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驚夢/文

上週芒果臺開播了一檔新節目,名叫《我們的師父》,光看節目名,大概理解就是檔關於“向師父學藝”的節目。

徒弟是誰呢?共有四個。

“大師兄”於曉光,年紀最長,看起來也最沉穩,豐富的經歷倒是有點像孫悟空一樣無所不能:小時候練體育,在游泳和皮划艇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都拿過全國冠軍;退役後考進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開始出演影視劇;又赴新加坡拜音樂人李偉菘爲師學音樂創作,給張靚穎、黃小琥、李克勤都寫過歌;因爲妻子秋瓷炫的緣故,共同出演韓國SBS綜藝節目《同牀異夢》,在韓國也是引發了不小的關注。

雖然名字裏有個“大”,但是論年齡大張偉卻是“二師兄”,一張停不下來的碎嘴,能躺着絕對不坐着的個性,以及節目裏貪吃零食的cut,倒是與那位著名的二師兄有着幾分相似。

如今開始逐步從“網紅”身份進入主流演藝圈的劉宇寧,也罕見的出現在了這檔非音樂類的綜藝節目中,相較大張偉顯得安靜且拘謹。

“小師弟”董思成跟許多正在努力踏進這個圈子的新人一樣,青澀不失禮貌,看起來同樣是個單純安靜的“小師弟”。

就是這樣“不搭”的四人組,要跟着“師父”同吃同住共同生活,學藝。

徒弟是固定四人組,但是師父卻不止一個。大概是推崇“三人行,必有我師”的理念,節目組邀請來了不同領域的師父,第一期的“師父”便是影視圈的大前輩牛犇。

牛犇到底有多牛呢?在1945年他十歲的時候,就已經出演了自己的首部電影《聖城記》,這是部黑白抗日劇情電影。在新中國成立以後,他更是先後出演了上百部的影視劇,包括在姜文的《一步之遙》,張嘉譯的《一僕二主》裏也都有老爺子的身影。他的演技也得到了金雞、百花等權威獎項的肯定,17年更是獲得了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一個細節是,即便今年已經是85歲的高齡,牛犇老爺子的工作依舊排的滿滿當當。在他房間的掛曆上,密密麻麻排着的都是他的通告,數量之多讓同樣是通告滿檔的大張偉都吃驚。

其實這只是牛犇老爺子對於工作熱愛的一部分,關於老爺子“敬業”的故事其實在圈子裏早已是佳話。譬如他在80歲高齡拍攝《海鷗老人》時,堅持不用替身表演跳湖戲,重要的是拍攝這場戲的時候正值二月寒冬,老爺子的敬業可想而知;在拍《先結婚後戀愛》的時候,當時身體狀況不太好的牛犇一度生病,身爲製片人兼總編劇的宮凱波體諒老爺子辛苦準備着手爲他改戲,但被大發雷霆的牛犇嚴厲拒絕。這份對於工作的敬業,對於藝術的虔誠,實在是值得現在剛踏上從藝道路的年輕人們值得學習的。

牛犇老爺子也在《我們的師父》裏講述了自己拍戲受傷的經歷:拍攝《梨園生死情》時,62歲的他因爲騎的毛驢受驚將他掀翻在地,一頭栽在地上當場休克,經診斷是胸骨錯位,肋骨斷了兩根;拍《紅色娘子軍》的時候,沒有馴化好的狼狗把他給咬了十三個牙印;拍《吳承恩與西遊記》的時候正值三九嚴寒天,又是掉進兩丈深的水池,不僅凍得休克,還摔成骨折。相較之下,那些動不動就用替身的年輕演員們,大概可以羞愧的鑽地洞了吧。

從頭到尾,老爺子也沒有一本正經給這四位徒弟上所謂的表演課,講人生大道理,只是閒聊嘮嗑似的將自己的人生態度與工作態度與這些他眼中的孫輩們分享。要說這四位徒弟沒有點觸動,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在年輕時,你可以憑藉顏值,可以憑藉體力,可以憑藉機智的搞笑反映在演藝圈掙得一席之地。但是如果想在這個圈子裏生存的長久,獲得別人由衷的認可與尊重,必然要有牛犇老爺子的這份精神,這也是節目所傳遞出的內涵。

當然,第一期節目也有個意外收穫。住在養老院的牛犇也給觀衆們展示了當代老年人的養老現狀,甚至還與四位徒弟進行了一番關於養老話題的思辨。隔代交流以及社會養老的話題,確實也是過往綜藝真人秀節目甚少接觸到的內容,而通過《我們的師父》,也算是個不一樣的窗口,給予觀衆更多觀察不同羣體生活狀況的機會。

話題性與可看度也讓這檔市面上完全沒有相同或者相近品類的《我們的師父》開播就成績斐然,收視率雙網第一,熱門話題雙榜第一。看起來繼“閨女”之後,“師父”依舊火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