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選擇自己鍾情的餐館果然比來到一家新的餐館要好呢。”

  在《約飯》的第一集,坐在一家熟成牛肉店,撰稿人神林惠由衷地內心感慨道。

  這番話總讓人想起那首《老情歌》:我說情歌總是老的好~走遍天涯海角忘不了~

  神林惠就是趙雷歌中揶揄的“三十歲還沒有結婚的女人”,空窗六年的她接到了好友網站的策劃邀約,開始進行一個名爲“約飯”的企劃。由應徵的男士選擇餐廳,一邊吃飯一邊追求女生。

  這樣與美食相連的一期一會,模擬的幾乎就是曖昧的戀愛起跑階段。

  因爲劇作改編自前AV女優峯由乃佳(峯なゆか)的的同名漫畫,有人將這部劇集形容爲日本的《慾望都市》,只不過從紐約到東京,一夜情變爲一頓飯。

  也許是因爲年齡和職業的關係,看到劇中身爲自由撰稿人的女主吃完飯回家趕稿子的生活節奏、出門總拿不定主意要穿什麼的選擇困難,甚至是因爲久坐而發胖的體型,我都格外有代入感。

  特別是在第一集中,那個看上去就很老練的廣告公司的帥哥說出這樣的話,即便心裏明白不過是客氣的恭維,但也總有點心有慼慼焉的感動:

  “自由撰稿人很辛苦吧,要不停工作。……真厲害吶,神林小姐,雖然辛苦,但一直在努力。我覺得像神林小姐一樣的人很可愛。即使蓬頭散發,也要堅持自我,就是覺得,努力生活的女生很可愛。”

  雖然知道是在拍電視劇,還是得感慨日本畢竟是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社會成員的素質已經很高了,也有界限感和分寸感,懂得在並不熟絡時用這些溫情的客套去打開局面。而不是上來就大咧咧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你原來的工作不是挺穩定挺好的,幹嘛辭了啊。”

  “現在電影下載就能看了,還有人要去劇場看話劇嗎?”

  “你北大畢業爲什麼找了這樣一個工作?”

  這些都是我相親中第一次見面真實遇到的問題。而問出這些話的男生,和帥或者多金都沒有半毛錢關係。

  我曾在金融街的Soloist咖啡碰到一對正在鄰桌相親的男女。男生全程在聊他顯然並不瞭解的電影,侃侃而談,非常尷尬。而女生明顯是電影愛好者,但一直禮貌地附和。比起食物不可口帶來的尷尬,有時候生搬硬湊的約會話題會更快終結一段蠢蠢欲動的關係。

  2

  其實《約飯》裏的對話就挺適用於初次見面打開話題。

  比起不知該從何談起的人生與經歷,討論“讓牛肉熟成散發香氣全靠白黴”也許是更自然的話題——當然你需要前提知道熟成、白黴到底是什麼。

  說起美食,北京永遠讓人氣塞——遠比說起房子讓人心寒多了。街頭的美食店質量參差不齊,很多佯裝高雅的店面又有種不土不洋的半吊子感。都不用跟東京多如牛毛的約會場所比較,即便是與上海相比,也差了一截。

  因此也讓京城一些稍有情調、文藝小青年氣息的小館子有種塞車般的感覺。有一次下班後我走進東四一家湘菜館,一層兩個朋友猛得擡頭向我招手,都以爲我約了對方。我和二位打了招呼,表示我的朋友在二樓呢。類似的事情大概在xx食堂、x小x以及稍微有名點的酸辣粉都發生過。

  所以還是要羨慕《約飯》裏的女主角。

  從廣告公司職員到開業牙科醫生,從20歲的大學生,到如假包換的“泡沫時代“大叔,這些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男性,選擇了各式各樣的餐館,每個餐館都有值得拿到飯桌上討論的食物。

  20歲現充大學生

  泡沫時代大叔

  熏製料理店的牛排可以蘸着蛋液吃,吃剩的蛋液可以製作蛋澆飯;

  中華料理店裏,火辣辣的麻婆豆腐要配上米飯吃,而店家爲女士專門準備了小一號的碗。

  尼泊爾料理中充滿了草藥香的火鍋、新鮮的生蠔、沾着芝士吃的小胡蘿蔔……讓人倍感新奇的食物,店家體貼的細節,都在有意無意撬動女孩的芳心。

  在每集的最後,結束了一次舌尖盛宴的神林惠,也會不由自主萌發出與對方談一場戀愛的衝動——當然這也是劇集的套路所在。

  “讓我們談一場麻婆豆腐一樣的戀愛吧!”

  站在東京塔下,神林惠勇敢地高呼。這樣的套路大概源於食物帶來的愛戀假象:一頓美餐加一場溫馨的對話,多少能帶來愛情的夢幻感。

  3

  古澤良太編劇的《約會:愛情究竟是什麼》裏,胸中寫滿了小說詞藻的“高等遊民”第一次約會,心中叫苦不迭。

  《約會:愛情究竟是什麼》劇照

  男人相信芥川龍之介,“戀愛這種東西是對性慾的美化”,而一板一眼的理科女不僅不能理解這種愛情觀,星期日中午固定吃蕎麥的食物態度,大概也不符合浪漫派對於世間“飲食男女”的想象。

  比起愛情究竟是什麼的終極話題,約會的時候到底吃什麼可能是更需要直接面對的首要問題。

  約會吃什麼是讓情侶頭疼的永恆話題

  老一派日劇裏男生展開攻勢大多選擇華麗的全套法餐。如今這種浮誇的戲碼已經被歸爲泡沫時代的風氣,被認爲是老一輩的伎倆。

  去高檔餐廳約會的套路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的年輕人了

  《日本料理神髓》一書中,小山裕久認爲料理中所謂“一期一會”,除了人與人的相遇,更應該包括與食材的相遇。吃飯從來就是約會不可少的重要一環,約會時選擇什麼樣的餐廳,與什麼樣的食物相遇,也成爲了解對方人格與個性的第一步。

  日劇中從來不缺乏這樣因食物而觸動心靈的戲劇性時刻。《流星之絆》裏有林家的小妹第一次和餐廳小開約會,吃了一份洋蔥牛肉蓋飯,瞬間眼淚流了下來。

  味覺記得的不單單是食物的味道,更是食物牽扯出的細碎的情感和過往的生活片段

  一份簡單的食物,勾起的是童年的回憶。而之後真正打動她的大概是小開的真誠和用心。在規劃新餐廳時,他特別設計了一個柱子後面的座位——既有好的視角,又足夠私密。電視劇的最後,正是在這個夢想中的座位,傳達心意的戒指被放上了桌面。

  約會之所以有趣,大概是因爲它是一項充滿了未知係數的冒險。除了想要談情說愛的對象,食物、環境、氣氛,都共同決定了這一活動的成敗。

  《世界上最難的戀愛》裏,25歲卻擁有一顆老靈魂的女職員,帶着只喜歡魚和菌類的害羞社長來到自己鍾愛的小飯館,有種意料之外的合拍。

  吃的不過是薑汁燒肉這樣的普通食物,一瓶啤酒加兩個杯子自然比不上紅酒締造的浪漫。然而日常化的選擇卻帶來一種煙火氣的腳踏實地。再加上這個小飯館是女生平日的心頭好,看似不起眼的選擇又有了一種親密感。

  這種食物帶來的夢幻感不僅對女生見效。《東京傷情故事》裏,身穿大衣、戴禮帽、披掛着徠卡相機的大叔,在每一集裏都帶着心儀的女士在東京的下町各處散步。

  在充滿昭和氣氛的街道,他選出了澆滿誘人照燒汁的照燒鰻魚飯,也召喚出紅豆和糯米共同營造的日式甜品盛宴。從咖啡店裏的咖喱套餐,到火鍋店熱氣騰騰的魚火鍋,對方享用這些美味食物的愉悅表情,大概常常被他誤認爲是墜入情網的甜蜜。

  雖然這些日劇總以愛情的悵然爲不變的套路,然而《約飯》和《東京傷情故事》一拍再拍的節奏大概說明,約會究竟吃什麼,真的是大衆面臨的迫切問題。

  文:水母

  圖:部分來自網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