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明星出書,多有親朋好友登場,不吝讚美之詞,以至於這書更像是明星本人的一次形象工程。拿到周迅新近出的“影像回憶錄”《自在人間》時,已經有人說被滿篇的“天使”“精靈”倒了胃口,認爲朋友圈的保護色讓演員的真實面目隱身其後。

  以這樣的視角來看這本書,其實有點可惜。周迅當然擔得起那些誇讚。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更像是一份中國演員的“病理診斷報告書”,從中你會看到一位演技派如何煉成,“不瘋魔不成活”具體會有哪些症狀,演戲這條路執着走下去會有哪些驚濤駭浪以及柳暗花明……翻書時總會想起十年前採訪她時她說的一句話:“表演是一門挺深的學問。”

  那時的她,已將華語電影重要演技獎項收入囊中,被問到表演經驗是否會成爲負擔,日後提升的難度在哪裏,她答:“什麼時候你找到一個口子,就進去了——這是特別哲學的一個東西,多一點不行,少了也不行。”那個口子到底是什麼?比如《如果·愛》女主角孫納的北漂背景,與周迅何其相似,當時的我想當然地認爲,那樣的感同身受,應該是快速進入角色的一個口子。沒想到周迅斷然否定:孫納在歌廳唱歌,跟她在歌廳唱歌,並不一樣。她當年在歌廳很開心很滿足,因爲愛唱歌,又可以賺生活費;而孫納在歌廳唱歌是當一個跳板,潛臺詞是“我在家鄉唱歌誰聽啊,在這兒唱纔有人聽”,後來要去好萊塢也是同理。

  “我告訴你一個竅門吧——其實我是把孫納對事業的態度,換成了我對愛情的態度,就可以轉換過來了——你能明白那種轉換嗎?”那時周迅的回答,至今想起來仍覺得汗毛倒立,因爲其中有天機泄露。

  表演是一門學問,終於在十年後得以總結展示,這也是《自在人間》最好看的地方:婁燁、李少紅、陳國富、葉錦添、陳可辛等等周迅身邊的師友,並不止於讚美,更點出她之所以爲她的最爲艱難的幾大關鍵處。一大難題,像她這樣有靈氣和少女感的演員,如何跨過成熟女性角色那條線。婁燁拿朱迪·福斯特的蛻變與之作比,用李少紅的話來說,則是從花旦過渡到青衣,曾是她最難的一關。另一大難題,像她這樣入戲太深,該如何安然脫身。曾有一個費雯麗,後來出了問題。幾乎所有人認爲,周迅演戲是調動全部身心與情感記憶,因此她的師友們也常憂心:這樣的表演方式實際上是具有傷害性的。

  “往前走”與“要勇敢”,成爲這位中國頂尖演員行進途中的重要課題。(文/長鳳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