有這個定距的工具,固定5毫米,不用量,直接畫過去就好了,還是方便。

首先量好了正反面,一共打多少下做好標記

接著就要以這個縫線得長度去量側邊的長度,一個孔對上一個孔就好了。

最後裁下來的對比

接著還是以前後的尺寸裁好了內袋的版型

接著包蓋和完成

根據包蓋設計去算好包蓋內皮的尺寸

接著畫包扣和設計包扣的基本形狀。

拿出磁扣量好大小

畫好圖,圓圈和和弧線都是圓規畫的。

。。。。最終包蓋的所有配件都完成了

接下來就剩包帶了,首先是找到合適的五金,根據五金來設計尺寸大小,如下步驟。

先用五金扣量好內寬尺寸

內經15毫米

用了一個廢皮試一下是否合適

裁好紙板試一下剛剛好

包帶墊片又用上了數學了,找中線和畫弧線,最後切完的樣子。

按照弧線裁切就好了

最後的包帶墊片和包帶結合

這樣所有的版型都畫完裁完了,其實看步驟好像很簡單,但是其實在數尺寸的時候就頭炸,還好師傅數學好。做版需要很很多時間來設計和調整。下面來個合影,做一個這麼小的包就要一張A3那麼大的皮。

打個孔放一起掛起來,哈哈哈哈

手工打版大大概過程就是這樣,當然現在很多版式都會採用電腦輔助打版,畢竟有一些部分還是用電腦會更加精準,感謝師傅答應我的這次非正式打版,改天得請師傅吃頓飯,哈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