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又被回來了?

4月1日愚人節這天,國美傳出黃光裕即將出獄,再次攪動人心。有媒體報道,國美零售投資關係總監李虹4月1日在香港向媒體透露,國美零售創始人黃光裕將於明年出獄迴歸。隨後新京報又發快訊,國美李虹表示是媒體聽錯了,黃光裕2021年出獄,沒有變化。轉息之間,21世紀經濟報道稱,記者並未聽錯,國美確實宣稱黃光裕明年出獄。

21世紀經濟報提供的音頻中提道,“從公司內部來說,明年基本上也是老闆的迴歸年。老闆的迴歸年不管是在資本市場還是員工上,都會有一種更高的寄許、更高的熱情。還有可能促成一些業務的發展,所以基本上是會越來越好吧”。

對此,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對時間財經表示,黃光裕出獄,對於國美及國美投資者,具有心理層面的影響,即“大老闆出來了,我們更有信心了。”但不會對國美市場地位提升及經營業績改善產生實質性作用。

道理很簡單:在獄中的黃光裕對國美具有實際決策權及影響力,國美任何重大決策都是黃光裕做出的,或者必須經過黃光裕同意才能執行。既然如此,出獄和不出獄,有什麼本質區別呢?

消息真假未定,“黃光裕概念股”卻是實實在在地漲了。山東金泰在14:17之前股價漲勢維持在2%左右,與大盤接近,14:17直線漲停,同樣拉起直線漲停的還有國美通訊、國美金融科技、國美零售和中關村。“由此可見,國美零售被稱爲'出獄概念股'名副其實。”劉步塵說。

衆所周知,國美零售於1992年港股上市,是一家以經營各類家用電器爲主的全國性家電零售連鎖企業。創始人黃光裕作爲“國美之父”曾帶領國美狂奔突進,一時間風頭無二。2008年,國美的銷售額達到1200億元,與蘇寧相當,是當時阿里的40倍。

2004年至2008年,黃光裕三度奪得胡潤百富榜內地首富,2006年還成爲福布斯榜內地首富,成爲風雲無兩的人物。

但如今黃光裕離開國美已經10年,進入而立之年的國美零售,2018年營收只有蘇寧易購的22%。如此殘局,“傳奇”黃光裕出獄後能搬回一局嗎?

奇葩“出獄”概念股

2010年,黃光裕因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和單位行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服刑期間曾獲2次減刑,執行刑期任至2021年2月16日。

但在此之前,黃光裕提前出獄的消息層出不窮。有意思的是,每次都能帶動相關股票上漲。因黃光裕仍實際控制有國美零售、國美金融、拉近網娛和國美通訊、中關村五家上市公司,再加上黃光裕胞兄實際控制山東金泰14.98%的股權。該“六劍客”,構成了市場慣稱的“黃光裕概念股”。

每次黃光裕出獄的消息一出現,黃光裕概念股總是很“配合”。此前的今年2月14日,國美零售開盤後持續走高,市場傳言黃光裕提前出獄,最高峯時股價一度上漲11.59%。截至當天下午4點收盤,國美零售股價最終報收0.77港元,較上一交易日上漲11.59%,全天成交量達4.7億港元。

1月31日,國美零售法定代表人由黃光裕母親曾嬋貞變更爲劉麗煥,曾嬋貞此前擔任的執行董事和經理職務也一併更換爲劉麗煥。彼時,便有業內人士認爲,此舉或爲國美電器創始人黃光裕出獄提前佈局,能讓其在出獄後以最快時間接手國美控制權。當天早上,國美零售開盤後持續走高,截至下午4點收盤,國美零售股價最終報收0.77港元,較上一交易日上漲11.59%。不出意料,中關村當日上漲3.31%,國美通訊今日上漲5.37%。

2018年8月15日晚間,中關村發佈公告稱,國美電器擬增持公司股份。在大盤下跌18點的情況下,中關村一字板漲停,國美通訊則在衝擊漲停後,大漲4.89%;山東金泰也大漲了6.19%。

2017年10月17日,“黃光裕即將出獄”的傳聞重演,國美通訊拉昇至漲停,中關村盤中漲7.71%,山東金泰也拉昇近5%,國美零售一度漲逾10%。

再早前的2016年5月31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黃光裕減刑11個月。隨後,國美通訊(當時名爲“三聯商社”)5日內大漲8.65%;中關村5日內上漲4.15%,而國美零售(當時名爲“國美電器”)股價此後震盪上漲近一個半月,由5月30日收盤的0.90港元/股一路上漲至2016年7月18日的股價高點1.02港元/股,漲幅超10%。

虧損激增10倍

擺在投資者面前的財務數據卻給不出好消息。3月29日,國美零售發佈2018年年報,2018年公司銷售收入約643.56億元,同比下降10.09%。歸屬母公司擁有者應占虧損約爲48.87億元,去年同期虧損爲4.50億元,虧損同比擴大986%。

銷售承壓。報告期內,國美零售1381間可比較門店的總銷售收入約爲532.02億元,同比下降13.78%。從區域銷售分佈上看,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四個區域的銷售收入佔整體銷售收入的比例約爲33%,而去年同期爲34%,反映出來自一級市場的收入佔比正在降低。

代表公司產品競爭力的毛利率也在下降。國美零售2018年全年綜合毛利率16.8%,同比降8%。毛利約爲97.39億元,同比降11.90%。

可對比的是,國美的“老對頭”蘇寧易購,2018年營收爲2449.57億元,同比增長30.35%。歸母淨利潤爲133.28億元。

債務方面,2018年,公司減去合約負債的流動負債爲399億元,流動資產爲235億元,未能覆蓋流動負債,此外,國美零售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爲101億元。

劉步塵稱,一個經營業績堪虞,靠翻來覆去炒作“老闆出獄”的企業,很難讓投資者對它的未來建立信心。

除了“大本營”國名零售,“黃光裕”概念股基本只有中關村的醫藥板塊增長較好,其他業務幾乎全線潰退。國美金融科技包含個人及商務借貸、融資租賃、典當、保理四大業務,公司2018年中期報告顯示,當期錄得營業收入約爲2680萬元,同比下降33.00%。期間,公司商業保理業務收入同比減少874萬元,商業保理業務經營費用同比減少1137萬元。

拉近網娛業務在音樂、影視領域。2018年度,公司虧損2.37億港元,而去年相應的虧損額僅有8091萬港元,虧損擴大193%。

國美通訊(原名“三聯商社”)原爲國美系在山東的零售業務,2016年底收購做移動智能終端的德景電子,剝離零售業務,成爲國美旗下的通訊公司。公司此前發佈2018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稱,預計公司2018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爲-2.5億元到-3.5億元。主要原因是自有品牌手機業務產生虧損。此外,公司在2016年購買浙江德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權價款,公司向控股股東借款5億元,年利率爲6%,導致公司財務費用較大。

僅有中關村業績頗爲亮眼。公司此前發佈的2018年度業績預告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億元至1.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01.18%至741.42%。

要知道,黃光裕入獄期間並非完全失去了對國美的掌控。畢竟現在把控國美的是黃光裕的妻子、母親和妹妹。黃光裕妻子杜鵑曾在2016年底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公司遇到重大事件,會與獄中的黃光裕溝通。稱“每個月見一次面,主要書信溝通”“光裕培養了我”。

劉步塵還表示,“黃光裕再傳奇也是人,經過十多年的監獄生活,黃光裕能否快速適應這個完全不同的新零售時代還很難說,更遑論帶領國美重振輝煌。要知道,黃光裕入獄的2008年,微信都尚未出現。”

最關鍵的還在於,國美系在虧損中掙扎時,互聯網巨頭攜大量資金在國美的目標市場跑馬圈地。阿里、騰訊、京東、網易等巨頭參股永輝、華聯、高鑫、家樂福、步步高、居然之家、海瀾之家各顯身手。各大手機廠商以及互聯網公司的lot平臺搭建也基本成熟,正在逐步跨入家電領域。5G時代下智能家居的前景也在互聯網公司的籌謀中。

“我個人對國美的未來持較爲悲觀的態度,因爲國美已經失去了在新零售時代崛起的最佳窗口期。”劉步塵說,8年前,當京東和阿里還不夠強大的時候,蘇寧易購和國美電器處於大致均等位置。但是,國美因爲戰略層面不作爲,直接導致其不願意在電商及新零售層面做出實質性佈局。結果可想而知,就是今天已經被邊緣化。想東山再起,已經非常困難。

此外,黃光裕曾經撕開市場的殺手鐗“低價策略”也將水土不服。畢竟彼時家電產品進入產量過剩而同質化年代,黃光裕手中又握有份額佔優的渠道,後期甚至是達到相對壟斷的地位。而如今,家電行業利潤已經壓得很低,國美的行業地位優勢不在。黃光裕面對如此期待,又該如何着手呢?這或許要等黃光裕真正出獄了,才能知道。(北京時間財經 陳世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