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澄

遠東美軍最高指揮官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終於等來了接他的飛機,這一天是1942年3月11日。

此時,退守菲律賓棉蘭老島的美軍,已經無力抵擋日軍的瘋狂進攻。爲了留住麥克阿瑟這位帥才,羅斯福總統命令他立即飛往澳大利亞。第二天,麥克阿瑟在墨爾本發表了著名演說——「我脫險了,我還會回來!」。

突擊晉升的「背鍋俠」

老麥一走,駐菲美軍的指揮權就落在了他的得力副手喬納森•溫萊特少將身上,此時美軍被打得只剩下巴丹半島等少數地盤。老麥臨走前信誓旦旦地對溫萊特說:「我會回來的,我回來時,如果你還在巴丹,我就給你箇中將乾乾」。溫萊特回答:「如果那時我還活着,我會在巴丹。」

這位美軍中將二戰中投降日本,戰後竟戲劇般地成爲美國國家英雄!

溫萊特和麥克阿瑟

沒有等那麼久,老麥剛走沒幾天,溫萊特便被晉升爲中將。

巴丹戰役打了不出一個月,補給被斷的美軍扛不住了,美菲聯軍7萬多人投降,剩下的美軍都退到了僅有2平方英里的科雷吉多爾島上。面對數倍於己的日軍圍攻,溫萊特帶兵又在島上死守了一個月,彈盡糧絕,沒有空中支援,傷亡人數蹭蹭地上升,也根本看不到麥克阿瑟前來營救的希望。

5月5日,溫萊特給羅斯福發了一封感情充沛的電報:「結束無謂的流血犧牲是我對祖國和我的英勇將士的責任……如果您同意的話,總統先生,請告訴國民,我的將士們和我本人已經做到了作爲人類可能做到的一切,我們捍衛了美國和美國軍隊的優秀傳統……再見了,總統先生。」

這位美軍中將二戰中投降日本,戰後竟戲劇般地成爲美國國家英雄!

羅斯福

在確認白宮沒有不許他投降的指令後,溫萊特又將投降的決定通知日軍指揮官本間雅晴。這時溫萊特留了個心眼,任命夏普將軍爲所有菲律賓其他地區殘餘美軍的總指揮,直接向老麥彙報,伺機而動,等待反攻,這麼做也可以讓儘可能少的軍隊投降。

本間雅晴不傻,或許是猜透了對方的心思,他迅速答覆說,投降可以,只接受在菲美軍全體投降,一個不能少。溫萊特只好又通知夏普,一起投降。

第二天,溫萊特帶着1萬多美軍高舉白旗,走向日軍陣地。

這位美軍中將二戰中投降日本,戰後竟戲劇般地成爲美國國家英雄!

本間雅晴

想象一下,如果麥克阿瑟不走,向日軍投降的可能就是這位成名已久的名將,那美軍就糗大了。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人也許早就知道菲律賓保不住,想要面子就必須得讓老麥先走,投降這種事就留給溫萊特這個「背鍋俠」。

囚犯生涯

溫萊特中將這條大魚自己送上門,日本人興奮得一時不知道拿他怎麼辦,這位菲律賓軍區司令可是8萬多美菲戰俘中軍銜最高的一位。

溫萊特最先被關在呂宋島北部,後來又被囚禁於臺灣花蓮、屏東及當時僞滿州國西安縣(今天吉林省遼源市)等地。

這位美軍中將二戰中投降日本,戰後竟戲劇般地成爲美國國家英雄!

西安縣(遼源)看守所舊址

西安縣的監獄是專門用來關押美、英等國高級戰俘的場所,溫萊特本人經常遭遇毒打羞辱,所有戰俘都遭受飢餓折磨。一名美國囚犯回憶說:給我們的食物非常噁心,連豬都不肯吃它。

和溫萊特相比,留在菲律賓的普通戰俘的命運更爲悲慘。在巴丹半島投降的美軍,在無法忍受的炎熱潮溼天氣和刺刀逼迫下,頂着狠毒的陽光行走110公里到一個戰俘營。

途中日本人不給食物和水,很多人渴死,那些跟不上隊伍的人被隨意處決,有時日軍還迫使一些戰俘挖掘自己的墳墓,然後活埋他們。

這位美軍中將二戰中投降日本,戰後竟戲劇般地成爲美國國家英雄!

「巴丹死亡行軍」紀念雕塑

這條一百多公里的路上共有一萬五千名美菲戰俘死亡,令人髮指的「巴丹死亡行軍」和「南京大屠殺」等一起,被稱爲日本二戰期間的遠東三大暴行。

在西安縣關押期間,溫萊特將軍用身上所有值錢的東西,比如鋼筆和手錶,來交換任何有關麥克阿瑟進軍菲律賓的消息。他後來回憶得知萊特灣登陸的信息時說:「道格拉斯忠於他的承諾,他帶着一支偉大的艦隊回來,實現我們這些敗軍之將的夢想。」

在獄中。溫萊特一直珍藏着菲律賓分手時麥克阿瑟送給他的雪茄和刮鬍膏。而在溫萊特監獄中九死一生的日子裏,麥克阿瑟在南太平洋出盡了風頭,他在無數新聞記者的跟拍下,趟着海水,重返菲律賓。

重拾尊嚴

1945年8月16日,溫萊特和珀西瓦爾等人被蘇聯紅軍解救。溫萊特被送往重慶,並從重慶飛往馬尼拉。在馬尼拉他理了發,做了衣服。被關押3年多後,他暴瘦的骨架根本支撐不起新制服。稍作停留他又飛往東京,去見麥克阿瑟。

見到老部下的麥克阿瑟欣喜若狂,他回憶說:「溫萊特憔悴極了,眼睛凹陷,臉上有凹坑,頭髮雪白,皮膚看起來像舊皮鞋。他在柺杖的幫助下走路困難,當我把他抱在懷裏,他微笑着,但當他試圖說話時,卻哽咽得發不出聲音。三年來,他一直因爲放棄科雷吉多爾而感覺羞愧。」


這位美軍中將二戰中投降日本,戰後竟戲劇般地成爲美國國家英雄!

老友相見

老麥還有一份大禮物要送給溫萊特——邀請他參加9月2日密蘇里戰艦上的日本投降儀式。

麥克阿瑟在日本投降書上籤下自己名字時共用了5支筆,其中兩支他當場轉身送給了溫萊特和珀西瓦爾將軍。麥克阿瑟非常清楚這兩位從戰俘營活着出來的將軍最需要什麼,他把軍人最崇尚的尊嚴還給了他們。

這位美軍中將二戰中投降日本,戰後竟戲劇般地成爲美國國家英雄!

溫萊特站在麥克阿瑟身後


這位美軍中將二戰中投降日本,戰後竟戲劇般地成爲美國國家英雄!

日本投降書

之後溫萊特馬不停蹄地回到菲律賓,接受本間雅晴的投降。三年後,二人的角色發生了戲劇性反轉。

自責的餘生

雖然溫萊特重獲榮光,但他仍然很擔心美國國內人士對他投降這件事到底怎麼看,他在惴惴不安中回到美國。

出乎預料的是,他在國內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全國上下都認爲他並沒有失敗,當時投降是正確的選擇,只要讓更多的人留住性命,怎麼都好說,只有人的生命是最偉大的。牢獄生活給溫萊特帶來的憔悴身形,也博得了人們廣泛的同情。

很快,溫萊特就登上了《時代》雜誌封面,受到杜魯門總統的接見,並被授予上將軍銜和國會榮譽勳章。

這位美軍中將二戰中投降日本,戰後竟戲劇般地成爲美國國家英雄!

日本投降書

授勳時,溫萊特獲得了這樣的評價——面對佔盡優勢的敵軍,溫萊特將軍表現出了堅定無畏的領導才能。在陷入絕境後,他在科雷吉多爾島的最後決定,是承擔責任的舉措……他的勇氣和決心極大地鼓舞了當時備受壓迫的熱愛自由的人民。

這裏還有一個插曲,向溫萊特授勳的動議最早出現在1942年他剛剛向日本人投降之際,竟然由於性情古怪的麥克阿瑟提出反對而流產。老麥認爲溫萊特配不上這枚勳章,這對錶現比他更爲出色的人不公平。

還是馬歇爾更懂政治,他明白這枚勳章的人道主義意義。1945年勝利後馬歇爾再次提出給溫萊特授勳,這一次麥克阿瑟沒有反對。

這位美軍中將二戰中投降日本,戰後竟戲劇般地成爲美國國家英雄!

杜魯門授勳

隨後溫萊特被任命爲美國東部防區司令,1946年退役後擔任了美國騎兵協會名譽主席、美國殘疾退伍軍人協會主席等職務。爲了紀念溫萊特,多個軍事基地以他的名字命名。

然而一切榮耀都沒有給溫萊特帶來長時間的欣慰和安寧。當他得知美軍戰俘的遭遇後,一直沒能從自責中解脫出來。因爲他當年選擇投降是爲了保全更多部下的性命,而日本人並沒有像他以爲的那樣去善待戰俘,無數年輕的士兵遭受殘酷虐待後屈辱地死去,他本人也受盡折磨。


這位美軍中將二戰中投降日本,戰後竟戲劇般地成爲美國國家英雄!

太平洋戰爭中的美軍

這是溫萊特心中永遠抹不去的陰影,1953年9月2日,溫萊特鬱鬱而終,享年70歲,這一天正好是密蘇里號投降儀式八週年紀念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