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台湾

粗野主義於室內的應用

走在北市鬧區巷弄,不難發現有許多獨樹一格的店家,
內裝風格相當吸晴 ex.現代、鄉村、新古典等。
明確的風格有助於品牌形象的建立,
及消費者對於商品產生鮮明印象的連結。 
 
 圖為大安區
September Café 

其中令Stan最感興趣的就是這種,管線裸露,
保持原有混泥土模板的粗獷感。

   
圖為reMiksDesign Studio 以共產主義的黃金年華為發想設計的超市

我開始在網路上搜尋,卻百般不得其解。
只有先將這樣的一種風格歸納於現代風格中。

一天,因緣際會的進入了雋永R不動產網站中,
看到了一篇文章「我是粗野主義的信徒」。

  
Yale Arts Complex一景,由 HDLC lighting設計

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此種風格為建築流派的一種,
稱作粗野主義(Brutalism),可歸入現代主義建築流派中。
其特色
不修邊幅的鋼筋混凝土(或其它材料)的毛糙、沉重、粗野感。

 

巴西一建築師Guilherme Torres甚至於將粗野主義的空間加上層次的變化,
用以顏色鮮豔的家俱及燈具配飾等加強視覺效果,將裸露的管線整齊排序,
使得粗曠的風格中又帶有內斂,別有一番風味。

Stan認為,粗野主義於內裝中的應用,最重於燈光的設計,
透過燈光搭配,可將空間氣氛及混泥土的毛躁感明顯的襯托出來。
國人普遍希望住家可以設計的較溫馨、舒適,
多半傾向於鄉村風格、簡約風格。
如果希望房子更有特色、個性一點,下次不彷試試看這樣的一種風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