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冪換頭”這事真是兩頭不討好。有好事者通過AI技術,把朱茵飾演的黃蓉的臉換成楊冪,朱茵的粉絲當然不答應:靈動的演出被移植到別人頭上,等於勞動成果拱手相讓;那邊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眼見偶像判若兩人,楊冪的粉絲更不樂意。

無獨有偶,近日有消息稱,剛剛拿下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的馬赫沙拉·阿里,在《綠皮書》裏彈鋼琴的鏡頭,全由該片作曲、鋼琴家克里斯·鮑爾斯表演,後期用CG特效換上阿里的頭,天衣無縫。這事也招來議論:敢情新聞裏說阿里練琴三個月,只是練習姿態和氣質啊。

黑科技偶爾這樣露一下崢嶸,就讓大衆驚歎不已,兩則新聞聯繫起來看,也頗可玩味。有網友打趣稱“流量明星的春天來了”,以前有文替武替裸替面具摳圖,以後還有換臉,完美!勤勉敬業如張震,爲了拍戲親自去學八極拳、考潛水執照,以前在影視圈是稀有,以後恐怕更沒有這個必要。

清醒一點,這哪裏是流量明星的春天,危言聳聽一點,警鐘其實早已敲響:演員這一行業凜冬將至,因爲他們不再是不可替代的。這兩年的例子還少見麼:《速度與激情7》裏,已逝的保羅·沃克可以借技術還魂;來自漫畫裏的阿麗塔,在銀幕上與真人幾無差異;《瘋狂外星人》裏,徐崢爲外星人貢獻所有表情,他可以完全隱身幕後……

每個時代的科技創新,都會驅動影視娛樂行業發生重大變革,作爲距離觀衆最近、身心也最爲脆弱的演員,首當其衝直面這樣的鉅變。當年電影從默片發展到有聲電影,無數巨星及他們身後的電影公司都捏緊了一把汗。比如著名的嘉寶,默片時代的女王,私底下一把瑞典口音加沙啞嗓,假如開口,會讓人跪還是會把人嚇跑了,誰也沒有底。這完全是一場新的戰爭,“嘉寶說話了!”是她首部有聲片吹響的廣告號角,平穩度過這一關,嘉寶纔算迴歸女王寶座,重新屹立潮頭。

新的變革將來未來之時,演員是該靜觀其變,還是該洗心革面?演員這種特殊生物,反思求變能力、自我革新能力到底能有多大,一代是否更比一代強韌,難說得很,各人也有各人的造化。想想嘉寶的時代過去多個輪迴了,現在的流量明星居然還在因爲偶爾一次原音演出,就被贊“大膽”“有進步”,擔心他們被淘汰,也就並非杞人憂天了。唯一或可自我安慰的,大概是他們所說的:臉可以被模仿,靈魂卻無法被替代。

但他們中的很多靈魂,是不是也會“見光死”?(文/長鳳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