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5091_641504209236189_7771348137983301428_n  

偷懶了五天
今晚又和兒子享受了天倫之樂的時光
還是要來寫一些東西啦!
那麼,今天來討論一個議題好了
雖然這對沒學過NLP的人來說可能有點艱深
但任何學問,想要精進的話,總還是逃不過理論這一關卡
想想,把妹的「謎男方法」就是個理論化的東西,不是嗎?

 

問:「我記得NLP有講到五感是VAKGO(視聽觸味嗅),

為何田村老師說我們接收外在的方式有六種,就是除了VAKGO以外加上『文字』?

另外,不知相不相關,這種不同的分類方式又和次感元有什麼關係嗎?」

 

OK,這是一個大哉問
首先,我們得先來講講NLP中所謂的「感元」


何謂「感元」?
話說,我們人接收外在資訊時,都是透過五種感官來接收
也就是所謂的「五感」-- 視(V)、聽(A)、觸(K)、味(G)、嗅(O)
接受進來的資訊,儲存到大腦後,會成為一個你自己特有的內在經驗
而這個內在經驗,通常就會依照上面說的五感的方式來儲存
在NLP中,我們將之簡化為三類,也就是視(V)、聽(A)、觸(K),其中觸覺包含味覺及嗅覺
而這三類,就是所謂的「感元」

 

還是不懂嗎?
舉個例子吧!
你可以回想看昨天晚餐的情景…
你是不是有看到一些人?或是看到餐廳的樣子?
再看看…你一定也會看到你吃的晚餐食物的樣子
而除了看到之外,你是否有聽到什麼聲音?
談話聲?碗筷聲?甚至是料理本身發出的聲音
最後是觸感
你坐在椅子上的觸覺?料理發出的氣味?以及食物入口的味覺?

有沒有?
你回想的情景,全都是用視(V)、聽(A)、觸(K)的方式來呈現
故這就是我上面所謂的「感元」

 

講了「感元」,接下來就該來講講「次感元」
雖然次感元是一個很大的Topic,不是三言兩語就能道盡的
但我儘量的簡單的敘述一下


所謂「次感元」,就是『組成感元的元素』
以上面的例子接下來講吧!
你回想起昨天晚餐的情景,你有看到什麼對吧(也就是”視”的感元)
那麼,你看到的這個情景
它是黑白還是彩色的(顏色次感元)?
它是動態還是靜止的(動態/靜止次感元)?
它的畫面是清晰還是模糊的(清晰/模糊次感元)?
它的畫面的明亮度是偏亮還是偏暗(明亮度次感元)?
像以上這些元素,就是所謂的次感元


當然,光"視(V)"的次感元不是只有上面我提到的四種而已
而視(V)、聽(A)、觸(K)三個感元中,也都有其各自不同的次感元元素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次感元」的屬性的話,推薦可以去看一看市面上的NLP書籍囉!

 

所以呢,『次感元』指的就是這些構成感元的細項要素
好比電視機螢幕的明亮度、對比、顯示尺寸等等
附帶一提,我們常常聽到NLPer說「調整次感元」
就是在玩這些細項元素

 

這樣,有大概了解NLP中的「五感」、「感元」、「次感元」是什麼了嗎?
接下來還沒釐清的地方,就是田村老師說我們接收外在資訊是「六種」
而NLP卻說是「五感」了,對吧!
(待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