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

 

作者:東山彰良

初版:2016年6月

閱讀:2018年1月

 

    這是一本翻譯書,但譯者王蘊潔精闢、細膩的用詞讓人完全進入故事中,與葉秋生一起感受70年代的風起雲湧。
    我身為失落的一代,在沒有戰爭的時代,好像就是少了那麼一點故事性,而科技的出現、人權價值的提倡也使得現代人缺少了往昔的浪漫情懷,總是有點難過,自己沒有豐富的人生歷練可以譜成動人心弦的故事,但還是慶幸能夠透過文字,稍微感受時代的「流」。

關於親情
    串起整篇故事的,是葉尊麟(葉秋生祖父)謎之死,而王覺(宇文叔叔)的身世之謎也在故事尾端揭開。帶點懸疑色彩的推理情節,促使我不斷翻新扉頁。王覺殺了許二虎全家,卻隱姓埋名跟著祖父一起來到台灣,殺了祖父後,一張照片卻喚醒了心中那個打算用復仇掩飾的恨,但這個恨又交織著對祖父的尊敬與愛,最後,王覺決定返回中國大陸,而當葉秋生來找自己時,他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秋生中彈時,他抱著秋生,就像是當年祖父抱著因被圖釘刺到屁股而流血的秋生一樣,此時愛與恨究竟如何衡量?


關於友情
    在書中佔最大一部份的就是小戰(趙戰雄)了,他跟隨黑道高鷹翔打混多年,為秋生的青春留下許多血氣方剛的幹架回憶,卻因為不斷重蹈覆徹,葬送了自己的人生,也害秋生沒能考上大學、進入軍校日日夜夜受折磨。小戰算是損友,讓秋生的人生不斷在後悔中度過,聯考連續失利、宇文叔叔入獄等等,但也帶領秋生看透另一個禁忌的世界。「任誰都無法同時過兩種不同的人生,所以無論做了怎樣的選擇,都無法擺脫後悔。」黑道的殺人、戰爭的殺人還是復仇的殺人比較清高?在那個年代,殺人也許就是自保,人們紛紛投靠能夠保護自己的人,混黑道是,選戰爭陣營是,為切斷可怕夢魘而仇殺也是。


關於愛情
    這個部分是最感動的,在秋生的兩次戀愛中,可以感受到他對不同層次愛情的詮釋。
    初戀,他愛上了最後發現可能有血緣關係的毛毛,他們跳貼面舞,他們在植物園內徘徊,有點靦腆、有點瘋狂、有點曖昧的愛苗漸漸發芽,卻在秋生當兵後熄滅了,不知道真相的秋生暴跳如雷,把淚水、不解和愛恨一股腦兒發洩到第二次「戀愛」上,夏美玲曾說:「我們都是彼此的替代品。」他們做愛、他們相互綿延交纏,他們的肌膚之親超過了和毛毛的接觸,卻只是冷冰冰的發洩。「夏美玲用幾乎可稱為熱情的冷淡方式迎接我。她顯得很難過。」他們用熱情包裹了謊言,也在謊言的糖衣下層層封印對上一任情人的眷戀,帶著這份遺憾結婚了。這讓我想到最近看的偶像劇《我的男孩》中,林心如曾說:「我們最終還是會選擇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孩子雖然能夠喚醒些彼此間細微的聯繫、讓彼此遺忘不合適的真相,但雙方都知道,打從心底他們是沒有愛的,所以最終,秋生和美玲離婚了。「我們是魚,所以無論怎麼哭,都看不到眼淚。她的眼淚還來不及留下,就被水沖走了,所以我一直假裝沒有看見。
    另外,胖子和藍冬雪的小插曲也令人感動。原本打算一起私奔,女方卻被情殺了,憑著對愛情的執著,她找上了葉秋生,希望他能幫自己釐清真相。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蟑螂大軍的那章,作者對蟑螂的描繪簡直淋漓盡致,道出了台灣蟑螂的可怕還有祖母的威力,也巧妙把蟑螂屋的線索穿插進去。


關於歷史
    聽說這本書因可能觸發省籍情結,出版前歷經了風霜雨雪,但是,我覺得這本書確實讓我這個「天然獨」更了解了外省人的鄉愁,以及戰爭與和平的意義。在沙河莊慘案活埋全村的爺爺,最後被王克強的兒子王覺(宇文叔叔)殺死也是理所當然,在戰爭中犯下的罪惡,硬生生附著在來到台灣的葉尊麟身上,所以,他早已準備好死在王覺手上。王克強選擇做日本的傀儡以保護家庭、馬大軍選擇投靠比較有勝算的共產黨、葉尊麟為了報復,選擇滅了王村,以微觀來看歷史,我們總無法逃出這些愛恨糾纏而成的死胡同,但從鉅觀來看,這些看似自主的選擇,不過是歷史洪流渺小的一點,但人類總是犯賤,不斷翻舊帳,學不會放下,任憑復仇之心載浮載沉,就像是最後殺了葉尊麟的宇文叔叔,或是田間攜帶小刀的老頭。

    看似平鋪直敘的故事,卻細膩刻畫了台灣20年間的轉變,也詳細記載了台灣的民間風氣,包含對狐仙和孤魂野鬼的信仰、祖母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當兵飽受折磨的委屈、戒嚴時期禁止跳舞、禁止玩碟仙的社會,也用文字紀實了當年萬華的人景,因為我是90後出生,所以這些描繪是真是假也無從得知,但看完這本書,我不禁羨慕起那個真摯的年代,還沒受到科技、3C產品的荼毒的年代,一切都是那麼的純樸,情緒總是那麼直接,不像現在,所有的東西都變了調。

    特別喜歡書名《流》,我覺得書名可以意旨歷史的流、生命的流、社會意義的流,因為是液體,所以瞬息萬變、難以捉摸,而且隨著當下情勢伸縮自如,而如魚的我們,在無力、悲傷時,只能在這湍急的流水中兀自流淚。「只因為我活在水中,所以你看不見我的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