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探訪:日本蔦屋家電讓人愛逛的家電商店是什麼樣的?

攝影:eric yang

最近有兩個新聞:一個是12月19日,中國地產圈的300個大佬齊聚南京,力挺蘇寧董事長張近東的大開發戰略,後者定出了未來三年2萬多家門店和2000多萬平方的商業實體目標。另外一個是,11月底,國美零售宣布從家電賽道轉到更大的家生活賽道,未來三年,要打造1萬家以上線下「家·生活」門店。

風水輪流轉,蘇寧和國美好像又回到線下主場了,激進擴張,強化規模,從大Mall,零售雲店到千百家社區小店一一佔位,有「黑科技」加持,甚至聯姻了大商業地產巨頭們。

但未來這些「你身邊的蘇寧、國美們」,除了傲嬌地迅速佔住線下有力的商業點位,唯一沒提到的,就是人們為什麼要來你開的店?

最近,「零售氪星球」探訪了日本東京二子玉川的「蔦屋家電」,這是由策划了世界最美書店之一,東京代官山蔦屋書店的CCC(Culture Convience Club)公司策劃開設的生活方式提案家電店。

CCC在全日本擁有1400家門店,其中100+家直營店,是日本最大的書籍、影像、音樂的租賃和販賣連鎖店。最近幾年,CCC做了很多線下零售業態的創新,包括書店(最知名的就是世界最美書店之一,東京代官山蔦屋書店)、圖書館、商業設施和家電賣場,都在日本市場取得了巨大成功。

「零售氪星球」探訪的「蔦屋家電」是CCC近年策劃的唯一的「家電創新」門店。2015年開業,位於東京世田谷區的「二子玉川」,距離繁華的澀谷10分鐘。樞紐車站,人流聚集,整個區域有一些生活超市、餐廳和寫字樓等。這張黃昏時的二子玉川圖片就是同行的商業空間設計師Eric的作品。

「蔦屋家電」位於一個叫Rise S.C. Terrace Market的購物中心的一、二層,蔦屋家電共2層大約2000坪,合6600多㎡。

一層有蔦屋的標配星巴克,電腦、音樂、移動設備和音響等區域。二樓包括傢具、綠植花店,咖啡小吃區,廚房家電、運動器材,健康美容家電、品牌家電展示區、葡萄酒、燈具禮品區等,甚至包括一個美容美髮店,二樓中庭,被設計成為大型休閑空間,方便閱讀和工作的人前來休息,同時布置一些展覽和品牌展示。

「零售氪星球」在「蔦屋家電」呆了一個下午,感受了這個為日本年輕人打造的「創新線下家電賣場」的不同,收穫了幾個感受。

不是按品類陳列,而是「為生活提案」角度規劃不論是國內,還是日本,傳統家電賣場,都是按品類劃分,從空調區,洗衣機區,到電視區......每個區域密集堆放著各型號的家電,每個家電都貼著各種價錢或者打折SALE標籤,看起來簡單,直觀,但是也很簡陋。

過去,這樣還好。但是,因為電商時代來臨後,與線上賣場相比,線下賣場能容納的型號齊全度沒有可比性,如果缺乏其它的體驗,消費者只能看到、體驗到有限的家電型號品種,要麼不來逛,省時省錢從網店買,要麼過來買完就走,看看國內家電賣場近年來門可羅雀的樣子就能想像。

創新往往來自門外漢,「蔦屋家電」就是一個顛覆傳統認知的家電商店,以「家電」為切入點,按一種「為生活提案」的角度規劃,提供多樣化生活方式選擇的家電商店。

比如,「蔦屋家電」按不同的應用場景,不同家電配搭在不同區域。環境舒適,選品精良,以相關領域的書籍書架、或者各種相關商品、擺設,隔離出不同的區域,擺放不同的家電應用場景,同時,各種鮮活的綠植和精緻生活雜貨穿插其間,休息的沙發和座位密布在賣場的各個角落。

你完全可以在逛家電累了之後,坐在密布在每個角落裡的休息沙發上窩一會兒。或者流連在各種家電體驗區,體驗這些與高科技家電配搭後的生活樣式。

整個賣場,與其說是賣家電的商店,不如說是,以精深的專業水平,創造出讓人愛逗留和嚮往的生活空間。如果,人們樂意將最寶貴的時間消磨在這裡,那麼,消費是自然的。

不止有家電,還有各種好品味的品牌店配搭早在2003年時,CCC就在東京開了日本第一家「Book&Cafe"為概念的書店,所以,混搭不同品類業態的複合式商業空間是「蔦屋」的特色。在「蔦屋家電」2層的空間里,混搭了不同品牌品類店。

因為生活方式本身就是由不同的傢具、擺設和家電、書籍、雜物等配搭在一起,這裡已經幫你策划了由這些精心挑選的家電和器物、書籍融合在一起不同的生活場景。

比如,位於蔦屋家電一樓的星巴克咖啡永遠人滿為患,甚至還有很大的辦公座椅區,像創業空間一樣,很多年輕人、自由職業者拿著電腦,工作一整天。

Arflex是義大利著名的傢具品牌,非常注重對文化和新技術產品的研究,一直堅持在設計領域進行突破創新。在二樓一角休憩區,用各種傢具混搭出不同的生活場景。

SOLSO HOME是日本的一家人氣植物店,最擅長各種和植物有關的創意。比如,用植物來裝飾書架,起居室,現實感受植物融入到了生活場景之中的樣子。

Good Meal Shop里的冰淇淋很好吃。其「Home-Made"和「Hand-Craft"的理念,提供在家製作美食的生活方式場景,「蔦屋家電」二樓這一角完全是可以活用和看到各種廚房家電使用的地方。

兒童區的玩具其實為媽媽們提供了很多新型的育兒方案。「零售氪星球」在東京生活的朋友小綠就經常在周末帶女兒過來玩,在「蔦屋家電」里呆上一天。而愛廚房的主婦,則可以在二樓的廚房區實際體驗。

家電商店裡出現一個體驗各種先進美容器具的美容室也沒有什麼突兀,你可以在這裡真實嘗試一種美容儀器或者美髮。「蔦屋家電」的美容理念是「陪伴老化(With Aging)」,每個年齡都可以美麗,將美容儀器和化妝品結合,提供「美的提案」。

在網路時代,線下商店裡「人」傳達的價值更重要在2017年開始的這場國內如火如荼的新零售運動里,各路零售巨頭和新秀都在強調「智慧」和黑科技對效率的提升。比如,「無人零售」就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技術提升確實極大減少了商家的人工成本,但在提高消費者在線下店的體驗上,並非一股腦兒的無人和科技就是先進。

換句話說,某種程度上,電商就是無人銷售。如果,人們到了線下商場,還看不到人,需要通過詢問機器人或者查閱店裡的電腦跟在線上購買還有什麼不同?

在「蔦屋家電」里,有很多高科技的健身器材、美容器材、廚房家電,更少不了的最先進的3C電腦和數碼音響產品,但出乎意料的是,很少看到智能機器人導購。

相反,如果有需求,很多有豐富專業知識導購員可以提供幫助。而且,從外表看,這些導購大多數都不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

在店內有專門對導購的介紹,他們多是在某一領域有豐富專業經驗的人,特別介紹他們擅長的領域,推薦消費者找他們諮詢。比如,有的導購曾經從事過兒童保育和餐飲行業,對美食和廚房電應用有豐富的經驗。

攝影器材的導購員,則可能從事過照相館店長和建築攝影師,所以,對攝影器材或者策劃一個跟拍攝和沖印有關的方法就很有心得。音樂播放器的導購,則可以利用自己豐富知識和感性,為客戶推薦在路上或者家裡享受音樂的各種器材和曲目。

在強調智能的時代,這種專業的線下服務導購可以提供人性化的服務,帶來更大的客戶粘性。據說在東京代官山「蔦屋書店」,就有大約30個多個各行業各業的精英導購。

不過,在「零售氪星球」看來,更重要的是,這些具有豐富經驗的導購,又同時是生活方式策劃和編輯。他們基於自身專業知識,通過和消費者的交流,來策劃配搭不同的售賣專題和生活方式內容,來滿足客戶的需求。

不同的書、擺設和家電,應該擺放在哪裡,怎麼擺放,體現一個什麼主題。都是需要專業知識、見識和修養的人才能策劃和提供。

CCC創始人增田宗昭在其《知的資本論》一書中說「如果,我們的店鋪能推出100個戳中現代都市人群心理的提案,那麼必定可以實現創新。這與其說是家電店,不如說更像是一本雜誌。在這個空間里,按照『令人怦然心動的生活!』的方針,編輯了100篇獨具魅力的專題報道。」

傍晚時分,「蔦屋家電」里仍然聚滿了人,有人在星巴克里工作,有人窩在書籍區里看書或者挑選家電產品,體驗最新的電腦,買一些可愛的日用雜貨和飾品......這樣的店會賺錢么?據一個日本朋友說,媒體報道,開業不到2年的「蔦屋家電」很快就盈利了。

其實,2003年,CCC和星巴克在日本開出第一個「Book&Cafe"為概念的書店時,就有質疑。人們一邊看書,一邊喝咖啡,會不會影響書籍銷售。但事實上,銷量卻增加了。當然,蔦屋的T-Card、T-POINT和大數據也是這麼多年盈利的一個商業利器,那是另外一個話題。

零售無論形態怎麼變,都是成本效率和體驗的競爭。新零售時代,線下商場正在成為新的競爭紅海。過去國內的家電連鎖巨頭,無論是蘇寧,或者國美,都在電商時代時候去學習電商。

但再回到線下主場的時代,除了加持科技,瘋狂布點,怎麼在成本改善,效率提升的情況下,再開出下一代的,有魅力、讓人愛去逛和待著的新「實體店鋪」更重要。不僅僅是家電賣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