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90026.jpg

書名: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初版:2014年11月
閱讀:2016年8-9月
  這本書從寒假預約到現在終於排到,號稱可以治癒人的性靈,擁有眾多名人推薦的小說式哲學。
  半年沒接觸哲學,重拾哲學的書還是感到怕怕的,怕自己沒思辨能力(畢竟整個暑假庸俗的玩樂太久),因為哲學就是一門思辨的學問,它不艱澀可是念完卻覺得比高中數學難上一百倍。
  我認為這本阿德勒入門還不足以讓人摸透這個與佛洛伊德背道而馳的心理學兼哲學家,打算之後再看「岸見的阿德勒入門」,這本書裡的哲學家也承認要真正理解阿德勒心理學,並達到改變自己生活方式的目標,至少需要「現在歲數的一半時間」才夠,意思是我需要十年以上才能變成幸福的人啊(嗎)?

在此整理一下阿德勒的幾個論點和我的想法。
一、    目的論、否定心理創傷人們都是為了達成某個目的所以才有現在的某個行為。例如:為了不要外出而製造出恐懼和不安的家庭暴力受害者。
(佛洛伊德主張決定論、肯定心理創傷:過去發生的事決定了人們的現在)
“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
  這個主張完全戳破我人生的謊言、解讀了我無法完成「交友的任務」的原因(待會會提到)。比如說:上大學之後我常懶得去社交,我時常把它解讀成,「因為害怕在大學這個充滿心機的圈子受傷害,於是不想和人往來。」但是阿德勒神打臉,後來想想,的確,我是「為了看起來很與世無爭,為了不要被人背叛,於是製造出恐懼。」這樣刺激自己以前的觀念,的確讓人頭皮發麻卻又好舒暢。


二、    生活型態、自卑情結、優越情節:把所有我們「賦予它意義」的概念集合起來,就是生活型態。人們選擇了自己的生活型態(性格),而之所以無法改變性格,是因為自己下定決心「不要改變」。
“只要你一直活在「如果怎麼樣的話」的可能性之中,就不可能改變。因為你會把「如果可以成為那樣的人」當成不改變的藉口。”
  後來想想,我也有這個弊病。比如說:我常常想「如果我是有錢人,我也可以到處玩音樂。」、「如果我爸媽是資深媒體人的話,我也可以輕而易舉打進媒體圈。」、「如果我可以成為樂觀的人,我也能容易交到朋友。」等等。於是就把這些話當成藉口(自卑情結),放棄繼續認真練鋼琴、培養音樂氣質、變得正向之類的。老實說也是會怕啦,就是改變帶來的不安,畢竟改變不一定是好的。
  在我真實生活中,優越情節出現的機率比較高。比如說:我常常想「要不是我家沒那麼有錢,我早就出國留學了。」、「如果不是因為我課業忙,不然我也能玩社團」等等。


三、    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我們就算要感受孤獨,也需要有他人存在。”
  老實說這個主張我不用看書就馬上認同了。但其中有個「炫耀不幸」倒是很適合套用在現在年輕人身上。以前有人喜歡在po上自己割腕自殘的照片,現在則是有許多網美喜歡po一張自拍照(有時候是眼淚照),然後加一些很悲觀很可憐兮兮的文字,來讓別人覺得他很「特別」,進而去關心他。
“把自己的不幸當成武器,想要支配對方。”
  這話真是一針見血。後來想想自己的狀況,時常在ig上po出遊照,目的也只是讓別人覺得我很特別,時間久了變成依賴這種「被視為特別」的感覺,沒有它就不能生活。雖然不是「炫耀不幸」,但也是一種「炫耀幸福」吧!但是現實就是我還是會繼續po,這也是現代人的通病,當然我會試圖去改變啦!


四、    把別人視為「夥伴」而非「敵人」:夥伴的地位是平等的、橫向的,敵人的相處方式則是縱向的,充滿競爭。
  這也是硬生生把我的人性醜陋點扒開啊!記得之前我曾經承認自己「會因為看到別人失敗而快樂」,有時候甚至是自己的好朋友都會這樣。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了!因為總是把他們當成敵人,想要跟他們競爭。有時候,看到某個朋友「過得很快樂」,表面上會說真開心妳過得快樂,私底下卻默默設定目標,要超越他的快樂並且讓他知道。
  而縱向的關係都是為了「操控對方」,因此阿德勒也否定稱讚或責備。稱讚對方為了討對方開心,這就是不平等的關係。這也讓我想到我平常說別人很會打扮、很有想法,說發自內心其實也默默地希望對方會因此感到開心,覺得這本書成功讓人無意忽略的東西浮上檯面。
“人會因為得到稱讚而行成「自己沒有能力」的信念”


五、    人生的任務:包含「工作的任務」、「交友的任務」、「愛的任務」
  據阿德勒的說法,在這些任務上受挫的人們,全都只是害怕其中牽扯到的人際關係而已。而我們經常用「人生的謊言」來逃避人生的任務。比如說我們是為了討厭一個人(目的)而找出那個人的缺點,進而拒絕和他執行交友的任務。
  其實現階段的我一直希望避免這個狀況的發生,但還是做不到。比如說:班上有一個同學第一次見面時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就很不好,一副自傲的樣子,於是日後他無論怎麼釋出善意,我都覺得一派偽善。這不就是為了討厭他而找她日前的碴嗎?雖然我很想避免這個狀況,但目前還在努力進行。


六、    否定認同的需求“我們沒有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望”
  這其實已經講爛了啦,但真的要做到實在太難。可以不在乎別人的眼光的做自己,越長大越覺得不可能啊!


七、    課題的分離:不涉入他人的課題(做這個決定,後果由誰來承受?),劃清界線,用「鼓勵」替代介入。

  例如:有人討厭你,你不用去想「他為什麼會討厭我?」只要去想「他討不討厭我是他的課題,人際關係的王牌在我手上,我無法介入他的課題,只能管好自己,像是不要因為覺得他會討厭我而拒絕和他交談。」
而鼓勵是站在平等地位的相處方式,不同於稱讚或責罵。不評價他人。
“不是從別人那裡獲得「好的」評價,而是自己主觀認知「我對別人有貢獻」,由此,我們才能實際感受自己的價值。”


八、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如果你無法不在意別人的評價、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無法得到自由。”
也是陳腔濫調,跟第六點有點像。


九、    社會意識:把別人當成夥伴,並感覺到「有自己的歸屬」,就稱為社會意識。是我們在思考「幸福的人際關係」時,最重要的指標。
  當我們被一個共同體遺棄時,要「傾聽更大的共同體」。例如:在學校交不到朋友,不應該把自己關在家裡,而應明白學校不是唯一的共同體。我想這也就是我試圖參加校外活動,試圖感受我是「世界的一份子」、「人類社會的一份子」甚至是「歷史上的一份子」。


十、    接納自我、信任他人、貢獻他人來達到社會意識
  接納無法改變的事情。例如接納自己沒有運動細胞、家境沒有貝克漢家優渥等等。「信任他人」是我覺得最困難的步驟,畢竟要「無條件的信任他人」實在太難了,理性地想,無條件的信任還會帶來慘劇,比如說信任殺人犯會改邪歸正,但事實上假釋後再犯的機率也高。目前的我無法接受。「貢獻他人」是指,無論在做什麼事,都要想著「我對某人有用處(貢獻感)」,進而得到自我的價值。


十一、    甘於平凡的勇氣。
“我們沒有必要刻意誇耀自己的優越性。”


十二、    人生是一連串的點,我們只能用力活在「當下」。
  我們要過舞動的人生,也就是「實現式的人生」。所謂的實現式,表示「目前正在動作的」,也是「動作完成後的結果」。例如:在登山時,我們不必因為還沒攻頂而感到還沒成功,登山的過程本來就是結果,有沒有攻頂都無所謂。
  人生一直都是處在終結的狀態。只要人認真地活著每個「剎那」,什麼時候結束人生都能是幸福的。不過我只是不了解如何活在「剎那」啦!我想,如何認真生活也是由自己來定義吧!簡媜曾說:「人生沒有解答,只有各自感受。」這本書沒有要給我解答的意思,雖然這樣聽起來頗不負責任的,但是的確,沒有人能來定義「認真」,但是活在當下的基本就是,不因過去而喜悲,不因未來而喜悲,至於怎樣度過「剎那」,就讓「剎那的自己」來感受了。
“如果未此時、此刻點上閃亮的聚光燈,應該是看不見過去,也看不見未來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