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兒就讓我想起前兩天我看了一個電影叫做《捉妖記》,給我的感覺就是電影開始鬧哄哄的,主線不明確,這個邏輯架構並不合理,這個梁朝偉作為主角,我覺得真的是有點,演得比他以前的很多電影有點失晚節。於是我就在電影院裡面,對這個電影的各個方面進行批評挑剔,怎麼看都看不慣,就在這個時候,我的鄰座有一個女孩,再加上我周圍的其他人,我就發現特別奇怪,他們對著裡面的每一個環節,他們都覺得很好笑,我覺得那些完全無趣的,那些故意逗你樂的地方,有什麼好笑的,能把他們笑的開心的不得了。

本來這個白百合,李宇春,從來也都不是我的菜,當然我也並不說,因為我看不慣這些人,而挑剔我對電影,但確是並不會激發我的任何樂趣,感興趣的地方。但是問題在於為什麼其他觀眾會覺得這麼好玩?這難道是我老了?我在這個時候就看了看評分,評分還八點幾分,這麼高的評分,這個時代到底怎麼了?

我才發現其實我們這個時代的很多東西都已經開始看不慣了,看不慣的時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比大眾聰明?說明我們老了?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將被淘汰了?想到這會是我在想,那麼拍電影的投資方導演,這些人也算是聰明人和精英,他們幹嘛要做這樣的一部很low的,在我看來很low的一部電影?而且人家這部電影還賺了很多錢。

這太值得我們學習了,於是我腦海裡面想起了一句話,這句話叫做--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但是我想起的是由這句話延伸出來的另外一句話,我想到就是--看不慣的人和事,必有可學習之處。現在我們來分析下,人家這個電影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什麼?

第一點,他告知我們這個時代的真相,什麼真相?這個時代實際上人們就是娛樂至死的,因為這個時代不是以前那個時代,以前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壓力很大,吃飯都吃不飽,現在各方面我們物質條件很豐富,人們必然沒有嚴重的生存焦慮,生焦慮不嚴重人們是要幹什麼?當作就是娛樂。娛樂只要把人逗開心就行,它並不需要真正的深度,難道每部電影都需要深度和意義嗎?第一點,這說明我們對這個時代真正的真相,大眾的生活狀況,我們缺乏認識,或者說不願意認識到,時代正在走向娛樂化遊戲化的怎麼一個未來的景象,這就是我們應該改變的。

第二點,這個電影裡面,設計的虛擬的二次元的「胡巴」,這個二次元的形象,我開始也是怎麼看都看不慣,我也是百般挑剔,但是我卻發現觀眾很喜歡它。那說明他同樣有它成功之處,他從在哪裡?這個時代由於互聯網對人的影響,人們喜歡這些二次元的一些虛擬形象,人們喜歡的是比較萌的一種想像,一個能讓我們萌的發笑的,並不需要那麼多的深刻的意義,或者是深刻的感動,或者說是深刻的價值觀的引導,人們就需要這樣的東西,這就說明二次元的虛擬形象更容易進入到這代人的大腦裡面去,那換句話說,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們的學習方式,我們的教育培訓方式。我們的工作中的各種各樣的與人打交道的方式,甚至包括人力資源部門管理人的方式,是不是都可以學習別人?這代的年輕人進入到職場之後,他願意接受的信息的渠道已經變了,那為什麼我們還不變?我們不變就必然會帶來更多的生活中的摩擦,生活中的阻力,職場中的阻礙。

第三點,我發現這個電影,有一些非常了不起的地方,那些地方很了不起?我發現他的有些設計常好,什麼設計設計的非常好?比如說他的魔幻化,然後又把中國古代的整個故事,中國古代的建築都用魔幻化的方法重新加了一個迭代升級。這樣的話就讓我們感到既熟悉又玄幻,有根又有進化,它對於我們的很多傳統故事,其實他的故事劇本,都是根植於傳統故事的,在他進行二次元的升級。二次元對我們這個時代而言,其實另外一種驅力,我們這個時代驅力不是生產驅力,是遊戲化驅力加上二次元的驅力。人們渴望生活中的每一件東西都要具有二次元的風格,所以二次元是一種驅動力,而這個電影他的場景構建,的確都是滿足對中國傳統的仿古建築的場景進行卡通化、魔幻化的二次元升級,這點非常了不起,這是真正的值得我去學習的地方。

總結一點,對於看不慣的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學習它。等你學習好它,再去超過他,做出比它更優秀的東西。這就是看不慣,最好的態度。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與《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趙小明丨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看不慣別人說明自己也有問題,先省視自己的心態,出與什麼心裡看不慣別人,是出於嫉妒眼紅還是其它

還有當今社會,各家各屋,不存在看得慣或看不慣,因為誰也不會看誰臉色過日子,過好自己就行,也別把自己太當回事

就比如,街上有流浪漢你看不慣,會給他房住或去接濟他改善他的生活嗎?不會吧

我覺得人心態要好,過好自己的日子,務管他人他家是非,就不存在看不慣別人,至於別人看得慣或看不慣自己也不必放在心上,因為誰也不是人民幣人見人愛


既然是你看不慣的事情,那肯定是對你有所傷害,或許對方是故意而為之,所以至少不要在哪個人面前表現出氣憤,如果你表現出氣憤那不就是成全了別人?所以用微笑面對。讓對方感到這對你沒用。

第一學會包容,在這個複雜的社會,要有一顆強大的心才會立於不敗之地。有些事看在眼裡不必記在心裡。不喜歡的人沒必要撕破臉皮來說,就當一個路上。

第二轉移注意力,既然你看不慣那就不要去看去想,做點其它事讓自己開心起來,不要去理會別人所做的。

第三反思反思自己是不是哪裡有什麼做的不對,讓自己有所成長。退一步海闊天空。


不看,不去關注這一類的事情。每個人的觀點不同,自己看不慣的事情別人可能看著挺好!所以自己看不慣的事情,盡量不看這類型的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