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課堂上討論到白人特權與種族主義,聽到一個美國學生舉例子說他的一個白人朋友在中國旅行,卻接受到了如同皇室般的禮遇,我聽後只覺得非常刺耳。想起大部分國人對待白人總是極其有禮貌,甚至有給白人讓座的一些過度禮貌乃至自卑的行為。並且在華語世界的中國我們用英文跟他們說話。而反觀中國人在白人世界裡卻並不受尊重,歧視經常發生。

是什麼形成了這種觀念讓大部分中國人對白人如此尊重,乃至自卑?


樣本不足,單體樣本就拿來分析毫無意義,我見過不少白人抱怨中國人不尊重人。

提問者,你首先要回答你所說的話題存在不存在,然後再來討論原因。


先問是不是 ,再問為什麼。
崇洋媚外,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並不是說這是個好現象,而是,其中包含的信息量相當大。問題修改得好,確實是「有些」而非「大部分」。原題目問法確嫌偏頗,是很難進行溫和理智的討論的。(一)無關文明:強者為尊的原始邏輯

最直接地,經濟發達程度(別跟我提GDP/GNP)、社會發展水平上的差距以及屈辱的歷史記憶會影響甚至很大程度上決定心理認知。說白了就是崇拜強者。這幾乎是普遍的,並非中國人特有,更說不上什麼農耕文明劣根性。比如西漢的陳湯,沒錯,就是喊出那句牛鼻哄哄的「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內個陳湯,還說過一句「夷狄畏服大種,其天性也」。弱肉強食,強者任性以實現利益最大化,弱者認命以實現自我保護,這是一種自然的、原始的動物本性。獸群中有首領就不用說了,人類社會中的奴隸如果玩命反抗就一定打不過奴隸主嗎?未必。尊嚴是文明教化的產物,不同文明對尊嚴的強調方式和程度會有差別,但再講尊嚴的文明體系中也有受教化程度不那麼高的個體,比如「有些」人。也可以叫信仰缺失,或者壓根就沒有過什麼信仰。這沒什麼好譴責的,動物本性嘛,是amoral(與道德無關)的,非要拿文明社會的道德標準去衡量你就認真了。不信你去看那些死抱外國人大腿的人中,肯定有不少對待本國同胞也是攀附權貴、阿諛奉承之流。對於這一部分人,其實中外華洋之分沒有很大意義,這隻關乎強弱,只關乎以強弱決定的觀念上的高下。

在強者為尊的原始邏輯支配下同時會產生賣國賊和愛國賊兩個極端,其區別只在於認不認慫。覺得自己強就嚷嚷著咬人,覺得自己弱就搖尾巴舔人,實際上根本就是一類人(gǒu)。也有些咬人的知道自己沒那麼強,還非要咬一咬逞個強。那些高呼中國稱雄世界征服美利堅踏平小日本的,同樣是基於一種荒誕的自負,而不是自尊。自負和自卑是一個硬幣的兩面,這幾乎是常識了。看上去好像愛國賊有個道德制高點不可戰勝,實際上這類人造成的國際影響非常壞,「中國威脅論」就與此不無關係。這點不再詳述了,要不就歪樓了。有時候在論壇上看這兩伙人互撕,真是為他們感到捉雞啊。所以啊,並不一定只有崇洋媚外才是問題。不自尊才是問題。唯自尊者能自強,唯自尊者能尊人;自強且尊人,方能為人所尊。不妨想像一下假若有一天中國真的成為了具有世界霸主的實力的強國,這些跪舔者的嘴臉會如何翻轉呢?「終於當老大了」是么?「終於出口惡氣了」?旁觀者清,外國人未必預見不到這一點,所以你猜中國的崛起會遇到多大的阻力?(二)有關文明:對「禮讓」的極端表現有一些對外國人畢恭畢敬的人並不覺得自己自卑。相反,他們是在刻意展現「禮儀之邦」的傳統美德:謙抑、隨和,甚至過度地放低自己的位置以求認可。其直接動機可能不同,比如:聽說外國人素質高有禮貌;聽說外國人把中國人當野蠻人;聽說外國人好奇「禮儀之邦」究竟怎麼個「禮儀」法;或者相反,聽說外國人不怎麼講禮貌,我要教給他們看看;希望外國人也能用同樣的尊敬來對待我……等等。動機千差萬別,但都犯了一個常識性錯誤:馬屁拍到了馬腿上;人家不把你的自甘輕賤當成美德。基本的文化差異,不談了。


個人觀點認為,

所謂白人在中國,對於陌生的外國人,個人心理上默認他/她是人生路不熟的,有語言障礙的,基本上就是中文世界裡的「殘疾人士」。

公交車上常聽到大概這麼一段話,「為體現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請為老、弱、病、殘、抱小孩和懷有身孕的人士主動讓座」。

另外,尊重和禮貌是雙方的,如果所謂的白人在中國不尊重國人,你看看他會有什麼下場?


改革開放以後,西方人領先於中國幾十上百年的發展水平,給中國人帶來了很大的衝擊,於是有自慚形穢的感覺。再加上本來具有的部分禮儀之邦的特質,於是把對方奉若上賓。而相反,某些白人的歧視,則是自身高高在上慣了,所謂上帝的子民,居高臨下而已。就這麼簡單
前段時間受邀參加7月14日的法國領事館舉辦法國國慶宴,看到一些法國人摟著那些妖艷的中國女人舉止輕浮時,我是多麼想衝上去爆打一頓啊,可是想著白吃白喝人家的,我還是忍了吧。當代中國人的崇洋媚外歸根到底是信仰缺失,信仰不僅僅單指宗教,儒家規範了上千年中國人的行為規範,這不也是一種信仰嗎?

中國古代士大夫不信鬼神,講究子不語亂力怪神,追求義理,把捨身取義作為個人道德的最好理想,這也是宗教勢力在中國始終成不了氣候的原因,如今舊的文化被打倒了,新的文化又沒有建立起來,馬列主義這種舶來品只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影響那一兩代人,隨著時間的逝去也逐漸煙消雲散了,因為缺失信仰,所以喪失榮譽,這就是國人自卑的來源。

舊時乞丐尚且自尊不食嗟來之食,現在還能有這樣的氣節嗎,當今中國重塑信仰,復興儒學才是正道。
看看AV就知道了啊
大多數國人喜歡攀附權貴,外國人通常有錢
然而並不是。。。。。。。。。
如果是唐朝中國人在國外也一樣,物質決定意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