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495步兵戰車的戰鬥全重為26t,,單位壓力0.72kg/ cm(約0.071MPA)。車長6.75m,車寬2.84m,車高2.83m,履帶著地長3.9m,車底距地高0.40m。主要武器起初為1門義大利厄利孔·康特拉維斯公司生產的KBA—B02型25mm機關炮,安裝在義大利奧托·布雷達公司生產的 T25型炮塔上,配用包括有激光測距儀和熱象儀的火控系統。該火控系統由義大利生產,與 C一1「公羊"主戰坦克和 B一1「半人馬座"裝甲戰車的相同。目前已換裝1門30mm機關炮,安裝在德國 KUKA公司生產的炮塔上。輔助武器為1挺7.62mm並列機槍。

發動機為 MTU183TE22型柴油機,功率為441kW-499.8kW(600hp-680hp)。傳動裝置為 LSG1500型液力機械傳動裝置,有4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轉向機構為靜液式,可實現無級轉向。傳動裝置中裝有液力減速器,它可吸收車輛高速行駛時需要制動的全部制動動能和低速時的部分制動動能,這樣,既可提高對高速行駛車輛的制動效能,又能減輕機械制動器的工作負荷,延長車輛制動系統的使用壽命。行動裝置採用扭桿彈簧懸掛裝置和液壓減振器。履帶為迪爾公司生產的雙銷式輕型耐用履帶,履帶寬450mm。該車最人速度達75km/h,越壕寬2.08m,過重直牆高0.8m,燃油儲備為630L,最人行程達500km。

車體用鋼裝甲板焊接而成。為提高戰場生存能力,車體附加有標準組件裝甲。該類標準組件裝甲目前僅有「梅卡瓦" Ill和「勒克萊爾"主戰坦克採用,裝用在步兵戰車上尚屬首例,其裝甲防護力在同級車輛中自然最佳。為抵禦攻頂式反坦克武器的攻擊,它的車體頂部也裝有標準組件裝甲。這種標準組件裝甲在必要時可換用新的防護性能更好的裝甲。在戰場上若被損壞,換裝很容易,2名乘員用簡單的工具就可完成。車內配備有三防裝置、自動滅火抑爆裝置和防爆燃油箱。除這些措施外,在設計時運注意了減少車輛的紅外和熱象特徵。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