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別稱濱城,是遼東半島南端重要的沿海開放城市,在軍事上與山東半島的威海互爲犄角。也正因爲如此,從近代以來,這裏就一直是各方博弈的焦點。如今褪去昔日瀰漫的硝煙,這座人口近六百萬的美麗都市以其山清水秀與碧海藍天享譽中外。然而關於大連這個名稱的由來卻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地形派”、“俄語派”和“滿語派”三種。

首先我們說說“地形派”,在這類人的說法裏,大連灣口外有個三山島,其中兩個島由沙崗相連。從空中俯視,酷似“褡褳”,故而這裏最初被稱爲“褡褳灣”。褡褳是一種中間開口,兩端裝東西的口袋,以搭在肩膀上最爲常見。這種東西在今天已經看不到了,但在明清時期卻是極爲常見的生活用品。明萬曆年間傳教士繪製的遼南地圖中將此地標註爲“DALIAN”,顯然是根據“褡褳”音譯而來。

而“俄語派”的說法來源於沙俄對旅大地區的強行租借。甲午戰爭之後,清廷被迫割地賠款,本來遼東半島已是日本囊中之物,但沙俄對此地同樣垂涎已久,於是聯合法國、德國干涉還遼。日本儘管對此異常惱怒,但大戰之後力求恢復元氣,因而順勢向滿清勒索三千萬兩白銀用作“贖遼”。而俄國則以功臣身份向清廷提出租借旅順大連,後來直接將這一地區整合爲“關東州”。

在俄國進駐之前,大連只是一個小漁村,當地人稱之爲“青泥窪”,而野心勃勃的俄羅斯沙皇又怎會滿足於一個小小的漁村呢?後來,尼古拉二世親自下令在此處建市建港,並以“達里尼”作爲城市的新名字。“達里尼”是一個俄語詞,意爲“遙遠”,從此這個名字在遼東半島上使用了將近十年。1905年日俄戰爭如火如荼地進行,俄國戰敗,日本順勢接管“達里尼”,並根據音譯更名爲“大連”。

“滿語派”則是從東北素來是滿族人的活動區域入手,認爲滿人世代居住於此,肯定會對當地進行命名,那麼“大連”也應該與滿語有某種瓜葛。1898年清廷與沙俄簽訂《旅大租地條約》,其中滿語版本就把該地稱爲“達淋”,這與“大連”已經極爲接近了。從這個角度來看,大連地名源於滿語也不無道理。

其實要辨明地名的淵源還要看各種名稱出現的時間,可能大連當地長期使用各種土語稱呼,但1879年李鴻章在向朝廷的奏摺中就已經使用“大連灣”這個叫法。這未見得是根據“褡褳灣”演化而來,但至少比“達里尼”早上二十年。

如今可以確定的是大連在晚清長期使用“青泥窪”這個名字,甚至到日據時期還有“要學日本話,就到青泥窪,吃飯叫米西,罵人叫八嘎”的說法。但“大連”這個詞的源頭究竟在哪裏,只怕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更多遼寧地理歷史文章,請關注微信公衆號:地圖帝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