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m.weibo.cn

央六明確說,文藝片導演低素質朋友圈營銷,對於其票房宣傳起反面作用。之後還說,導演啟用王源等流量明星去帶動票房,是非常失敗的策略。


論壇吃瓜圍觀了一陣子……

感覺導演和影帝有點兒被急眼了似的……說自殺式營銷一點兒都不為過。但票房結果確實令人同情,王小帥本以為可以打破文藝片票房低的魔咒,沒想到也只是比以往好那麼一丟丟。

粉絲一直強調讓一個四番都算不上的角色扛票房,有點兒太不要臉。可是,粉絲可別忘了,當初參加柏林電影節發的通稿里,可是把王源說成是【主演】的,小小年紀作為主演帶著作品走柏林電影節的紅毯,可謂是羨煞眾人,從導演到影帝再到影后,一溜下來全是誇讚,你們以為這些都是免費的嗎?前期各位可是拍足了馬屁,就等上映後粉絲髮力,結果卻……

影帝微博cue了好幾次王源的粉絲,最後票房也沒衝上去……能不急眼么……就有了後來的自殺式營銷。

王源的粉絲,我真的???你們【主演】的名頭宣也宣了,好評也收到了,最後收貨不付錢,主動說自己偶像是四番都算不上的角色??不用杠票房??如果你們說你們都去看了,最終票房怎麼解釋?是要承認王源粉絲注水?幾十塊錢的電影票,沒必要真的沒必要,你們把王源架在那裡未免太尷尬,說好的一直支持他呢??

沒想到反噬得這麼快。


我本人是非常反對拿票房論影片的 地久天長是一部佳作 毋庸置疑 同期的幾部文藝片都是不錯的影片不錯的題材

地久天長目前票房 4000多萬 已經是王小帥導演票房最好的一部 上一部影片我記得才一千萬出頭

在中國一直有一種現象 文藝片票房向來叫好不叫坐 商業片叫坐不叫好 這不僅僅是王小帥導演文藝片面臨的問題 其他得獎影片也是如此

奧斯卡裡面 愛樂之城 2400多萬 而飽受爭議的水形物語卻破億 國內地久天長同期上映的 狗十三 過春天票房都很慘淡 而從影片質量來說 這幾部都是很好的片子

電影是一個團隊製作的 單憑一個人或者幾個人完成不了一部佳作 單靠一個人也撐不起幾億的票房 央六這位影評人的話真的偏頗 甚至像沒看過幾部電影的外行話 單靠流量要撐起中國的影視業 這條路走不通 這前幾年已經證實 一時的虛假繁榮帶來的就是娛樂圈的浮躁之風 以及現在的影視寒冬

目前市場已經回歸到重視實力演員這個良好環境中 而流量願意給實力派做配 這也是好事 是一個市場正常化的信號 誰願意回到以前資本挾持行業 爛片橫行的時代 呢 現在出來對著好影片一頓批判的人 只拿票房說話的人 不是蠢就是壞 也可能又蠢又壞

雖然資本時代 我還是希望這幾位導演不忘初心 爭取拍好的電影


首先,關於王小帥的營銷。

看到男女主角拿下柏林電影節影帝影后時,我就想著我一定要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但看到王小帥的營銷文章,我真的吐了,真的太過於噁心了,完全無下限。相比之下,畢贛的那個「和情人一起跨年」真的是算相當文藝了。於是,我決定不去電影院看了,我是真的被噁心到了。

其次,用流量明星王源。我覺得他用王源本身沒錯,因為王源又不是主角,不會因為演技稚嫩給電影拖後腿之類的。但他錯在妄圖加個王源就可以票房大賣,真的是太天真了。①路人不會因為王源參演而去看電影,黑粉甚至可能因此不去看;②粉絲消費能力有限。能真正為了偶像去電影院看(自己並不想看的)電影的,基本上算是鐵粉了吧?我看了一下,王源微博粉絲7000+萬,就算其中有10w鐵粉,那也就是貢獻幾百萬票房。而且王源又不是主角,如果是主角那肯定去的粉絲會多很多。

我倒是覺得王小帥應該抓住男女主角獲得柏林電影節影帝影后這個點營銷一下,而不是來三俗套路。你這麼搞,喜歡三俗的人看到的「《地久天長》是部文藝片,我才不去看」,而喜歡文藝片的人則看到的是「電影營銷文案太噁心無下限了,簡直玷污了這部文藝電影,不去看了」。結果就是新的觀眾沒招攬來,反而把本來的潛在觀眾趕跑了。


說實話,文藝片真的慘。

帥導這種可以說不顧顏面的朋友圈營銷,你們可以去看看他發的朋友圈,真的是……視頻中也指出了內容可能傷害到了某些群體,是不恰當的營銷,很低,跟文藝片不協調。

這件事讓我第一時間想到了前年,同樣是文藝片的 《百鳥朝鳳》出品人方勵直播下跪求拍片的舉動。

我們回到這片微博,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了視頻,說王源啥事兒了嘛……

關於王源的,就兩句話:用王源寫信微博製造話題,蘇大強表情包這樣新意滿滿的營銷方式。

用王源這樣的流量小明星來客串一把,是拉不到流量的。

很明顯的意思吧,1.用當紅明星起話題這種營銷手段不錯,但是行不通。

2.想要票房,客串不夠,至少得是個配角兒,否則沒啥作用。可是又有哪個拍文藝片的導演肯用流量小明星當配角呢?!

朋友圈營銷呢,我做個類比,就是拼多多這樣病毒式的廣撒網。

那我們細數一下。

1.苦情手段,百鳥朝鳳證明了不太行。

2.觀眾降級,不行。

3.流量明星客串,不行。

4.微博話題,不行。

那麼該怎麼辦?

視頻里提出了一個方法,不把文藝片叫文藝片來宣傳,舉例當面的觀音山,是青春片來宣傳。嗯…………

對此,我更想舉另外一個例子,地球最後的夜晚。管殺不管埋,不管口碑咋樣,先把票房賺了。可是這種宣傳方式真的對文藝片市場有幫助嗎?

我個人認為,這篇微博重點是在講國內文藝片的處境。部分在講導演不恰當的行為,給他一個道歉的機會。

至於王源?

雖然我不喜歡這個人,但是他對票房起到的作用很小,同時這篇微博提到他的也很少,我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人在嘲諷他帶票房的能力,明明是個不值得討論話題。

我想了下,大概確認大部分人對文藝片不感興趣吧。不管是黑小鮮肉的,還是洗小鮮肉的,你們能多多少少帶著講一點文藝片嘛…文藝片真的超可憐。


說實話,這片票房較低有很多原因的,比如排片啊;發行啊;宣傳啊,還有上片時期是否是觀影旺季,不全是流量明星的問題

不能鍋全是他背,有失偏駁

但是

導演你這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