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馬彎弓箭不發

——回顧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戰場建設

文/蔡海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至整個七十年代,中蘇兩國嚴重對立,雙方劍撥駑張,蘇聯在中蘇中蒙邊境沿線佈署百萬精銳部隊,對中國施加了巨大的軍事壓力。儘管強敵壓境,中國居於守勢卻並不示弱,以積極的態勢準備打仗,這其中非常重要的戰備工作就是進行了大規模的戰場建設。

所謂戰場建設,通俗地說就是依據既定的戰略方針而實施的陣地建設。當時在我國的三北地區(東北、華北、西北),都不同程度地進行了這種建設,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而華北的張家口地區由於地處京畿之地,是國土防禦的重中之重,所以也是國防施工的密集之地。

頂住蘇軍鋼鐵洪流:我軍打山洞構要塞,步兵連配重炮

1978年春節過後,筆者當時所在的部隊——陸軍第63軍187師(番號52940部隊),離開駐地山西榆次市,開赴張家口地區進行國防施工,構建立體防禦工事。做爲一支野戰部隊放下自己的武器裝備,停止一年的軍事訓練,到遠離營區幾百公里之外的深山裏搞施工(俗稱鑿山洞),這在今天是難以想像的。而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這是很平常的事情,據說北京軍區常年保持幾個師的施工兵力,可見當年響噹噹的口號‘’加強戰備,準備打仗‘’絶不是空喊。

頂住蘇軍鋼鐵洪流:我軍打山洞構要塞,步兵連配重炮

我至今還記得我們團(步兵第561團)所施工的地形,幾座山包之間有一條公路蜿蜒通過,各個山頭互爲犄角之勢,可構成交叉火力網,經過施工後,每個山頭自成獨立的防禦支撐點,山體的表面陣地與山洞裏的坑道、闇火力點相連接,經過僞裝後與羣山渾然一體。

頂住蘇軍鋼鐵洪流:我軍打山洞構要塞,步兵連配重炮

部隊當年的生活條件相當艱苦,住在山腳下的山村裏,伙食費每天4角1分錢,加之張家口外爲貧困山區(即便是現在也不算富裕),當地供應很差,戰士們一日三餐勉強吃飽,粗細糧搭配,副食就沒什麼花樣了。我記得最好吃的就是大白菜炒肥肉片,饅頭管夠,一星期能吃上兩頓就美得不得了!指導員們都感嘆,伙食要是好一點的話,就能省下不少的思想政治工作!

那時候部隊施工條件也很差,不是所有的連隊都有機械,打眼放炮有風鑽也有人工,即掄鐵錘扶鋼釺。

然而部隊作風頑強,不怕吃苦,有的班組提了‘’遊錘趕風鑽‘’的口號,施工有條不紊地進行,每天各連隊都公佈自己的掘進記錄(米數),可以想像戰士們的熱情是何等高漲!

頂住蘇軍鋼鐵洪流:我軍打山洞構要塞,步兵連配重炮

(照片所顯示的那條毛巾,是當年師裏下發的紀念品,用以獎勵表現出色的幹部戰士,本人有幸得到一件,珍藏至今)

軍區後勤部某汽車團配屬我師(因年代較遠已忘記該團番號),負責運輸施工材料、設備和給養,該團曾多次配屬不同的部隊,司機們普遍反映,這支從山西來的部隊挺厲害,作風很硬。

有一次我和十幾個戰士被派去出‘’公差‘’,隨車去縣裏拉糧食往山上送,汽車團的一位帶隊幹部(連級)一路上不停抱怨,不是嫌連續工作太累就是嫌山路上石子太多把車胎硌壞了,後來乾脆將兩三輛大解放停在了山腳下,讓我們十幾個戰士下車用鐵鍬清理石子平整路面,司機們則下車抽菸聊天,結果與我們帶隊的一位副指導員發生口角,經過交涉後又不得不開車上路。

這件事典型地反映出野戰部隊和後勤部隊兩種不同的工作作風,真應了那句俗話‘’緊步兵鬆炮兵,稀稀拉拉汽車兵‘’。

如果僅僅是吃苦受累還算不了什麼,對部隊威脅最大的是施工中不可預測的危險。由於不是專業的工程兵,部隊缺乏專業人才,在處理一些技術問題時難免疏漏(如開山放炮時對炸藥量的計算),造成安全隱患。我團司令部炮兵股一位參謀,就是被某連在山上放炮時飛濺的一塊石頭砸傷了左眼,經部隊醫院臨時救治後,又送到北京的同仁醫院(當時用的還是文革中的名稱‘’工農兵醫院‘’)治療,還是遺憾地留下了殘疾。

相鄰的559團出了一次大事故,部隊正在巷道施工,結果塌方了,犧牲了一位排長,還傷了幾位戰士。後來軍區副司令員傅崇碧(也是63軍的老軍長)前來視察,還專門提到這件事,表示了對老部隊的慰問。

由於張家口地區是北京的北大門,其廣袤的山嶺地帶又是打防禦戰的好戰場,經常有軍隊高層官員來看地形。我師在施工期間,當時的軍區司令員陳錫聯曾率隊前來視察,他親自登上山頭瞭望,同時看望施工部隊,召開了全師幹部大會並做了重要講話。後來師裏下發文件,傳達了陳司令的講話,他強調了張家口地區的重要性,說這個‘’口子‘’一定要卡住,絕不能讓敵人過去。

依據軍委所制定的對蘇防禦戰略,各軍區要在敵軍進攻的主要方向上構築攻防體系完備的永久工事,一旦敵軍入侵,這些呈縱深配備的陣地要發揮對敵軍遲滯消耗的功能作用,爲我調動後續機動部隊贏得時間和空間,並最終在於我有利的條件下與敵軍展開決戰——這就是戰場建設的作用。

毛主席早就說過:‘’弱軍要想戰勝強軍,是不能不講究陣地這個條件的‘’。我陸軍之所以戰力強悍,與善於利用地形地物、構築各種野戰工事不無關係。抗美援朝五次戰役後進入相持階段,基本以陣地戰爲主,美軍在強大火力優勢下仍佔不了多大便宜,正是志願軍所構築的以坑道爲骨幹的網狀陣地發揮了絕對作用。當時,從朝鮮的東海岸到西海岸,志願軍構築了長達幾百公里的防線,各部隊利用各種工事與敵軍周旋,開展冷槍冷炮活動,憑藉前沿陣地短促出擊,極大地殺傷了敵軍的有生力量,並最終使戰局穩定在三八線。這些歷史經驗都爲我軍擬定對蘇防禦戰法提供了很好的借鑑。

七十年代當過兵的人應該還記得,當時有一支部隊叫北京軍區守備一師,是華國鋒主政時樹立的典型,其精神就是不畏艱苦紮根邊疆,爲祖國守好北大門。當時有一部電視紀錄片《乾枝梅》,就是宣傳這支部隊的,其中蔣大爲演唱的插曲《乾枝梅頌》也曾風靡一時,現在聽起來依然令人感動。

這支部隊駐在內蒙某地,在張家口的正北面,屬於阻敵入侵的第一道防線。當時北京軍區有三個守備師,基本任務都差不多,部隊常年駐紮在離陣地不遠的山腳下,有的連隊住簡易營房,也有連隊就住在農村,條件比我們還艱苦。部隊的裝備與野戰軍也不樣,步兵連隊裝備有火炮,一些大口徑的重武器甚至就放在山洞裏,一旦有警可立即投入戰鬥。

像我們師這樣的野戰部隊,是作爲軍區的戰略預備隊來使用的,平時駐紮在鐵路幹線附近和靠近交通要道的城市,戰時便於向預設戰場機動並逐行作戰任務。

頂住蘇軍鋼鐵洪流:我軍打山洞構要塞,步兵連配重炮

七十年代末,日本軍事作家久留島龍夫寫過一本書《蘇軍登陸日本•第三次世界大戰》,該書對蘇軍強大的戰鬥力做了恐怖性的描述。作者設想在未來某一時刻(198x年),蘇聯向中國開戰後又進攻日本,迫使日本在中國上海成立流亡政府。蘇軍閃擊中國,其機械化部隊的鋼鐵洪流瞬間沖垮中國軍隊的第一道防線,向縱深高速挺進,中國軍隊在楊總長(虛擬人物)的指揮下倉促應戰,損失慘重……呵呵,戰爭可以假想,但歷史不會科幻。這位日本作家肯定沒去過張家口(也不可能讓他去),不瞭解當時中國軍隊的備戰程度,否則他會得出更加客觀的結論的。

頂住蘇軍鋼鐵洪流:我軍打山洞構要塞,步兵連配重炮

應該說在當時嚴峻的國際形勢之下,中國孱弱的綜合國力並不爲外界所看好,但是強大的蘇聯軍隊未敢越雷池一步,令北約各國及日本爲之膽寒的蘇軍坦克集羣也並未出現在中華大地上,箇中緣由或許很多,但有一條毋庸置疑,那就是中國軍隊在積極備戰中所展現出的堅強決心和對應能力,以及對中國陸軍強悍戰力的忌憚,都不能不令蘇軍統帥部三思!

當時的華國鋒曾說過‘’蘇聯人可以打進來,但他們永遠也出不去‘’。這句話可做爲中國軍隊進行戰場建設的最佳註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