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常的尿液顏色一般是淡黃色,可能你也有這樣的經歷:喝水多一點,尿液顏色就清一點,喝水少了,尿色就黃黃的了。那麼,出現什麼樣的尿液,要警惕膀胱癌呢?

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見的癥狀,尤其是出現間歇性、無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一般而言,我們正常人的尿液中是可以存在少量紅細胞(RBC),離心的尿液在顯微鏡高倍視野(HP)下偶然發現1-2個RBC屬於正常現象。不過,如果RBC≥3個/HP,則稱之為鏡下血尿,這時候就要警惕尿路的問題了。如果每升尿液裡面有超過1毫升血液時,我們是可以通過眼睛就能看到尿色的改變,呈現紅色,這叫做肉眼血尿。這兩種都叫做血尿。只不過,前者往往是因為健康查體或者因為其他病症行尿常規檢查發現的,而肉眼血尿則是患者主動就診的原因之一。

那麼,是不是出現血尿都是膀胱癌呢?並不一定。血尿的常見原因主要有炎症、結石和腫瘤。炎症:常見的有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慢性腎盂腎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統結核等。結石: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在尿路的任何部位出現結石,當結石移動時劃破尿路上皮,既容易引起血尿亦容易繼發感染。腫瘤:泌尿系統任何部位的惡性腫瘤或鄰近器官的惡性腫瘤侵及泌尿道時均可引起血尿。此外,有些外傷會造成泌尿系統受損而出現血尿。還有一些先天畸形,如多囊腎、先天性腎小球基底膜超薄、胡桃夾現象等也會引起血尿。還有一些全身性疾病比如凝血功能不好或者感染等,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如果出現血尿,不用緊張害怕,由於鏡下血尿可能存在假陽性的情況,因而需要複查尿常規。出現尿色發紅,還要注意有沒有吃過可能會導致尿色改變的食物或者藥物,比如服用利福平後尿液、唾液、汗液等排泄物均可顯桔紅色。如果是女性朋友出現血尿,應當排除尿液被月經污染的可能。但是,對於血尿,也絕對不要滿不在乎。有些人因為出現一兩次血尿,過了兩天就正常了,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結果等到血尿加重時才發現膀胱癌,悔不當初。

如果發生了膀胱癌,腫瘤會侵襲膀胱表面的上皮組織甚至深層的肌肉組織。腫瘤在生長的過程中會侵占到膀胱的血管,並且腫瘤自身由於「瘋狂生長」需要消耗更多養分,因而會讓自己有更多條血管供給營養(如上圖)。腫瘤里的小血管的複雜程度絕對不亞於北京著名的西直門立交橋。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膀胱癌表面的血管有可能破裂出血從而導致出現血尿。這種腫瘤導致的血尿往往沒有疼痛的感覺,因而常會讓人放鬆警惕。

所以,有時候出現血尿不可怕,如果同時存在腰腹部疼痛,有可能是泌尿系的結石引起的。但是,就怕出現血尿還沒有其他癥狀,尤其是對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出現無痛性肉眼血尿要警惕膀胱癌的可能,以免延誤病情。


許多人都曾有過尿液發紅,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專門去找醫生。對此,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泌尿外科副主任林天歆教授和泌尿外科醫生於浩表示,血尿的成因非常複雜,臨床表現多樣,不同的血尿有不同的排尿時間,而時間相異又提示不同病因,市民如能仔細觀察,則對醫生鑒別診斷有極大幫助。

林天歆指出,在臨床上最常遇到的是市民有血尿並不在意,覺得沒有什麼不舒服就不去看醫生,直到膀胱腫瘤晚期或腎功能幾近喪失才來就診。

尿液發紅不一定是血尿

林天歆介紹,正常人的尿液顏色呈淡黃色,如果市民觀察到自己尿液發紅,那麼需要提高警惕,這可能是泌尿系腫瘤的先兆。但並不是所有紅色尿液就都是血尿。比如一些口服藥物(利福平、酚酞等)也可以導致尿色發紅而常被誤認為是血尿。因此市民就診時要向醫生提供目前所服用的藥物,以免耽誤診斷時間。

林天歆進一步解釋說,醫生判斷患者是否是血尿,常常需要做化驗。檢驗科的醫生們將尿液中紅細胞超過了正常範圍(≥3個紅細胞/高倍視野)定義為血尿,它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泌尿系統癥狀。

一般來說,血尿有輕重之分,僅在顯微鏡下發現紅細胞增多的,稱為「鏡下血尿」。這是輕症。重症血尿外觀會呈洗肉水樣或含有血凝塊,稱為「肉眼血尿」,通常每升尿液中有1毫升血液時即肉眼可見,尿呈紅色或呈洗肉水樣。

血尿輕重不等於疾病輕重

於浩介紹,產生血尿的原因有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泌尿系統出問題,比如泌尿系統炎症、結核、結石、腫瘤、創傷、男性的前列腺問題,也有少數為全身性疾病導致。而疾病導致的主要分為腎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腎小球源性血尿兩大類。比如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炎症(尿道炎、膀胱炎、腎盂腎炎)、結石(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尿道結石)、創傷(腎挫裂傷、尿道挫裂傷)、腫瘤(膀胱癌、輸尿管癌、腎盂癌、腎癌、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胡桃夾綜合征(腎血管受壓)等,都能成為致病的誘因。

於浩提醒,臨床常有很多病人認為,一點點血尿沒事,很多血尿才需要看醫生,這其實是一個誤區。因為血尿的嚴重程度與疾病的輕重並不一定相關,但首先需要排除惡性病變。

拉血尿要分階段辨識病因

於浩建議,市民一旦發現自己尿液發紅,首先要自己可以先回憶一下,拉血尿時有沒有其他癥狀,有沒有口服藥物,以及血尿的具體情況。

1.整泡尿都紅,還是開始時尿紅,又或者是尿到最後才紅,有沒有血塊,血塊的形狀等。

2.如果排尿開始發紅、中後段變清或變淡,醫學上稱為「初始血尿」,提示尿道或膀胱頸出血。

3.如果排尿初始清亮或淡紅色、末段發紅加重,為「終末血尿」,提示病變位於膀胱三角區、膀胱頸或後尿道。

4.如果排尿自始至終紅色深淺基本一致,稱為「全程血尿」,出血來自膀胱或膀胱以上尿路,臨床上醫生會用「尿三杯」試驗來幫助區別。

除此之外,醫生還會安排患者做尿液常規檢查和超聲檢查,幫助醫生判斷到底是不是血尿。

血尿要及早檢查確診

林天歆提醒,如果確認為血尿,B超提示有問題,那就有可能需要遵從醫生的安排進行更專業的一些檢查,比如CT、核磁共振等。必要時醫生也會進行膀胱鏡等有創檢查,以進一步確診;如果做了很多檢查,都沒有查出血尿的病因,患者也無需過分憂慮和緊張,因為勞累或者劇烈活動過後都有可能出現血尿的情況,患者定時複查就可以了。


回答來源於: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泌尿外科科主任、華山醫院東院副院長、中國名醫百強榜膀胱腫瘤、腎和腎上腺腫瘤雙十強專家沈周俊醫生

了解更多膀胱癌醫學知識,歡迎關注公眾號「學點醫」,關注沈周俊主任的「機器人輔助膀胱癌診治新科技」課程,更多知識等你來解鎖。

膀胱癌這個病其實是很常見的,但是有幾個地方要注意,比如有些病人四五十歲,出現血尿,也不看醫生,自己隨便吃一些抗生素就好了,過了三個月(血尿)又來了,甚至半年又出現血尿,才去看醫生,一做檢查才發現並不是簡單的炎症或出血,而是膀胱癌。所以我建議一旦有血尿無論如何應該馬上去看醫生,不要自己隨意判斷,這個問題大家千萬注意。

還有的病人本來就有泌尿系的炎症或者感染或者結石,出現血尿,他也不去看醫生。因為膀胱癌最早的癥狀就是無痛性的血尿,有的甚至是全程的,也就是說,就算你原來有泌尿系的結石,或者前列腺增生,如果出現血尿,我還是建議病人早期去看醫生,而不要以為我吃點抗生素等等一些葯就好了,過兩天再說,這種想法肯定是不對的。

我也碰到過很多病人說:B超做出來膀胱有腫瘤,我不管它了(內心認為治不好)。大家注意膀胱腫瘤早期診斷、早期處理預後非常好,但是到了晚期,我在前面的課程里講到膀胱肌層浸潤以後,五年生存率只有百分之二三十、三四十,這時候預後就非常差了,所以必須要把這些不正確的想法都糾正過來。

特別是那些長期吸煙的,或者吸二手煙的,或者你的工作是和化學物質有關的,或者一天到晚要穿(劣質的、不符合標準的)新衣服的,還有很多白頭髮的人群喜歡染髮的,很多染髮劑重金屬超標的,有很多病人染髮五年八年後出現膀胱癌的概率很高,所以在這裡也奉勸大家,盡量不染髮或者少用劣質染髮劑染髮。

了解更多膀胱癌醫學知識,歡迎關注公眾號「學點醫」,關注沈周俊主任的「機器人輔助膀胱癌診治新科技」課程,更多知識等你來解鎖。

尿液發紅並不等於血尿,很多紅色的食物(如紅心火龍果)和藥物(如利福平、甲硝唑等也可導致尿液發紅。在醫院的尿常規檢查中,紅細胞超過每高倍視野3個才能定義為血尿。如果是尿道炎、結石、外傷引起的血尿,會伴發腰痛、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值得注意的是,無痛的血尿比那些伴有腰痛或尿痛的血尿更兇險,常常是膀胱癌的信號。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高發年齡為50~70歲,男性發病率為女性的3~4倍。膀胱癌患者的血尿由淺紅色至深褐色不等,常為暗紅色,有患者將其描述為洗肉水樣、茶水樣,血尿可能僅出現寥寥幾次,也可能在相隔若干時間後再次出現血尿。所以一旦出現血尿(尤其是無痛性血尿),應立即就醫,進行進一步檢查,以免貽誤病情。


首先,尿液發紅不一定是血尿。

正常人尿液中沒有紅細胞或偶見紅細胞。如離心沉澱後的尿液、鏡檢下每高倍視野有2個以上紅細胞可稱為血尿。輕者尿色正常、須顯微鏡才能查出,稱為顯微鏡血尿。重症者尿呈洗肉水色至血色,稱為肉眼血尿。

血紅蛋白尿同樣會出現尿液發紅,不同的是,血尿呈鮮紅色,靜置後瓶底有一層紅色沉澱,震蕩時則呈霧狀,顯微鏡檢查可見大量紅細胞;血紅蛋白尿由溶血引起,呈紅葡萄酒色或醬油色,無沉澱,顯微鏡檢查無或偶有少數紅細胞,但隱血試驗陽性。

另外,服用某些藥物,如利福平等也可能導致尿色發紅,此種情況鏡檢無紅細胞。而若女性逢經期,也可能出現尿液中混入經血,造成假血尿。

膀胱癌是指發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惡性腫瘤,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也是全身十大常見腫瘤之一,其發病率佔中國泌尿生殖系統腫瘤發病率的第一位。膀胱癌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甚至兒童。其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高發年齡在 50 ~ 70 歲。男性膀胱癌發病率為女性的 3 ~ 4 倍。

當突然出現無痛性全程血尿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血尿多為間歇性或持續性,這一癥狀往往是膀胱癌出現的最早信號。有的患者可以合併膀胱刺激癥狀,如尿頻、尿急、尿痛等;有的還會出現排尿困難、腰疼、發熱等癥狀。


內容來源於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血尿出現意味著身體的某個部分亮了「紅燈」,大家一定會擔心自己是不是罹患了膀胱癌。膀胱癌血尿的特徵是:無痛性、間歇性、肉眼血尿。對腫瘤始終保有一份警覺是對的,但也不能過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臨床中,膀胱癌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血尿,但血尿並不是膀胱癌「獨家信號」。肉眼可見的血尿,除癌症以外還可能由其他一些原因引起。比如膀胱結石、膀胱炎症、腎或輸尿管結石、腎小球腎炎等疾病都可能引起血尿的發生。前列腺肥大的老年男性,費力排尿時也可以使前列腺的小靜脈破裂引起血尿。

因此,如果出現血尿這個信號,首先應該到醫院去查個清楚,最簡單的檢查是尿常規檢查和B超檢查,基本就可以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血尿了。


血尿 血尿是指離心沉澱尿中每高倍鏡視野≥3個紅細胞,或非離心尿液超過1個或1小時尿紅細胞計數超過10萬,或12小時尿沉渣計數超過50萬,均示尿液中紅細胞異常增多,是常見的泌尿系統癥狀。原因有泌尿系炎症、結核、結石或腫瘤、外傷、藥物等,對機體影響甚為懸殊。輕者僅鏡下發現紅細胞增多,稱為鏡下血尿;重者外觀呈洗肉水樣或含有血凝塊,稱為肉眼血尿。通常每升尿液中有1mL血液時即肉眼可見,尿呈紅色或呈洗肉水樣。發現紅色尿後,首先要分清是真性血尿還是假性血尿。有些藥物可以引起紅色尿,如氨基比林、苯妥英鈉、利福平、酚紅等;需與真性血尿區別。又稱尿血英文名稱hematuria就診科室腎內科;泌尿外科常見癥狀尿顏色改變,分段尿異常,腎性、腎後性血尿專家解讀血尿怎麼辦?

尿液中血細胞增多超過正常值稱為血尿或尿血。發現後應儘快進行詳細檢查。

病因1.腎臟及尿路疾病(1)炎症 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慢性腎盂腎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統結核、泌尿系統黴菌感染等。(2)結石 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任何部位結石,當結石移動時劃破尿路上皮,既容易引起血尿亦容易繼發感染。大塊結石可引起尿路梗阻甚至引起腎功能損害。(3)腫瘤 泌尿系統任何部位的惡性腫瘤或鄰近器官的惡性腫瘤侵及泌尿道時均可引起血尿。(4)外傷 是指暴力傷及泌尿系統。(5)先天畸形 多囊腎,先天性腎小球基底膜超薄,腎炎,胡桃夾現象(該病是血管先天畸形引起走行於腹主動脈和腸系膜上動脈之間的左腎靜脈受擠壓,引起頑固性鏡下血尿。右腎靜脈徑直注入下腔靜脈,而左腎靜脈須穿過腹主動脈與腸系膜上動脈所形成的夾角注入下腔靜脈。正常時此角45°~60°,若先天性此角過小或被腸系膜脂肪、腫大淋巴結、腹膜充填均可引起胡桃夾現象。診斷主要靠CT、B超、腎靜脈造影檢查。治療須手術矯正)。2.全身性疾病(1)出血性疾病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過敏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2)結締組織病 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結節性多動脈炎、硬皮病等。(3)感染性疾患 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絲蟲病、感染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猩紅熱等。(4)心血管疾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腎栓塞、腎靜脈血栓形成。(5)內分泌代謝疾病 痛風腎、糖尿病腎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6)物理化學因素 如食物過敏、放射線照射、藥物(如磺胺、酚、汞、鉛、砷中毒,大量輸注甘露醇、甘油等)、毒物、運動後等。3.鄰近器官疾病 子宮、陰道或直腸的腫瘤侵及尿路。臨床表現1.尿顏色的改變 血尿的主要表現是尿顏色的改變,除鏡下血尿顏色正常外,肉眼血尿根據出血量多少而呈不同顏色。尿呈淡紅色像洗肉水樣,提示每升尿含血量超過1mL。出血嚴重時尿可呈血液狀。腎臟出血時,尿與血混合均勻,尿呈暗紅色;膀胱或前列腺出血尿色鮮紅,有時有血凝塊。2.分段尿異常 將全程尿分段觀察顏色,如尿三杯試驗,用三個清潔玻璃杯分別留起始段,中段和終末段尿觀察,如起始段血尿提示病變在尿道;終末段血尿提示出血部位在膀胱頸部,三角區或後尿道的前列腺和精囊腺;三段尿均呈紅色即全程血尿,提示血尿來自腎臟或輸尿管。3.腎性或腎後性血尿 鏡下血尿顏色正常,但顯微鏡檢查可確定血尿,並可判斷是腎性或腎後性血尿。鏡下紅細胞大小不一形態多樣為腎小球性血尿,見於腎小球腎炎。4.癥狀性血尿 血尿的同時患者伴有全身或局部癥狀。而以泌尿系統癥狀為主。如伴有腎區鈍痛或絞痛提示病變在腎臟。膀胱和尿道病變則常有尿頻尿急和排尿困難。5.無癥狀性血尿 部分患者血尿既無泌尿道癥狀也無全身癥狀,見於某些疾病的早期,如腎結核,腎癌或膀胱癌早期。6.伴隨癥狀 ①血尿伴腎絞痛是腎或輸尿管結石的特徵;②血尿伴尿流中斷見於膀胱和尿道結石;③血尿伴尿流細和排尿困難見於前列腺炎、前列腺癌;④血尿伴尿頻尿急尿痛見於膀胱炎和尿道炎,同時伴有腰痛,高熱畏寒常為腎盂腎炎;⑤血尿伴有水腫,高血壓,蛋白尿見於腎小球腎炎;⑥血尿伴腎腫塊,單側可見於腫瘤,腎積水和腎囊腫;雙側腫大見於先天性多囊腎,觸及移動性腎臟見於腎下垂或遊走腎;⑦血尿伴有皮膚黏膜及其他部位出血,見於血液病和某些感染性疾病;⑧血尿合併乳糜尿見於絲蟲病,慢性腎盂腎炎。檢查1.詢問病史 ①尿的顏色,如為紅色應進一步了解是否進食引起紅色尿的藥品或食物,是否為女性的月經期間,以排除假性血尿;②血尿出現在尿程的哪一段,是否全程血尿,有無血塊;③是否伴有全身或泌尿系統癥狀;④有無腰腹部新近外傷和泌尿道器械檢查史;⑤過去是否有高血壓和腎炎史;⑥家族中有無耳聾和腎炎史。2.檢查血尿的定位分析 以下三種血尿,可用尿三杯試驗加以區別。(1)初血尿 血尿僅見於排尿的開始,病變多在尿道。(2)終末血尿 排尿行將結束時出現血尿,病變多在膀胱三角區、膀胱頸部或後尿道。(3)全程血尿 血尿出現在排尿的全過程,出血部位多在膀胱、輸尿管或腎臟。3.常規檢查方法(1)尿沉渣中管型 特別是紅細胞管型,表示出血來自腎實質,主要見於腎小球腎炎。(2)尿蛋白測定 血尿伴有較嚴重的蛋白尿幾乎都是腎小球性血尿的象徵。(3)尿中含有免疫球蛋白的顆粒管型(IGM)。(4)尿紅細胞形態 用位相顯微鏡檢查尿沉渣,是目前鑒別腎小球性或非腎小球性血尿的最常用的方法。當尿紅細胞數>8×106/L,其中異形紅細胞(環形、靶形、芽胞形等)>30%,應視為腎小球性血尿。尿中尿蛋白定量>500毫克/24小時,常提示為腎小球性血尿。如腎盂、輸尿管、膀胱或尿道出血(即非腎小球性出血)其紅細胞的形成,大小絕大多數是正常的,僅小部分為畸形紅細胞。如為腎小球疾患而致血尿,則絕大部分為畸形紅細胞,佔75%以上,其形態各異,大小明顯差異。診斷血尿的原因可以從其是否伴有其他癥狀進行分析。無癥狀的血尿應首先考慮泌尿系腫瘤的可能性;血尿伴有疼痛,尤其是伴有絞痛應考慮尿路結石;如伴有尿痛及尿流中斷,應考慮膀胱結石;如伴有明顯膀胱刺激癥狀,則以尿路感染、泌尿繫結核以及膀胱腫瘤等多見。此外,應結合患者病史、年齡、血尿的色澤、程度等對血尿的原因進行綜合判斷。鑒別診斷紅色尿不一定是血尿,需仔細辨別。如尿呈暗紅色或醬油色,不混濁無沉澱,鏡檢無或僅有少量紅細胞,見於血紅蛋白尿;棕紅色或葡萄酒色,不混濁,鏡檢無紅細胞見於卟啉尿;服用某些藥物如大黃、利福平,或進食某些紅色蔬菜也可排紅色尿,但鏡檢無紅細胞。治療血尿患者須卧床休息,盡量減少劇烈的活動。大量飲水加快藥物和結石排泄。腎炎已發生水腫者應少飲水。應用止血藥物,還可合用維生素C。慎用導致血尿的藥物,尤其是有腎臟病的患者。血尿由泌尿系感染引起,可口服和注射抗生素和尿路清潔劑。血尿病因複雜,有的病情很嚴重,應儘早去專科醫院檢查確診,早期治療。1.積極治療泌尿系統的炎症、結石等疾病。2.在平時生活中,不能經常使膀胱高度充盈。感覺到尿意,即排尿,以減少尿液在膀胱存留時間過長。3.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劇烈運動。

總之,發現血尿,及早檢查、確診、及時治療;一時難以確診時需定期複查。

膀胱癌的前兆有哪些

長期吸煙和職業接觸芳香胺的人比較容易患上膀胱腫瘤,那麼膀胱腫瘤的早期癥狀在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膀胱腫瘤的初期癥狀患者中約有75%一78%患有血尿,多呈無痛性或間歇性。血尿多是由於腫瘤破潰出血所致。血尿可多可少,多時肉眼便可看出,少時只是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尿中有紅細胞。膀胱癌的血尿一般為全程肉眼血尿,即整個排尿過程中尿都呈現血色,多在排尿將盡時尿色加深;也可以是開始尿血而後尿轉清亮,或開始尿清亮而後變成血尿。

  與其它疾患所致的血尿相比,膀胱腫瘤的血尿有二個特點:

  一是無痛性,即在發生血尿時,患者無任何疼痛及其他不適癥狀,醫學稱為無痛性血尿。這與結石有血尿時多伴有腎、輸尿管疼痛不同,也與膀胱炎所致的血尿多伴尿頻、尿急、尿痛不一樣。但若癌腫壞死、潰瘍和合併感染時,可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癥狀。

  二是間歇性,即血尿間歇出現,可自行停止或減輕,若血尿僅發生一、二次,兩次血尿可間隔數天或數月,甚至半年,患者又未重視,自覺是因為勞累或感冒引起的,問題不大,常令患者誤認為血尿已經自愈,不需進一步診治,從而失去治療的最佳時機。

  無痛性血尿是膀胱腫瘤最主要的徵兆,幾乎所有的膀胱癌患者都是先出現這一信號。若能抓住這一信號,及時去腫瘤醫院進行檢查,就能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取得較好的療效。診斷膀胱腫瘤主要是靠膀胱鏡檢查,它可直視腫瘤的大小、形狀、部位、數目以及範圍等,專科醫生的診斷準確率可達90%以上。尿中找癌細胞也是診斷方法之一,其陽性率也可達80%。另外,B超檢查可幫助了解腫瘤浸潤程度,CT對判斷腫瘤分期也有一定作用。

  如發現身體不適一定要儘早的就醫檢查以排除癌症。依靠醫學診斷區分癌症的早期癥狀,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膀胱癌並不是很可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