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個人很喜歡這首歌,延續了《someone like you》的抒情風格,但不苦情。個人感覺Adele是具有幽默和力量的質感十足的歌手。從《19》到《21》再到《25》整體風格基調;復古、抒情、強調旋律性是她的基本路線,亦因此,她的作品起伏變化不會太大。當初第一次聽到時的驚艷感應該會減弱,這也是自然的;總體感覺保持了一貫水準,但說有多大提升或變化,並沒有;就像之前說的,她的作品風格決定了不同於美國流行音樂電音當道,變化多端,但在求變的同時高品質者實在不多。單就這首歌來說,明顯可以感受到Adele對自己的要求還是很高的,引歌部分沉浸在平緩的記憶回述中,陡然出現的情感高潮,強烈深遠。這種凸顯前後對比的表達方式,對於歌手自身掌控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更是情感上的。我自己非常喜歡Adele的音色,有厚度有質感,表達起來細膩入情,真的是難得的唱作達人,希望她越來越好。


格萊美應該不存在黑幕,hello的確很好聽,但是真的不是我心裡年度歌曲的樣子,儘管成績喜人,但與12年的rolling in the deep根本不在一個水平,21和25的含金量的確不同,今年格萊美對adele的再次全盤肯定,真的是傷害一些人的心,的確反映了格萊美有一定的傾向性。心疼碧昂斯一直沒有取得過年度專輯,心疼sia這麼高品質的專輯沒有提名,同時理解了,瑪麗亞凱莉對於格萊美的蔑視。


每次單曲循環Hello的時候,就想起你。Hello剛發的第一天,你非得要我去聽,我去聽了,一開始感覺有點失望,就沒再聽。跟你分開後的某個深夜,趕報告的時候,歌單隨機到Hello突然熱淚盈眶。阿黛爾輕而易舉戳的我無處躲藏。想你這件事情躲得過對酒當歌的夜,躲不過四下無人的街。


一般不論indie歌手還是主流三專都是有很大轉變的一張。但是,很遺憾,她沒有。或許認為如此可以複製21的輝煌,雖然商業上做到了,但是你可以去看一看國外樂評甚至是豆 瓣,知 乎,批評聲很多,保守的成人抒情讓人一點都提不起來興趣 這麼說吧,聽完hello,整張專輯咋樣大概就可以猜到了。

當然Adele獲得年單年專有一定道理,但並沒有說服力。如果格萊美繼續搞這些商業化的玩意兒出來,只能說隔壁billboard在等你。


Adele這首hello比較成人抒情,,,正是當時歐美樂壇那種動次打次流行的一例特色,,,,所以說是比較突出吧,所謂是實至名歸的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