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在長沙市開福區蔡鍔路上, 一家報刊亭安靜地佇立在路旁,與周邊忙碌的車流、人流形成鮮明對比。報刊亭的主人張萍(化名)每天早上8點開門賣報,直到晚上9點離開。一年中,除了春節那兩天,她都待在這個逼仄的小亭子裏。除了偶爾賣點報紙雜誌,更多時候她是在和周邊的居民聊天,因爲生意慘淡。

報刊亭

一天下來收入40餘元

當日下午,記者來到這個4平方米左右的報刊亭前,看到檯面上擺有《參考消息》《環球日報》等,臺子左側擺放着一些飲料,牆面上釘滿了支撐架,放着《讀者》等雜誌。亭子裏還擺放着一臺小冰箱,一張吃飯的小桌、兩張凳子。除去這些,僅剩下一條狹長的空間讓裏面的人轉身。

“今天大概賣了50份報紙,還算不錯了。”張萍一邊說着,一邊忙着清理這個月賣不出的報刊,明天上午會把它們退回郵局。她打理這家報刊亭已經15年了。

“一份報紙有20%的利潤,1元的報紙賺2毛錢,今天純收入也就40多元。”她說。

在長沙,在崗職工的平均月薪超過3000元,也就是說,每天大概100元。40元,可能還夠不上2頓外賣的錢。

“一個月還要交一千來塊的租金,近幾年基本是虧的。”她無奈地說,“如果不做這個,我也50多歲的人了,別的事也做不了。”

“10年前報紙很火的時候,一天輕輕鬆鬆賣幾百份。一到體壇週報那些受歡迎的報刊上架,門口要排十幾米的隊伍。現在不同了。好在附近的老人都喜歡看點報紙,每天早上到9點當天報紙還沒送到,爹爹娭毑就站在門口等着,這大概是生意最好的時候。”她告訴記者,現在賣得最好的是《參考消息》等,一天能賣30份。

在採訪的1個多小時裏,間隔20分鐘以上纔有人來買報刊,幾乎都是老人。“雖然效益遠不如前,但總歸是有感情的。”話音未落,一位老人來取走了存放在這裏7天的報紙。像這樣的老主顧張萍已經數不過來了。

5公里範圍內僅3家報刊亭

以張萍的報刊亭爲中心,記者走訪了附近的芙蓉中路、湘春路、湘雅路、體育館路、營盤路,僅發現有3家報刊亭。

在蔡鍔路上離張萍僅200米處的地方,有一家已經關門的報刊亭,據說已經關門1個月了。在蔡鍔路與湘春路交界處有一家無人值守報刊亭。在營盤路與清水塘路交界口,一家愛心報刊亭爲很多長沙人所熟知。當年因報刊亭主人蔡宗義老人去世,長沙一中學子紛紛來送別。如今老人的妻子和兒子蔡俊繼續經營着這家報刊亭。

“現在大家都看手機了,手機裏什麼都有,看報紙的太少了。一天有時就賣幾份報紙。”蔡俊說,學生們不讓帶手機,還會經常來這裏看報紙。“學生們能來看報紙我就很高興了,不買也不介意。”他告訴記者,這不光是爲了傳承父親的精神,也想讓孩子們留下個記憶,只是報刊亭確實賺不了錢,不得不從事副業。他惋惜地說,幾年前營盤路上還有好幾家報刊亭,現在也只剩這一家了。

一個之前開報刊亭的老人告訴記者,報刊亭可以售賣一些包裝類的飲料、口香糖等,但郵局有規定不能賣熟食。“現在沿街的食品店也那麼多,這些東西都賣不出去了。而一個亭子還要兩個人輪流看着,天天看着虧本,只能轉行。”他說,民政部門有一種紅色的彩票亭,也售賣報紙甚至熟食,但是也越來越少了。

無人值守亭遇尷尬

長沙市郵政分公司文化傳媒部副總經理唐炯介紹,長沙的報刊亭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末。“它當時解決了一批下崗職工、殘疾人等社會弱勢羣體的就業問題。後來這些平臺還在綜合便民服務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提供代收水電費、通信費,義務指路等多項便民、利民服務,但隨着網絡充值的興起和公交卡充值點的規範,報刊亭功能逐漸變少了。”

去年7月,一座無人值守的智慧報刊亭亮相蔡鍔路與湘春路交叉口。半開放的亭子爲兩個區域:報刊銷售區的格子裏放了不同種類的報刊,旁邊有一塊觸摸屏,可用微信或支付寶購買;商品零售區的飲料貨櫃裏有20餘種飲料。報刊亭兩側還各有一塊LED屏,可電子查閱黨報黨刊等。記者看到,這裏大部分報刊已過期,偶爾有人過來買飲料。

“如今長沙的報刊亭不到180家,我們也在積極探討轉型之路。”唐炯說,目前探索的是無人售賣模式,這樣可以節省人工成本。但矛盾的是,有讀報習慣的大部分是老年人,他們不太會操作電子產品,無人報刊亭推進效果不算理想。

“接軌互聯網、迎合讀者習慣,我們希望報刊亭依然是便民服務終端。”唐炯說。

記者 石芳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