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

4月1日,自貢市自流井區政協九屆三次會議開幕。開幕式上,自流井區委書記黃志勇對區政協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而民革自流井區基層委員會在發言中建議,自流井已走到轉型升級的歷史關口,希望傳承千年鹽都文明,重塑“名城自流井”。

九屆二次會議以來 審查立案106件辦結率達100%

開幕大會上,自流井區委書記黃志勇發表講話,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黃志勇提到,實現“兩區”建設藍圖願景、創造幸福美好生活,每一份力量都極其寶貴,每一點貢獻都難能可貴。新的一年裏,區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要牢牢把握人民政協新方位新使命,堅持“黨政工作推進到哪裏,政協工作就跟進到哪裏,協商民主就開展到哪裏,各方力量就凝聚到哪裏”。

據瞭解,九屆二次會議以來,區政協各參加單位、全體政協委員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通過提案建言獻策。共提出意見建議193件,創區政協成立34年來最高記錄。

經審查立案106件,其中集體提案7件,委員個人和聯名提案案99件。其餘意見建議作併案處理23件,轉作社情民意反映和工作參考64件。截止上年底,106件提案全部辦結,辦結率100%,提案辦到率71.9%委員意見建議採納率85.5%。

民革自流井區基層委員會建議:重塑“名城自流井”

當天,自流井區級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區政協專門委員會、委員活動團,部分政協委員圍繞全區改革發展和羣衆關心關注,向大會提交發言材料24篇。

其中,民革自流井區基層委員會在發言材料中建議,應當傳承千年鹽都文明,挖掘再造“名城自流井”的潛在優勢,打造“人文自流井”、“宜居自流井”、“魅力自流井”、“開放自流井”。

該建議提到,“人文自流井”立足歷史文化資源內涵的展現與延伸,構建完善的保護規劃體系,突出老地名、老建築、鹽燈等文化符號,留住老城特有的地域環境、文化特色、建築風格等“基因”,增強城市厚重感。規劃建設旅遊文化特色街區,鼓勵扶持龔扇、扎染、剪紙等傳統技藝和老字號工藝品生產、展銷集聚,進一步提升老城文化品味。

同時,“宜居自流井”結合釜溪河歷史文化長廊打造和自流井舊城改造,按照整體協調、局部特色、細節精美的理念,科學規劃推進老城山體、水系、建築、道路等基礎設施改造。“魅力自流井”着力老城商貿復興,高起點規劃打造新華印刷廠地塊,將其定位設計爲井鹽歷史文化主題廣場+商業步行街+地下停車場,與東方廣場、檀木林街相聯,打造最具韻味的歷史文化新名片和活力迸發的都市生活圈。

最後,“開放自流井”發揮自流井作爲全市南向窗口地理優勢,加快融入“一帶一路”,推動金融貿易、科技創新、信息資源等全方位對外開放。按照“揚長避短、錯位發展”的戰術定位,堅持智能化、集羣化、融合化發展方向,重點圍繞大物流、大商貿、大都市工業“三大產業”提早佈局、集中投入,推動新興高端產業快速聚集、滾動發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