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和網上傳的與中國軍事交易有關嗎?還是巧合自我研發的


氫彈這種級別的武器怎麼可能交換,多好的友誼和錢都是換不來的。這我在兔吧也見到過,可能是他們想當然創造出來的。

于敏結構,可能是鍵盤軍事界最偉大的發明了,因為無法證實。

在撕逼辯論環境中,無法證實就無法否定。


十九世紀末,法國科學家貝克勒爾的偉大發現,使得核技術、核動力與核武器相繼出現。法國的氫彈結構與中國接近是很正常的。因為中國的核技術主要來自法國,中國的核彈之父兩彈元勛錢三強是法國國家博士,法國小居里夫婦的得意門生,他帶回中國的核材料樣品來自法國,他的最得力幹將楊承宗也是法國博士。

第一代核武器:原子彈,法國原子彈(1960)比中國(1964)早四年。

第二代核武器:氫彈,法國研製氫彈時得到美國的提示走了捷徑,與中國的于敏結構沒有聯繫。並且法國第一顆氫彈要比中國的先進很多,彈體重量僅三噸,易於使用導彈運載或飛機投彈。而中國的重達八噸,當時能夠空運此重量的裝置不多。第三代核武器:中子彈,法國是全球第二個擁有中子彈的國家(1980),比中國(1999)早了將近二十年。由於中國的核技術與法國的核技術一脈相承,所以中國的核電站大部分都是與法國合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