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坑玩皮到現在也五年多了,從以前一點點摸索請教到如今可以小有心得的和玩皮愛好者分享知識,期間雖然走過不少坑,但是從中積累和學習了不少經驗,也認識了很多有趣的皮友,這對於我來說還是蠻幸運的。

最近呢收到了不少新手的問題,整理了下大致就是問:「是不是玩皮前期要投入很多去買工具啊皮料啊這些,沒有這麼多預算行不行?」「為什麼買了課程、買了好工具、買了圖紙,等等該備的都備齊了,怎麼做出來的成品還是這麼慘不忍睹?」「當時腦熱了,買了各種昂貴好看的工具,現在不想玩了,這些工具、材料要怎麼處理啊?」

「XXX工具有沒有必要買啊?哪家的會好一點呢?」

「老師有沒有好的店鋪推薦,能不能都推給我呀?」等等等各種各樣的問題,那這次就靜靜地把這幾年積累的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定位清楚玩皮的深入程度

對於初學者來說,投入的程度有一個明確的定位,這在玩皮過程中上可以幫助自己理性的做出很多決定。可能你會反問,我就玩下皮,有必要給自己定位清楚么?這個還是比較有必要的,否則當有一天你突然被自己心目中的大神或者其他商家那些好看的工具圖給毒到,會忍不住又要剁手的…..,所以能理性定位清楚自己的投入程度,無論是對於自己的資金還是時間精力都是很有必要的。

這邊就按精力投入程度大概出3種定位情況。

①以興趣為主,佛系玩皮

這類群體可能在整個愛好者圈是佔比是比較多的,有已經工作的、也有還在讀書的,大家的收入水平、時間精力都是不一樣的,玩皮更多的是以興趣為主,享受的是玩皮製作成成品帶來的成就感。

這類群體建議購買一兩張羊皮或者半裁牛皮,練習手工工藝,體驗皮藝打斬縫線封邊等等工藝上的樂趣,以及做好成品的滿足感。不過在皮料上更划算的做法是買優質皮料的碎料、余料。

「在這裡為什麼推薦這個?」

第一,就是便宜。

第二,即使是邊角料,也是從優質皮料上面切下來的,皮料質感、容易操作性,體驗非常好。

回歸初心,本來接觸皮料就是練習手工工藝,體驗皮藝打斬縫線封邊等等工藝上的樂趣,以及做好成品的滿足感,無需上到高端昂貴的皮料。

另外就是工具,工具就是國內手工皮具商家們的專場了,從幾十塊到三兩千的工具,層出不窮。完全沒必要為了「進口」兩個字而入手一堆洋貨,還真的不一定比國產好用。

比如布蘭查德的斬,本體材料還會生鏽,齒形可能不準,使用方法也比較奇葩。先在皮面打上斬齒印,再錐子通孔縫線。這裡就不作評論了。關於分享推薦的,會在後面統一做分類列舉。

②兼職玩皮賺零花錢

有一定的自由時間,並且也喜歡玩皮。這一類型的定位就是用手藝賺取辛苦費。

這時候比純玩皮要多點心思步驟就是要收集一定的款式宣傳圖,以備給客人、朋友介紹你的作品。

比如有哪些款式、有哪些顏色、可否定製、定製元素區域在哪裡?等等諸多細節問題。因為手工皮具的材料費本身偏貴,在自己手藝初期,作品正常無法媲美大牌、全職手藝人的。

此時非常建議直接用材料包,可以跟商家或者皮友借圖給客人選擇。

劃重點——能不自己屯材料包就不屯材料包,能不屯皮料就不屯皮料。

參考的售價定價演算法=材料包價格+200元(具體數字要根據自己人力成本核算一下)*天數+耗材價格(針線、膠水、包裝、快遞等)。

比如A款成品,材料包價格300塊,自己花了三天做完,給客戶報價1000元,就是1000元=300(材料包)+200*3(天數)+100(包含快遞費、包裝費、耗材用料等),這個演算法是比較合理的,當然這個是業餘時間接單的時候才是這樣子。

「有兩點提示一下」

①快遞最好用順豐,靠譜安全也速度快。

②客人的特殊要求

比如自定銅模、客人指定某一模塊需要換色或是更改結構等等。這些我們建議是最好不接受更改。因為定位現階段的皮友,在有限的投入預算內以及有限的空間內,有一些工具、器械是不齊全的。

例如銅模的印壓,一般會用到衝壓機這樣的機器設備,但是有一些處於現階段的皮友是沒有的,可能會選擇用其他不太穩定的工藝方式來替代衝壓機的功能,比如用鎚子砸,或是鉗子夾等等,這種做法可能會造成印壓出來的效果不理想,易失誤,同時一旦壓了,這個就是回不去的了,質量穩定性相對來說是不可控的,所以穩妥起見是盡量規避這樣的情況,既是對客戶負責,也是保證自己成品的質量。

③全職手工皮具玩家

在這個階段的皮友接觸到的還是很多,主要有兩種類型。

第一種,做高級定製的私人工作室類型

第二種,做線下體驗

前者往往側重在作品做的非常精緻完美,用料上乘,搭配高級工具,攝影考究,塑造專業的形象。

這個階段已經不僅單純要求對皮藝有很好能力,還要具備攝影、美學上功夫,各個方面的細節拿捏到位。燈光、角度、局部、整體、道具搭配等等元素共同協調的結果。這類人群可以入手高端工具跟皮料,可以全面具備。而且一開始打算直接定位到專業高級私人訂製時候,建議直接跳過新手工具、機器、練手皮料,減少不必要的入門基礎費用。有個原則:買的工具需要顏值第一性(正常都是中上價格了,而且體驗一般不會太差),選擇性走自己喜歡的風格從而多選備對應皮料,以便客戶挑選。

後者的線下體驗店相對來說給客戶要表達的是一種非常享受的氛圍,體驗一段美好開心的時光。

款式不必非常多,但是要對應主題。比如在母親節、父親節、聖誕節、親子體驗等等重要時間必須提前準備好款式及推廣文案。工器具不用太複雜,不用備上高檔器材,定位在入門到中端即可,但是數量上起碼要幾套到十來套。一些比較中型以上的設備比如801鏟皮機,可以的話也是必備的。對應推廣的款式成品樣版齊全,皮料的選用還是主要看自己的風格,不要每種都有。還是那句話,選擇多了並不一定是好事。體驗店裝潢需要到位,烘托氛圍很重要。

這上面淺談了剛開始玩皮的三個定位點,當然具體情況還是要視皮友自身而定,因為每個愛好者的條件、時間、預算等等各個方面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上面所寫的內容僅供參考參考,也並非適合每一位皮友。

二、淺談皮圈知名人物

手工皮藝在民間已是流傳了多年的藝術,一直都有那一批一批熱愛皮藝的手工人或是拜師、或是自學皮藝,在手工皮藝上鑽研進取。國內還是有相當數量的手藝人,有的是職業,有的為兼職。

那下面就例舉一些在我們認識範圍內接觸比較多的手藝人給大家。

Libby、花間、陳滌、5o大人、dandanchen、塵埃、擇右、沈哥、沐客、瀾、mamihong、rainbow-amy、左右、鬧鬧、工匠D、西安門、凱一、LI+U、房宗良、郭飛飛博士、吳作辰、李富貴兒可愛多、gaocraft、Feeca_Chen、西蘇、HULU家不住海邊、biabia2749、MUSEHANDMADE、Von Wang、一皮、皮童、楚楚皮雕、鼠來寶被搶注、沈勇、大眾、莫莫、仙人、阿不、爾東家的、zimar、凌嵐心、長青、mr_z、w-y-f_51781、歐陽嘉興、vivian-dhj、zaak、大尹、無合、志蜀黍、酷貓皮雕、駝駝吳、一丁lucky皮雕、夏爅曈、鯉xxxx、從前有座峘、小愛手作、超級奶爸、buzibuzibubuzi、草鞋一隻皮雕、洛卜、古田設計、坊式、革也皮雕、瓦舍、皮藝皮雕、青貓君、喜歡包包的木石、馬騮、雕刻時光、磐刻、格格巫、小簡同志等等。

以上這些都是比較熟知的、出名的手作人,而下面這些雖然是偏商家的,但是很多已經超越商家跟客戶的關係了,彼此之間的交流比較多,學習氛圍也很好,也推薦給大家。

無它、有皮uplay、隅閣、mercurius、nattools、since、滾滾、棒棒的鎚子工坊、皮童、沐白家的小皮匠、前羽、小黑妞、至簡、一刀、方術、滕楊工坊、愛洛克、purework、嬈揚、兄弟皮藝、duang的圖紙店、墨蘭、吳匠、西風、七彩龍臨、mini、老約翰、18皮革、本墨手工、貴人唐、造物工坊、順遠皮業、AI家、匠心藝語、IZZI、笑雕堂、眾匠、天下無竹等等。

以上所有例舉都是排名不分先後,所謂高手在民間,我相信還有更多的優秀的手藝人和商家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所以例舉並不代表全部哈。例舉的都是在網路上相對比較活躍且有一定知名度的。

而每一個商家也都有各自的優點,有些產品都可能是在皮圈裡面可以說達到獨家供應的地位,比如燙邊機的話,國內有秦皇鳥、大蟲、斑馬、文仔等,進口的有曼都。手縫線還算挺多的,法線、至簡、宇樂、樂活、粽子、府南河、側鏈手作等等。

三、入門工具推薦

1.鎚子(必買)

淘寶搜索「手工皮具鎚子」,可以看到很多種各式各樣的。

木錘:重量雖然輕,但是敲擊力不夠,需要多敲幾次。

皮雕錘:敲擊面圓並窄,需要熟練掌握技巧才能敲准。

橡膠錘:把柄帶防滑橡膠,好評,但整個比較重。敲擊面是軟橡膠,敲擊力被緩衝過多,回彈力過大。千萬不要用線錘、鐵鎚等金屬面錘直接敲打斬具沖子等等,肯定翻車。

這裡比較推薦這款橡木尼龍錘(價格35元左右)。

2.針(必買)

手縫針也有幾種,布藝跟皮藝的手縫針也是區別不少。常用的皮藝針體偏粗,針尖是圓頭,不會直接刺破手或者皮料。另外在貼合時候可以做輔助定位,非常好用。

推薦的話就是這款Jonh James 4號手縫針(價格大約為 8元5根)

3.線(必買)

常用的手縫線大概有法線、麻線、圓蠟線、扁蠟線這些。而且這幾種線的收線方法也不太一樣,基本可以分為麻線用膠水、尼龍線用火燒,這個是按材料的特性來處理。

商家的話:小皮孩頑皮館、至簡、宇樂、無它、天下無竹、貴人唐、樂活、粽子、府南河、側鏈手作等。

這些有自主品牌的,也有做分裝的,算皮圈裡面比較知名的幾家。做我們手工皮具,常用推薦線徑在0.45-0.55mm為宜,符合大部分款式。如果用菱斬的話,應該搭配個粗線。有個原則,如果不是必須用某個顏色線的話可以只買白線,比較萬能!有條件而且保守的辦法就是選跟皮面同顏色的線。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及價格找對應的線,建議圓蠟線(均價15元/卷)即可。不過我們一直沿用至簡的線,全套顏色,做相對精緻的東西。

4.切割刀

切割刀的定義範圍挺寬廣的,如果大家在某寶上搜索「手工皮具切割刀」可能出來的頁面就是這樣子的

其實在手工皮具圈內,一般我們說的切割刀大概是指筆刀、裁皮刀、美工刀這三類,而其中若是以切割這個功能來討論的話,我們是以美工刀為推薦之首,美工刀它相比前兩者有的優勢也是比較明顯的:

其一,價格親民;

其二,對於使用者來說會更方便,第一種方便在於省時省力,美工刀刀片要是鈍了,隨時可以掰刀片的,而不用像裁皮刀那樣,鈍化了還需要花時間磨刀,第二種方便在於操作上的順手性,小巧、靈活。

關於美工刀(必買,均價15元),大家搜索「美工刀」會彈出很多牌子的美工刀

諸如「NT刀」、「SDI」、「OLFA」、「得力」等等,價格也是有高有低,這裡的話大家就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選購就好,但是選購的標準,我們建議大家:

①刃角最好是能選擇30°的刀刃片;

②刀片在使用過程中不易晃動,所以在選擇時也要關注下賣家在美工刀穩定性方面的介紹。當然啦,也有能鎖死刀片的設計,比如「SDI」的這把刀就是如此。總而言之,大家選購美工刀的時候可不能只顧著刀身的美貌哦,也要多個因素做參考的~

5.斬(必買)

這個就要為我們國人的製造跟設計能力大大表揚一下。可能在淘寶直接搜「手工皮具法斬」關鍵詞出來的沒幾個精緻的斬。其實很多名不見經傳的賣家:有皮uplay、造物工坊、一刀、無匠、姜毅、愛洛克、默、正雄、中正、皮皮蝦、皮童、側鏈手作、凌風、墨者、jayme、比格等等,好多好多。每家的斬都各具特色,手工皮具的高端市場佔有量挺高的,質量上乘。

最具代表性的:有皮uplay、中正、一刀、愛洛克、皮童。甚至流傳個段子就是:買橄欖斬就找中正。

當然,這些都是高端系列比較多,這裡的話入門首選普通白鋼的斜平斬(均價一套85元左右),要找齒尖有拋光的,體驗好一點。便宜實惠,練手,正常2+6或者2+8即可,打壞不心疼。

6.尺子(必買)

這個工具比刀還更多選擇。入門的話,一個原則:不鏽鋼的(防切壞),30cm左右即可。

7.平口鉗(選買)

在貼合時候用平口鉗夾緊,這樣子可以有效加固膠水作用。

8.錐子(必買,均價2元/把)

同上,便宜就好。用處很多,劃線、上邊油、戳孔標記等等。另外還有一種是通孔錐子,也俗稱法錐,這個其實可以用普通錐子磨一下頭改裝一下即可,因為成品法錐實在貴太多了。

9.削薄刀(必買)

這個選擇並不多,名氣比較大的也是前羽、天下無竹、貴人唐、jayme、等等。剛開始玩皮,要求不用很高,鋒利即可,選用寬度大的。其實刀好不好用最主要在於是否有經常磨,磨刀不誤砍柴工。

10.皮鎮(可替代品)

也不算剛需品,見過很多皮友用的替代品、改造品。有用砝碼的,秤砣包皮,方石塊包皮、厚重的戒尺、小啞鈴等等。找找身邊的替代品即可,對於新手來說先不必入手成品皮鎮。

11.上膠片(必買,4元一把)

常見的有大小兩種,還有異形的。建議直接入手大的上膠片。

12.去膠片(必買,2元一片)

也俗稱生膠片,這個好像只用一種,沒見過替代品。剛需,至少配一個。去膠片就是專用來蹭掉膠水和一些髒東西的。

13.間距規(必買)

這個就好好說一下了,大部分的製作工藝用小的間距規已經足夠了。不用去專門買手工皮具專用的間距規,淘寶搜索「眼用規」,均在在30元左右,挑有刻度的即可,便宜又好用。主要用來做等間距的劃線標記這些。

14.砂紙(必買)

經常做東西的話這個消耗非常快,特別是精良作品都是要幾個目數組合,反覆打磨出來的。無論植鞣革、鉻鞣革做法(除非不封邊),封邊必備工具之一,所以砂紙的品質這個關係到成品效果跟效率問題。常用的有勇士、3M紫色砂紙、鷹牌。常用的目數大概要200、400、800、1500目,最常用的就是400、800這兩個了,按照自己接受的價格在某寶選購吧。每個目數買個三五張,然後自己分裁。

15.牛骨(必買,10元一條)

建議買便宜的即可,不用要求很高。圈內很多用鹿骨的、蛇紋木的,這些很高檔,使用效果也有一定提升,但並非剛需。普通的牛骨使用時候如果過於鋒利,可以打磨圓鈍一些,再拋光一下。主要用於壓緊、起鼓這些。

16.線剪(必買,2元一把)

張小泉,2元左右,其他不說了。

17.木夾(選買)

40元到1500元都有。這個還真有這麼貴的,寄木細工的木夾定位就是偏高端的。新手建議選40塊的木架就夠用了。

18.膠水(必買)

這個就建議用義大利水性白膠,環保進口的,均價25元/瓶左右。手工需要環保材料,因為我們長期近距離接觸,這個安全意識一定要有。另外其他膠水的話就黃膠、厭氧膠。黃膠有刺激性氣味、易燃,有一定的毒性,但是它的特性跟水性白膠不一樣,可以粘住拉鏈、邊緣翹起等受力部位的暫時固定。另外就是厭氧膠,需要的話就一小瓶可以了,主要粘住五金螺絲這些。黃膠可以入個一小瓶,不用多,厭氧膠不一定需要,因為螺絲粘點黃膠也是可以。

19.切割墊板(必買)

挨刀專用,防護刀刃受傷。建議買9洋a3,均價21元左右(a4確實小了點)就可以了。另外OLFA黑色切割墊板應該是公認的最好的一個。

20.打斬墊板(必買)

又稱橡膠墊板、牛筋墊板。體驗最好的就是日本進口的協進綠墊板、誠和綠墊板,其他的墊板反彈、形變上的問題比較大。無需一步到位,上面兩個牌子墊板特貴。這裡推薦的就是普通的20元左右的即可。

21.邊線器(選買)

邊線器跟間距規是不同東西來的,邊線器是用來壓裝飾線的。間距規是劃線痕迹用的。邊線器也有很多種規格,最明顯的就是可調間距跟不可調。不可調的常見有1.0/1.5/2.0/2.5mm這些間距,可調的擰螺絲即可實現不同間距。作為新手來說,邊線器並非是製作東西的剛需品,這裡建議買可調的,需要加熱的話可以搭配酒精燈使用。

22.測厚儀(必買,約20元左右)

也稱厚度計。小編在找圖片的時候,猛然發現,這個工具是手工皮具商為數不多沒有被做高端的東西。這樣子市場價格都差不多了。選平頭,1cm量程的夠了。

「按風格做法(鉻鞣革與植鞣革)區分,相對專用的工器具、耗材」

鉻鞣風格:

1. 電烙鐵(選買,20元一把)

用來燙邊油的,大概50w,長柄內熱即可。主要就是燙邊油跟皮邊,皮邊毛躁時候可以燙平一下,邊油同理,能一定程度上燙平邊油的小坑坑窪窪

2.燙邊機(可替代品)

國產的都有秦皇鳥、大蟲、斑馬、趙長年等,進口的有曼都、ADECE等等。燙邊機的主要作用是壓裝飾線、燙邊油。也不算剛需工具,無需必備,可用酒精燈代替,多練習練習,掌握規律。

植鞣風格:

1.打磨木棒(必買,均價8元/根)

這個是木棒的,不是砂棒。植鞣革在砂紙磨濕水後定型專用,用打磨棒在皮邊來回打磨,稍微用力即可,用力過大會壓壞邊緣,適得其反。這個就用這款圓木打磨棒即可。

2.削邊器(必買)

植鞣革封邊必備工具,跟打磨木棒一樣。封邊的作用就是給皮邊緣做修飾,不讓皮邊切面裸露粗糙。削邊器常用的有:削皮帶常用2號或者3號,卡位常用1號,大面常用2號。入手的話建議1/2/3號一起買,大概在80元左右。但是不玩植鞣革的話無需入手這個削邊器,鉻鞣革的做法封邊就是打磨上邊油的。

3.棉簽(必買)

普通棉簽,一包幾塊錢,主要是用來上封邊液或者染料染邊。

玩手工皮具要用的工具確實不少,上面點到的工具都是基礎入門的了。所以要堅持一個觀點,好作品並不是好一定由好工具帶來的,而是好手藝佔了絕大部分,勤學苦練才是解決手藝問題的根本。

四、化料、輔料(鉻鞣與植鞣)

鉻鞣風格:

1. 邊油(必買)

邊油並不是鉻鞣的專屬,比如LV的植鞣革手腕帶,用了某種紅色的邊油,這可能就是LV的專屬色了。可購入的某寶店鋪:百工革物、小皮孩、天下無竹、貴人唐、老皮匠、有皮、滕楊工坊等等。這幾家的邊油在效果上面有所不同,便宜即可。

2. 皮纖(必買,均價在25元/條)

就是給作品做起鼓、補強、增強手感的功能。很多鉻鞣的牛皮、羊皮成品本身比較軟塌,皮纖是最接近真皮手感跟強度的輔料之一,也是很重要的輔料之一。

3.補強襯布(必買,30元一條)

有背膠襯布、背膠裡布、熱熔膠布、熱粘襯布、熱熔膠無紡布。這些都算同種性質的替代品。鉻鞣革天生沒有植鞣革那麼結實,或者說延展性比較大,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加輔料加強強度,上面那些都是了。用了這麼多,體驗最好的就屬有皮uplay的背膠襯布,做到同行最薄。

4.皮糠紙(選買)

硬度介於皮纖跟日本紙之間,韌性跟強度都不錯。

5.日本紙(選買)

又叫快巴紙、德國紙、美國紙,硬度偏硬,主要做支撐作用,經常用到。

植鞣風格:

1. 封邊液(植鞣革必買,大致8元/瓶)

作用是固定植鞣革皮邊,保持顏色、光澤很長一段時間。用法就是打磨完之後,均勻的塗一遍,要注意的是這個封邊液不能粘到皮面,特別是原色植鞣革,異常明顯,這個格外小心。

2. CMC處理劑(不買):

粉末狀,要加水調成膠體一樣,塗在植鞣革肉面上,用光滑的東西朝一個方向打磨一下,經常幹了之後會有裂紋狀,不用入手,沒必要。

3.床面劑(選買):

想對於cmc來說,效果更好,更穩定。如果你的植鞣革是比較鬆散的話可以備一些,不過我們也不用這個東西。

4. 防染劑(選買,15元左右,買中等規格)

特別是做原色植鞣革,手容易臟,或者出汗大的人必備。防染劑用法就是塗在皮面塗抹均勻即可,等待乾燥。但是缺點也有,這樣子不利於「養皮」。

5. 牛角油(不買):

天然的動物提取油脂,有一定的「油」味,專門用於植鞣革加脂促進變色,不推薦新玩家入手。

6.貂油(選買,均價6元左右)

黃狼油,平常是膏狀體,輕度防污防手汗,日常保養加油脂,可以備一個,不用很多。用法就是毛刷刷幾遍貂油,然後刷幾遍皮面,刷均勻。皮革過不了很久就會吸收完。注意鱷魚、蜥蜴等等高光皮料勿用。

7.酒精、鹽基、油性染料(不買):

酒精染料是含有酒精的絡合燃料,染色深,牢固不掉色。鹽基染料屬於鹼性染料,顏色豐富。油性染料在皮雕裡面應用比較多。不用著急入手染料,等有一定手藝基礎後可以上手。

上面這些工具、輔料、化料、皮料的推薦,都是我們自己積攢了這麼多年的經驗跟用過的感受得出來的。不排除玩的風格不一樣工具側重點不一樣,但是上面的完全可以借鑒參考。

五、皮料推薦

工具耗材都有了,現在說一些認為值得推薦的皮料。

練習的皮料,該選哪些?碎法羊,植鞣革的腩條、部分稀有皮,這些都可以試一點。

天天天藍、Amanda大裁團、18皮革、新源皮業、紅紅火火等等。我所熟悉的這些商家,比如Amanda的曾經用過,後來沒買過了,18的就相對貴一點。推薦天天天藍,質量很穩定,老闆也是很有趣的人,有皮友問皮料的話都推薦天天天藍先看看,有很多性價比很高的皮料。

比如H家的碎羊一直都是皮圈最佳練手皮料之一,HAAS的巴哈尼亞Barenia,Zermatt,這兩個經典的組合代表就是蘋果錶帶了。還有很多優質的植鞣革、稀有皮,基本都是稱斤賣大牌皮料。

還是堅持一開始的觀點,千萬別買那種低價不好用的練手皮,那些油脂少、密度低、容易拉伸變形等等特點都極其影響製作體驗。而且成品效果也是歪歪扭扭、皮面乾巴巴,這些作品賣不出高價格,更不好的地方在於非常打擊自己信心。有可能變成一個被皮料耽誤的手藝人。

六、關於學習渠道(含視頻教學、版型圖紙等問題)

這要重點說一下了,畢竟關係到大家學習手工皮具的渠道。

基本可以分成兩種方式:一個是線下實體店培訓,一個是線上的視頻、圖文教程等。

實體店培訓的話有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單品體驗培訓、幾乎不會培訓理論知識跟跨款式教學。比如報名了一款男士錢包,就是包材料、提供工具跟場地,拿個成品樣板,指導每一步驟具體做法。一般比較少向客人解釋為什麼這麼做、有什麼知識點。當然也是有負責任的老師或者以教學培訓為主的實體店會耐心教導的,這方面最好要多打聽了解下線下店的教學模式和性質。

相比之下我們更建議大家學習網課,優點很多。雖然沒有面對面的教學,但是知識點會解釋到位,一個電腦或者一個手機即可,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價格親民,時間上比較靈活,畢竟網課一般都是可以回看的。當然了,網課目前也一樣很多,質量也是有好有壞把,前期最好心思多去對比,多詢問上過課的皮友,再決定是否要繼續學習,而不是東一炮西一炮,這個後面再解釋。

關於圖文教程,其實現在隨著手工皮具圈的發展壯大以及網路的便利,大家現在是很容易找到圖文教程的,但是能不能找到較高質量的圖文教程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這裡比較推薦的是:有皮uplay,他們圖文教程的特點就是詳細、免費,對於新手入門來說還是不錯的。再有就是像隅閣、造物工坊這兩家都是大牌包包的製作過程分享。最後還有的是像匡樂、指尖溫度、皮小匠等等這類以搬運為主的媒體型公眾號,也會有圖文教程。

說完圖文教程的,就順帶把圖紙版型的也說一下,一般版型就是分自己畫的和別人家畫的嘛,如果大家不會自己畫版或者覺得麻煩,也可以選擇自己購買,目前售賣圖紙版型的店鋪就很多了(排名不分先後):

①有DUANG的圖紙店(有貼紙、亞克力兩種),特點:偏小件,圖紙中規中矩。

②MINI手工皮具(有貼紙、卡紙兩種),特點:DUANG類似,款式較多,少帶教程,部分簡單款材料包。

③有皮uplay(卡紙),特點:有搭配的材料包,款式偏少,圖紙非常詳細,原創品牌。

④墨蘭皮藝(卡紙),特點:有搭配的材料包,款式偏少,大牌版型多,有一定的材料包可選。

⑤來塊皮子(貼紙、卡紙、亞克力),特點:款式較多,圖紙內容相對簡單。

⑥小皮孩頑皮館(貼紙、卡紙、亞克力),特點:款式較多,部分有視頻教程,沒有材料包。

⑦天下無竹(卡紙),特點:有部分材料包。

⑧賀滾滾(卡紙、亞克力),特點:款式以包包為主。

⑨無它(卡紙、亞克力),特點:小件居多,材料包較少。

⑩瑪客、田一工坊、Air手工皮具、俏頑皮、COSY手工皮具、CV玩皮、美麗の麻花辮、江湖行皮革工藝、Shara手工鋪等等等等....這些就不一一例舉了,都是很優秀的版型賣家。

最後還有一個學習渠道,就是關注圈內時間長的有名氣的那些手藝人,他們會時不時分享自己的作品,不少手藝人都是很樂於分享的,也不擺架子,所以也可以多像他們虛心請教。其實手工皮具跟學習其它東西一樣,都是需要花時間和心思的。手藝也都是靠練習出來的,一萬小時定律是有道理的,皮藝還是相對比較容易學習的。

七、學習進階的方法

說進階方法之前,先借用知乎裡面某位達人說的話:

手藝進步,要麼靠自己多摸索總結經驗勤奮一點,要麼就是跟有經驗的「前輩」多學習,有人帶路會走的更快、更容易。

關於入圈會接觸的工具、化料、皮料輔料以及學習的渠道都和大家說完了。其實手工皮具的進階,就如那位達人所說,我們自己既需要學會總結思考,勤奮練習,也需要多向優秀的人請教學習。

前者的話,以第六部分的圖文教程和知乎這些地方看乾貨文章為例,大家在尋找圖文教程這些的時候,最好可以記錄下圖文教程中比較有價值的乾貨點或者處理點,這些都是以後你可以拿出來的「筆記」。

而在知乎上,除了有乾貨文章可以看,還有一些知乎達人,比如前面一開始說的Libby、花間、陳滌、5o大人等等這些都是知乎達人,也稱「答人」,可以多向他們詢問問題。當然了,微博也是達人常出沒的地方,可以經常私聊請教他們,但是態度也需要謙虛一些,畢竟我們是在學習嘛。

後者的話,以第六部分說的那樣,分為線下和線上:

線下的有很多工作室開長期班、特訓班。這就像剛才前面所說的,要找好師傅,師傅的風格、做工是否是自己喜歡的,另外要注意辨別師傅的「水分」,能不能學到手藝。實在不知道如何確定,那可以先上個體驗課,大致摸清楚了,再決定是否要長期投入,這些都是了解的一個方式。

第二就是線上網課了,這裡為什麼要在前面說不建議大家東一炮西一炮,是因為圈子裡面做個人品牌培訓的也有很多,但是視頻質量也是參差不齊。所以報課前,最好總結下自己目前的情況,例舉自己玩皮的疑惑點,具體是哪些不會,或者具體是想偏哪個方向,再去通過尋找以及詢問圈內皮友,以及網師的大綱介紹等,來最終確定符合你情況的質量不差的網師,然後能長期跟著這樣優秀的老師來學習,這樣子學到的會相對系統一些,而不是零散的。這比四處報課要來的效果會好一些,把時間、精力和金錢投入到合適的地方。當然了,現在很多網師即使你是不報名課程的,也是可以向他們請教問題的,一般也都會樂意給你解答分享的。

結語

縱觀國內,手工皮具圈的氛圍越來越好,越來越熱鬧,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傳統手藝並沒有被互聯網、工業革命衝擊垮,反而現在更是欣欣向榮的局面,最明顯的就是玩皮愛好者越來越多,出現更多更高質量的創新,更多的工藝技術的上升。

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玩皮的道路上多學多思多動手,多看多問多總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