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出關之謎:是西去還是東歸?老子到底最後去了哪裏?

老子的出關之謎:是西去還是東歸?老子到底最後去了哪裏?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老子是我國古代的哲學家、思想家和道教的學派的創始人。老子有兩個可能的身分,一是老聃,一是老萊子。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開創了道家學派,並留下了一部五千餘字的《道德經》,據司馬遷《史記》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老聃曾擔任守藏史(藏書室室長)。老子的學說後被莊周發展。道家後人將老子視爲宗師,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史載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關於禮的問題。到了唐朝武宗時期老子被定爲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但是早期的道士卻認爲老子是太清神的手下。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老子後來隱居不仕,騎青牛出函谷關後“不知其所終”,那麼老子爲什麼要出關了?出了函谷關之後老子又是往那個方向走的了?這無疑是一個難以解開的謎題!

有史料記載,老子曾經西出函谷,被關令尹喜,強而著書,留下了中國思想史上的鉅著《道德經》,然後老子就騎着他的青牛,繼續西行,則沒有了消息。但是,老子騎着牛究竟去哪裏了?真的如歷史書上所言西行而去了嗎?儘管有很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都感興趣這個話題,可是至今也沒有人能得出很準確的答案。

也有人說出散關,經流沙奔印度去了,並說老子到印度傳教,教出了釋迦牟尼這樣的大弟子。天哪!佛家老大居然是道家的祖師教出來的!當然了歷代不少人認爲此說只是道教爲了擡高自己貶低其他宗教而捏造出來的。而有人說晚年的老子在甘肅臨洮落腳,爲歸隱老者教煉內丹,養生修道,得道後在臨洮超然臺“飛昇”。有人甚至提出老子在甘肅的大體行程路線——出函谷關——過散關——入甘肅——經遊天水、隴西、臨洮、蘭州、酒泉——回到隴西落戶臨洮。

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爲老子不是西去,而是東歸。《莊子·天道篇》有一段記載,敘說了老子離職後便離開周室而“歸居”了。老子的故鄉位於今天的河南省鹿邑縣,離孔子所在的曲阜不遠。孔子還曾拜訪過老子,也就是傳說中的“孔子問禮”。這件事不論是在《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還有在儒家着作《禮記·曾子問》中都有記載,說明老子退隱後東歸的說法比較可靠。就目前的資料來看還是東歸靠譜,其他的說法還有待學術界提供新的證據!

不管怎麼對老子的去處有何種爭議,老子他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著作和觀念成爲我們今天推崇和學習的典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