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到渠道,「翻天覆地」的 vivo

vivo Lab 概念店正式開業,品牌持續升級。

3 月 19 日,vivo 在三亞發佈了新一代的 X 系列新機——X27 和 X27 Pro。

作爲 vivo 多年來在中高端市場的「拳頭」機型,X27 系列延續了 X 系列很多標誌性的元素,例如時尚的外觀、出色的拍照。


從技術到渠道,「翻天覆地」的 vivo


不過在這些「傳統」的基礎上,X27 系列身上又賦予了一些全新的特性,比如之前 NEX 旗艦機上出現的升降式前置攝像頭,還有發佈會上展示的類似時尚行業做法的「奇幻自然」色彩趨勢。

在這些變化背後,是 vivo 過去一年多以來在技術、產品、渠道上持續進行品牌升級的直接體現。

技術升級:一邊秀「黑科技」,一邊量產普及

把時間撥到 2 年前,不少人對 vivo 的第一印象還是時尚和明星代言。不過換到現在,這個答案很可能變成了「黑科技」,特別是在互聯網人羣中。

vivo 的變化始於去年年初。

在 2018 年 1 月的 CES 上,vivo 發佈了全球第一款屏幕指紋手機——X20plus UD,以領先數個月的優勢將智能手機帶入了屏幕指紋時代。在接下來的一年裏,vivo 對屏幕指紋技術連續進行了 6 次升級,持續保持着屏幕指紋領域的領先地位。


從技術到渠道,「翻天覆地」的 vivo


緊接着,在 2018 年 2 月底的 MWC 期間,vivo 發佈了採用升降式攝像頭、接近半屏幕指紋的「真·全面屏」手機 APEX,並在六月份發佈了 APEX 的「量產版」——vivo NEX。

隨後,vivo 在 MWC 上海上發佈了 ToF 3D 超感應技術,並在年底的 NEX 雙屏版上得到了商用。


從技術到渠道,「翻天覆地」的 vivo


進入 2019 年後,vivo 發佈了第二代的概念機 APEX 2019,屏幕指紋區域增加到接近全屏,採用了「Super Unibody」超級一體設計,背後包含了「雙感應隱藏按鍵」、「零孔揚聲器技術」等技術突破。

軟件方面,2018 年 3 月發佈的 Jovi 智能助理也在過去一年取得了巨大的成長。在 X27 上,Jovi 已經具備了多輪語音對話的能力,智慧場景、智能掃一掃等功能也得到了全面補強。

一次次「黑科技」創新改變了很多人心中對於 vivo 的品牌印象,讓 vivo 手機可以吸引到更多關注技術、喜愛產品的用戶。對於 vivo 來說,技術上的升級也讓 vivo 手機在產品層面繼續上探的基礎,構成了 vivo 品牌升級策略的根基。

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vivo 還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產品化策略:APEX 負責技術探索,NEX 進行商用,然後逐步拓展到 X、Y 等主流產品線上。

所以在 X27 上,我們看到了升降式攝像頭這個 APEX 展示、NEX 量產的技術。不出意外,未來我們還會看到這項技術被應用到更多的機型中,提升 vivo 手機的市場競爭裏,同時完成先期研發投入的效率最大化。

設計升級:引領時尚趨勢

在產品發佈中後期,通過發佈新配色版本來維持熱度已經是 vivo X 系列的招牌「套路」,這在 X23 上體驗地極爲明顯。

在發佈會上推出魅影紫、幻夜藍、幻影紅三種配色之後,vivo 又推出了星芒版、橙紫兩款 LOGO PHONE 等後續配色,加上衍生的三個 X23 幻彩版,vivo X23 生命週期的 SKU 接近 10 個。


從技術到渠道,「翻天覆地」的 vivo


到了 X27 上,vivo 將色彩的「玩法」更近了一步。發佈會上,vivo 將「奇幻自然」定義爲「2019 年 vivo 春夏色彩趨勢」,用時尚行業的方式來定義和引領色彩趨勢。

在外觀上引領行業的背後,還包含了 vivo 在色彩選擇上的不斷推敲和工藝上的持續探索。

vivo 表示,X27 首批上市的三種配色(雀羽藍、粉黛金、翡翠色),工業設計團隊花了四五個月的時間才確認,前後製作的調色手板超過 2000 個。


從技術到渠道,「翻天覆地」的 vivo


爲了讓這種「孔雀紋」的 CMF 工藝最大面積地完美呈現,vivo 打破了橫向漸變和縱向漸變的單調,採用了斜角漸變的方式,這給生產提出了更大難度。在 X27 系列上,vivo 引入了低溫「等離子磁控濺射鍍膜技術」,將色彩和光感在一層鍍膜中實現,這種技術長久以來都用於航空和軍工領域,或用來生產單反相機等鏡頭濾光片。

低溫等離子磁控濺射鍍膜技術蒸鍍機還大大提高了生產成本,單臺設備價格在千萬元人民幣以上,是普通的蒸鍍機價格的七到八倍。考慮到 X27 系列的大量供貨需求,目前國內可見的這種設備,幾乎都在爲 X27 系列供給鍍膜。

渠道升級:線上線下完整佈局

去年五月底,vivo 在電商平臺上線了一個全新的 Z 系列,Z1 是第一款產品,這款產品上市 3 天后就突破了 10 萬。之後,vivo 推出了 Z1 的升級版 Z3,更強的配置加上「雙 11」期間各大電商的平臺補貼,讓這款產品再一次刷遍了各大電商的銷售榜單。


從技術到渠道,「翻天覆地」的 vivo

Z 系列的成功讓 vivo 對互聯網人羣的價值有了更深的感知。今年 2 月,vivo 終於正式推出了針對互聯網人羣的子品牌——「生而強悍」的 iQOO。3 月 1 日,iQOO 首款手機發布,這款搭載驍龍 855、最高 44W 快充、新一代屏幕指紋的高性價比手機迅速在各大電商渠道刷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從技術到渠道,「翻天覆地」的 vivo


對於 vivo 來說,iQOO 品牌的推出進一步補全了之前相對弱勢的互聯網人羣,和已有的 X、Z、Y、NEX 四個系列共同完成了完整的產品線佈局。可以預見,有了更加全面的產品線,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vivo 手機還將在出貨量上進一步上探,向 vivo 創始人沈煒提出的「成爲全球領先平臺型科技公司」繼續發力。

除了在補足互聯網用戶羣體,vivo 傳統的線下渠道在過去一年也經歷了很多調整。

vivo 的線下渠道最開始是單純以銷售爲核心,後來轉化爲融合銷售和服務功能的綜合平臺。在傳統的銷售之外,vivo 體驗中心和專賣店爲所有入店消費者(不侷限於 vivo 用戶)提供十幾項服務,店員對用戶的服務質量也是 vivo 終端 KPI 考覈的重點。

到了 2018 年上半年,vivo 啓動了終端渠道升級工作,對品牌直接管理的數千家 vivo 體驗中心和專賣店進行深入調研並進行了全新形象設計,同時對品牌直接管理的已有渠道進行戰略性佈局調整,包括門店定位、選址及選品策略、運營策略的全面調整。

在這一思路下,vivo 選擇在一二線大型商圈設置智慧旗艦店。2018 年 10 月,以 vivo 第一家 vivo 智慧旗艦店在福州開業,截止到去年年底,已經有 15 家全新智慧旗艦店正式運營。

vivo Lab 概念店

在優化已有店鋪、開設智慧旗艦店的同時,從 2017 年開始,vivo 還開始了定位最高的 vivo Lab 概念店的籌備。

vivo Lab 可以被理解爲是探索全新運營模式的「試驗田」,vivo 希望通過全新的設計和體驗,改變改變消費者對於 vivo 傳統渠道形象的固有認知。在 vivo 的渠道體系中,vivo Lab 是定位最高的「標杆」,是 vivo 終端升級到最高級的理想形象。


從技術到渠道,「翻天覆地」的 vivo

vivo Lab 概念店的地址選在了深圳市海上世界廣場 A 區 1 號樓,是一棟 2 層的地標性建築,外形類似「飛船」,總面積 893㎡,其中一樓面積 392㎡,二樓面積 501㎡。2018 年上半年,vivo Lab 的前提設計完成,開始進入施工階段,年底基本完工。


從技術到渠道,「翻天覆地」的 vivo

和智慧旗艦店一樣,vivo Lab 也會採用了空間正中心「Blue Core」(藍色核心區)的視覺基因,主色調自然是 vivo 的品牌色藍色,配色水磨石,不鏽鋼等材質營造出金屬和未來的空間感。


從技術到渠道,「翻天覆地」的 vivo

在 vivo Lab 一層,除了傳統的產品展示,vivo 還針對音樂、遊戲和拍照三個消費者常用的功能設置了專門的區域,消費者可以直接使用店裏的設備(比如耳機、遊戲外設、拍照道具),直觀地體驗 vivo 手機。


從技術到渠道,「翻天覆地」的 vivo

此外,vivo Lab 還會有一個圍繞產品核心功能點(拍照、遊戲、音樂等)的體驗空間,包含了一個由 9 個互動創意區域的體驗區,這是在手機品類甚至消費品類的線下店中第一次嘗試的全新空間設計。


從技術到渠道,「翻天覆地」的 vivo

溝通方式上,vivo Lab 還會嘗試一種和常規零售店完全不同的消費者關係模式。在 vivo Lab 中,店員將不被定義爲「銷售者」,而是消費者中的一員,與消費者之間通過「朋友」的關係進行溝通,在科技之外,增加一些溫暖的氛圍。


從技術到渠道,「翻天覆地」的 vivo

經過了幾個月的準備,vivo Lab 終於在 3 月 22 日正式開業。當然,作爲 vivo 線下渠道的「標杆店」,vivo Lab 自然不會錯過 vivo X27 的首銷活動。

如果大家的時間和地點允許,不妨來 vivo Lab 看看,感受一下可能是迄今爲止最特別的主流手機零售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