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上說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素問》所謂「脾為孤臟,中央土以灌四傍」,所以脾胃對人體健康起著關鍵作用,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也在發生巨大變化,以前人們飲食較清淡,單一,更多的時營養不良的疾病,而現在很多都是因飲食不節出現損傷脾胃,引起脾胃不和。那麼如何更好地保護脾胃,首先從飲食上調節,要注意營養均衡,切勿暴飲暴食;再者,脾喜燥惡濕,避免飲食生冷油膩,飲酒,因為這些易在體內生濕,阻礙脾胃運行,脾失於運化就會引起消化不良,腹脹等表現,在夏季濕氣比較重,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祛濕的東西,比如薏米,茯苓等,避免體內濕氣過重。另外,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緒,適當運動,都有助於脾胃「和」。


謝邀。身體好壞脾胃說了算,如何做到脾胃"和"?

身體的好壞由脾胃決定,說明了脾胃在身體器臟中的重要性。中醫講「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關係到我們後天身體健康與否的根本。脾胃好的人,身體強壯,說話聲音洪亮,身體免疫力強。脾胃虛弱者身體羸弱,經常會生病,身體消瘦臉色蒼白,干點活就氣喘吁吁。

脾:是供血、濾血、藏血、免疫的中央。

中醫中脾臟的功能主運化,運化水谷、運化水濕。脾運化水谷精微和運化水濕兩個方面的作用,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一種功能失常可導致另一方面的功能失常,故在病理上常常互見。

脾主生血統血:脾主生血,指脾有生血的功能。統血,統是統攝、控制的意思。脾主統血,指脾具有統攝血液,使之在經脈中運行而不溢於脈外的功能。

脾主升清:升,指上升和輸布;清,指精微物質。脾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將水谷精微等營養物質,吸收並上輸於心、肺、頭目,再通過心肺的作用化生氣血,以營養全身,並維持人體內臟位置相對恆定的作用。這種運化功能的特點是以上升為主,故說「脾氣主升」。

胃是食道的擴大部分,位於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腸。本詞條主要介紹人體的胃。通過蠕動攪磨食物,使食物與胃液充分混合。

由此可見,脾胃虛弱對身體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所以養好脾胃十分必要。

你是有哪些癥狀呢?

如果有,可以關注我,與我私聊。

還可以免費為你提供1次舌象手相辨證,我幫你看一看,

我會為你出一個詳細的病情分析,

有益於將來的治療。


想要脾胃和,最關鍵的還是我們的飲食,病從口入這句話我個人是完全認同的。現在孩子們生的病像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腫大,支氣管炎等等,我們兒時幾乎是很少得的,但是現在確是常見病,原因就在於家長的錯誤餵養,孩子飲食上的偏食挑食,家長們所謂的「營養」觀念,使得孩子脾胃越來越差,正氣不足也就易受外邪生病了。

想要脾胃好,一定要按照脾胃的喜好來吃,什麼意思?很簡單,脾胃喜溫惡寒,我們就少吃或者不吃生冷寒涼食物,多吃一些溫和易消化的食物,這樣我們的脾胃處在一個舒服的狀態下,才能正常的工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