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電影《小飛象》劇照。(東方ix/圖)

  小飛象長着超大號耳朵,來自1941年的迪士尼經典動畫作品。迪士尼公司2014年宣佈將它改編成真人版電影時,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可想而知,這是一次艱苦的改編之旅。歷時五年,2019年3月29日,真人版《小飛象》才終於面世,於中美同時上映。

  真人版《小飛象》與原版動畫片千差萬別,不僅把卡通變成了“真人”,近乎創作了一部全新的電影。原版動畫的故事相對簡單,講述馬戲團裏的小象丹波因爲長着一對超大號耳朵而被衆人嘲笑,它在一羣烏鴉的幫助下克服心理障礙用耳朵飛行,終於成長爲真正的明星。

  增加了多重線索的真人版影片中,人性故事和內涵意蘊都更加豐富。影片開場,科林·法瑞爾飾演的前馬戲團明星霍特·法瑞爾從前線歸來,迎接他的是一雙善良的兒女——剛剛失去母親的喬和米莉。霍特在戰爭中失去一隻手臂,他跟小飛象同病相憐,都是“有缺陷的人”。

  爲照顧全家,霍特在一家艱難經營的馬戲團中謀得差事,負責照顧剛出生的小象。那就是小飛象丹波,因爲有着驚世駭俗的巨耳,它一出生就備受歧視冷落,陷入了自卑和自我懷疑。米莉和喬無意中發現了丹波的神奇之處,它只要鼻子吸入羽毛,就會扇動大耳朵飛起來。

  最初,丹波只被視爲普通的小象,上臺表演時大耳朵要包得嚴嚴實實,生怕被觀衆發現。表演現場意外頻出,小飛象遭到觀衆嘲笑。象媽媽爲保護孩子,揚起鼻子對觀衆發出怒吼,因此被認爲“發了瘋”,遭到囚禁。

  丹波會飛的祕密因此意外曝光。會飛的小象讓馬戲團起死回生,門票場場售罄,也引起充滿心機的生意人文德維爾注意。他僱用小飛象去他的大型遊樂場夢幻島表演,與雜技演員柯萊特·馬錢特搭檔,人氣更高了。然而霍特發現,遊樂場光鮮亮麗的背後,充滿種種見不得人的祕密。

  在米莉和喬的幫助下,小飛象不僅戰勝了自己,不依賴羽毛就可以揮耳高飛,還救出了母親。霍特儘管不幸失去一隻手臂,卻是大營救中幫助小飛象逃離的關鍵人物。從某種意義上講,他也是“小飛象”。“小飛象是這樣一類人的象徵,他們是一羣看上去不合時宜的、有缺陷的人,但最終依靠自己非凡的意志力,將劣勢轉換成了優勢。”編劇伊倫·克魯格說。

  真人版《小飛象》展現了很多人性的閃光之處,愛與救贖,自信與勇氣……不少細節延展了影片的深度。“壞人“文德維爾想方設法拆散小飛象和它的母親,但誰也不是天生的壞人,他在閒聊中道出了背後的原因——原生家庭陰影下,他的童年極端孤獨。

  “鬼才”導演蒂姆·波頓在真人版《小飛象》宣佈的第二年加入,陰森、黑暗、怪誕,他作品中標籤化的風格在《小飛象》中體現得十分明顯。黑暗與溫暖,在真人版中看似矛盾,又協調地融合在一起。

  不同於以往迪士尼動畫依靠電腦特效表現,真人版《小飛象》中,波頓大量採用實體拍攝。影片大部分在英國松林製片廠和卡丁頓機場拍攝。小飛象是動物表演專家艾德·奧斯蒙德“扮演”的,他身着特殊的綠色套裝完成了小飛象與人類的情感交流。後期特效團隊根據奧斯蒙德的表演,依靠電腦特效,纔有了後來銀幕上看到的那隻可愛、膽怯,又有些笨拙的小飛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