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台湾

The Mill And The Cross驚豔布魯哲爾

透過波蘭導演Lech Majewski的富含寓意的鏡頭呈現,我得以瞭解這位出身於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布拉班特公國(在15-17世紀建國,領土跨越今荷蘭西南部、比利時中北部、法國北部一小塊)的畫家~

老彼得.布勒哲爾(台灣譯為:布魯哲爾)Pieter Bruegel de Oude

電影改編The Mill and the Cross一書,此書探討布勒哲爾在1564年創作的苦路The Way to Calvary。談及此畫,不得不提當時尼德蘭的時代背景。

1556年,隨著稱霸歐洲查理五世退位,將奧地利大公傳位給弟弟斐迪南(為斐迪南一世),而將西班牙王位傳給兒子菲利浦(為菲利浦二世)。並立下兩邊本人及其後代互不能繼承的規定,從此哈布斯堡王朝一分為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在有地球王之稱的菲利浦二世領導下,進入前所未有的強權時代。

查理五世在其領土範圍大肆追捕基督新教徒,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地球王亦是如此。除了剷除異教徒外,還對他們施以慘忍的車輪刑。畫作中穿著紅色衣服騎馬的士兵便是西班牙在尼德蘭的外傭兵。電影中他們殘忍的鞭打異教徒,並將他綁在車輪上,高高立在寓意tree of death的樹幹上任由禿鷹啄食屍體。

影片主人翁在觀察大自然時,娓娓道來在畫作中構圖的形式如蜘蛛結網時。以耶穌扛十字架赴刑場為中心,將舊約聖經故事及當時安特衛普庶民生活及自然風景融入在其中。開場以高聳巨石磨坊為起點,主人翁說傳統在天空通常以神的形象出現俯瞰地面所發生的事,而他,則將這角色換成了磨坊主人。

以左後方的城市為圓圈稱為circle of life,畫面最左的茂密大樹則是tree of life。而畫中右後方圓形的刑場稱為circle of death,撐起車輪刑的樹幹則為tree of death。左右各呈現了對比及平衡!有趣的是,布勒哲爾把自己和銀行家兼繪畫收藏家友人Nicolaes Jonghelinck一起畫進畫中,就在右方抱著tree of death的那兩人。看得出哪位是布勒哲爾嗎?

左方戴帽,穿著白紅衣袍的便是布勒哲爾本人!

 

畫面右前方則是傷心的聖母瑪麗亞,左右及前方各站一人,這畫面有著三王朝拜的寓意。左前方則是當地人民生活的場景,有著不遵守戒律而被活埋的女人、吹笛音樂人及農婦、扛著麵包藍叫賣的小販及頭上頂著農作的婦女們。

看到這,把每個畫面圈起來你會發現每小段故事,就像張蜘蛛網般的縱橫交錯且交雜著不同時代感。影片中,對耶穌苦路中三次跌倒及羅尼加為耶穌擦臉之事雖無完整呈現,但卻將西門從艾斯特身邊被拉去幫耶穌扛十字架一事真實呈現。片中,布勒哲爾敘述他在畫作中將西班牙紅衣士兵及人群的焦點放在西門身上,而耶穌誕生、伊卡魯斯墜落及掃羅撲劍自殺這等驚天動地之大事在畫作中也不會被注意到。

不知有無注意到刑場上只有兩個十字架,那是囚車上兩位囚犯~蓋塔斯(左)及狄士馬(右)的。耶穌受刑的十字架由西門幫忙扛著!十六世紀時肺結核病在當時大流行,到末期時會大量咳血而這樣的時事也出現在畫中。往刑場的路上,有一男子摀著嘴咳出一大灘血在路上亦被畫家畫入(淡藍圈處)。

主人翁在片中說過一段話,我印象非常深刻。

My paintings must tell many stories. It should be large enough whole to everything. Everything, all the people, must be hundred people

 

現今收藏布勒哲爾作品最多的是~位在維也納的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有機會去奧地利時不仿去看看喔!

網址連結

http://www.khm.at/en/

部分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