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研究了來自斯里蘭Fa-Hien Lena洞的14500塊骨頭碎片。在這些動物殘骸中,70%屬於松鼠和猴子,這表明它們是當地居民的首選獵物。

人類能夠分佈在如此大的地理範圍內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我們具備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從非洲到世界各地,遷徙中的人類曾遇到各種各樣的氣候和環境。不過,科學家們認爲熱帶森林是這一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障礙——因爲早期的人類無法捕獵大型動物。近日,來自馬克斯·普朗克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Human History)的考古學家相信他們終於解開了這個謎團。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報告說,人類能夠在數萬年的時間裏專門捕獵小型的樹棲動物。這項研究的關鍵是Fa-Hien Lena洞穴,它是斯里蘭卡最古老的考古遺址,周圍遍佈熱帶森林。研究人員在這裏發現了複雜的骨骼和工具,以及包括靈長類在內的許多小型哺乳動物的遺骸——這基本上是確鑿的證據,表明早期人類專門獵取這些動物。此外,年代測定技術還表明,這種現象從4.5萬年前一直持續到了3000年前。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Oshan Wedage說:“我們的研究表明,從4.5萬年前開始,早期人類對熱帶雨林中那些半樹棲和樹棲的猴子和松鼠種羣進行了專門而複雜的捕獵。”

專門捕獵這些小型哺乳動物絕非易事。它們快速、敏捷,而且不能爲捕獵者提供所需要的大量熱量。將松鼠與猛獁象之類的動物進行比較,你就能很容易地理解你需要吃多少隻松鼠才能獲得同樣的營養。這意味着早期人類需要變得活躍和高效才能生存。

這些新發現證明了早期人類極高的智慧和適應性。以前有人認爲,人類只在危機時期(如冰河世紀)纔會獵取小型獵物。但這次的研究表明,早期人類不僅能夠捕獵更小的生物,而且還能以這種生活方式存活許多世紀。

之後,研究小組更進一步,從動物的角度切入研究。具體地說,他們想知道人類如此長時間的捕獵是否會對這些小型哺乳動物物種產生影響。根據分析數據,他們得出結論,這些動物的種羣數量並沒有受到嚴重影響,說明人類基本上是生態系統中可持續發展的一部分——他們是謹慎的資源管理者,狩獵數量衆多的小型獵物,很少以鹿或豬等大型獵物爲食。

“這種‘猴子菜單’並不是一次性的,利用這些難以捕捉的資源是智人行爲和技術靈活性的又一個例子。”馬克斯·普朗克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教授Michael Petraglia說。

現在,研究小組正在仔細研究這些骨質工具,看看古人是如何使用它們的。科學家們還不確定它們是弓箭、長矛還是某種埋伏/圈套?但不管是什麼,不可否認的是,它們是複雜的,經過精心設計的,併成功使得人類在一個並不友好的環境中茁壯成長起來。

科界原創

編譯:Max

審稿:阿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