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非集中營

比勒陀利亞失守後,南非軍總兵力由8萬餘人下降到4萬人,他們採用游擊戰面對25萬英軍;

羅伯茨元帥修築了8千多座碉堡用於分割蠶食南非(每個碉堡平均造價白銀6千兩);又建造了109座集中營,關押了近12萬涉嫌家中有投身游擊軍的南非婦女兒童;

1900年10月25日,羅伯茨元帥向倫敦報告:布爾戰爭已結束,英軍已有效控制南非全境。

11月29日,南非遠征軍參謀長赫伯特·基奇納晉陞為陸軍中將;

12月12日,宣布基奇納接替羅伯茨元帥出任駐南非英軍總司令;羅伯茨元帥則回國繼續擔任陸軍總司令;

然而,就在羅伯茨與基奇納交割之時,正是南非游擊戰如火如荼之時;

開普敦殖民地總督阿爾弗雷德·米爾納爵士向倫敦秘密報告:南非此時的局勢比半年前更加險峻,且日益惡化;英軍只能龜縮在碉堡和城市裡,廣大曠野皆在南非游擊軍控制之下,鐵路、電報線、物資倉庫南非軍完全予取予求,來去自如。

1901年1月4日,英國政府宣布委任米爾納為南非及奧蘭治河(即橙色邦)殖民地總督,向南非再增兵20萬;基奇納負責軍事圍剿,米爾納負責政治攻心宣傳、分化瓦解及行政管理;

開普敦殖民地總督一職由納塔爾總督海利·哈欽森升任;

米爾納爵士一邊拉攏收買布爾人效忠英國,一邊強化和擴建集中營,對南非布爾人進行殘酷迫害;在南非戰爭期間,共有22074名兒童、5853名婦女死於集中營;

南非集中營被公認為是後世納粹德國關押殘害猶太人集中營之鼻祖;

二、維多利亞女王去世

1901年1月22日,維多利亞女王去世,終年82歲;自1837年6月20日登基起,她統治了英國近64年;英帝國維多利亞時代是如此輝煌;

其長子愛德華七世登基;這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德裔血統皇帝(他是威廉二世的叔叔,但叔侄關係惡劣);在登基前,他是著名的花花公子兼大煙槍,他與母親維多利亞女王關係疏遠;

1902年1月30日,英國外交大臣蘭斯頓侯爵與日本駐英公使林董男爵在倫敦簽訂《英日軍事同盟條約》;

1902年8月9日,愛德華七世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完成加冕禮;此時,愛德華七世已61歲;

(註:現年93歲的伊麗莎白二世自1952年2月6日登基,至今已統治英國67年;皇太子查爾斯親王已71歲;英國各界普遍認為查爾斯已不可能繼承王位,他的長子1982年出生的威廉王子將會在未來直接繼位。)

三、《弗里尼京條約》

1901年1月,在得到20萬大軍增援後,基奇納以25萬人駐守全國各碉堡、要塞、鐵路樞紐和集中營,以20-25萬人展開掃蕩作戰,在南非到處拉起鐵絲網;英軍燒毀了3萬座農場、牧場,所有的糧食、牲畜悉數沒收,基奇納稱其為「焦土戰略」;

1902年3月7日的特韋博什戰役中,英軍第1師師長保羅·梅圖恩中將被俘(男爵);這是南非戰爭被生擒級別最高的英軍將領;

戰至1902年4月,英國明知對手實力已只有2萬人左右,但歷時兩年半的南非戰爭已耗費軍費2.11億英鎊(摺合白銀14.5億兩),英軍投入兵力45萬,傷亡4.5萬餘人,另損失戰馬30萬匹;

此時英國的最大威脅是俄法同盟,尤其是俄國藉助義和團運動,完全佔領了中國東北三省;英國亟需從南非的泥潭脫身,去應付隨時會爆發的對俄國戰爭;

1902年4月9日,英國向橙色邦總統斯蒂恩、南非總統沙爾克·漢堡發出議和邀約;

4月12日-14日,南非代表團在比勒陀利亞與基奇納將軍、米爾納總督進行了第一輪和談;

英國不肯給出明確的時間表:何時賦予南非人真正的自治權?

由於大部分人在此情況下仍同意英國的最後議和條款,斯蒂恩總統於5月28日宣布辭職;

5月31日14:00,南非及橙色邦代表以54:6通過了與英國議和條款;

當晚,代表團在比勒陀利亞駐南非英軍總司令部梅爾羅斯館與基奇納將軍簽訂《弗里尼京條約》,英國-南非戰爭至此結束;(註:南非和談代表團駐地為比勒陀利亞以南的弗里尼京鎮。)

1、 所有南非人宣誓效忠英國皇室;

2、 所有南非人得到大赦;

3、 允許南非人持有武器,但需獲得持槍許可證;

4、 英國政府不得在南非徵收土地稅;

5、 英國歸還所有查沒南非人之財產;

6、 英語與南非荷蘭語同為南非官方語言;

7、 英國政府賠償南非300萬英鎊財產損失;

8、 英國政府同意南非最終實現自治。

英國-南非戰爭,英國自己公布共投入兵力448435人,但實際應在45-50萬人;

具體構成:英國本土34.7萬人、南非本地2.5萬人、澳洲2.3萬人、加拿大8368人、紐西蘭6500人、英屬印度、埃及、塞普勒斯、克里特島等地5-10萬人;

南非軍共8.84萬餘人,其中南非共和國、橙色自由邦共8.2萬餘人,其餘海外志願軍共6400餘人;南非軍共有2萬餘人傷亡、4萬餘人被俘;在《弗里尼京條約》簽署後,共有21256名南非戰士向英軍登記投降。

英國-南非戰爭,是熱兵器時代以來,直至一戰爆發之前,英國對外戰爭投入兵力最大的一次,也是拿破崙戰爭後造成英軍傷亡最大的一次;

南非共和國、橙色自由邦以47萬國民迫使英國派軍45萬以上,在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情況下要求議和,這是南非人的無上光榮,他們的英勇善戰,彪炳青史;

同一時期的美菲戰爭、英國-南非戰爭,都出現了一方不穿軍服施行游擊戰,另一方為贏得游擊戰而濫殺平民,摧毀一切物資的作戰模式;

直到今日,軍人不穿軍服冒充平民進行作戰是否違反戰爭法?另一方對平民採取大範圍抓捕甚至直接擊斃是否違反海牙公約?依然是無解的問題。

我想,一個民族為求獨立,採取任何方式自衛都是正當的;真正的罪人是侵略者;這與具體的戰略戰術無關;

《弗里尼京條約》簽約次日,英國政府即宣布基奇納將軍晉階陸軍上將,調任駐印度英軍總司令,以為陰霾密布的英俄衝突做準備;

1902年7月11日,72歲的索爾茲伯里侯爵在完成英日同盟條約、吞併南非戰爭兩樁大事後宣布辭職,他的侄子下議院領袖兼財政大臣亞瑟·巴爾福接任英國首相;

英國-南非戰爭結束後,英國調整國家戰略,確定不再尋求對外擴張;

1902年12月18日,英國成立「帝國國防委員會」;同時賦予加拿大、澳洲、紐西蘭三大自治領更多自治權,讓他們承擔更多軍事防務;1904年5月4日更名為「帝國防衛委員會」;二戰後,又還名為「帝國國防委員會」;

南非戰爭,也成為英國最後一次對外擴張侵略戰爭;

一戰和二戰,南非都出現大分裂,半數南非人主張與德國並肩作戰,驅逐英國人,另一半選擇中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