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是現代人喜歡說的一個詞。越是在多變的環境中,越是希望得到某種恆常確定的幸福。但這是不可能的。諸行無常,凡因緣和合的事物都是無常的。——希阿榮博堪布《前行筆記之耕耘心田

  安全感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但是我們一直在追尋的安全感是否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安全感?當我們身處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時,又該如何滿足自己的安全感需求?本期《耕耘心田》,和晶對話《三聯生活週刊》前主編——朱偉,幫你獲得真正的安全感。

  【觀點】

  1、與外界環境相比,自我安全感的建立更加重要

  對於我來說,能夠在一個安靜的港灣裏自由地舒展自己,這才叫安全感。但是社會是開放的,很難把自己封閉在一個港灣裏。現實中的安全感其實來源於外界和自我兩個層面。我們一直嚮往世外桃源般的淳樸生活,但是我們身處的外界環境充滿着不確定性,時刻變化着,包括食品安全的不確定、交通安全的不確定以及自然災害和惡性事件的發生等。充滿不確定性的外界環境可能會降低一個人的安全感,但是外界環境始終只是一個影響因素,它不會完全剝奪一個人的安全感,而一味地向外尋找安全感,猶如緣木求魚,往往讓人更加不安。相比之下,自我對安全感的建立才更加重要,一個內心沒有安全感的人,連幸福也會害怕,又如何去面對不確定的外界環境。

  2、沒有善良的成功無法填滿一個人的安全感

  善良是做人的一個基本原則。古人說:“人之初,性本善。”但是當一個人進入社會,就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影響,不知不覺丟失善良的本性,尤其是在成功學越來越泛濫,越來越多的人追求金錢、地位和名聲等外界成功的當下。一個丟失了善良本性的人,即使獲得了金錢、地位和名聲,心靈依然會很空虛,缺乏安全感,因為安全感永遠無法被物質財富填滿。善良的重要性在於可以營造人與人之間溫暖的關系,提高一個社會的安全感係數,所以現在社會應該倡導越來越多的人重新回歸善良的本性。我們或許永遠無法獲得安靜港灣裏自由舒展的安全感,但是溫暖的港灣會讓我們獲得心靈的寧靜和坦然,這也是一種自我安全感。

  3、自由應該在不傷害別人的基礎上

  在過去的集體主義的時代,沒有人敢於釋放自己,所以我們不需要防範任何人,這是一種外界帶來的安全感,但是我們不能再回到不能釋放個人的集體主義時代。我們不能否認釋放個人是一個社會的巨大進步,但同時也應該看到釋放出來的惡,這也可以說是自由的代價。開放自由的社會帶給我們最大的挑戰就是需要我們認識到自己與他人和社會之間的關系,我們需要思考的是自己變得強大之後如何去保護和溫暖而不是去剝削這個社會。我們一直特別崇尚西方國家的自由,但是實際上西方國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自由,反而是相對保守的,因為他們經過了那個自由的時代,明白自由是需要代價的,過度的自由會造成互相傷害,適度的保守纔是真正獲得自由的前提。社會是一個漫長的演進過程,文明秩序的形成需要時間,但總有一些前行的人,他們會重新構建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

  4、實用主義使很多人意識不到閱讀的重要性

  自我安全感最終來源於心靈的鬆弛狀態,一個人不能自由舒展是因為自己的心是緊縮的。閱讀可以打開自己的視野和心靈,在時刻變化的外界環境中營造一個安靜的港灣。但是閱讀與實用主義無關,而我們這個社會很大的問題就是過於強調實用主義,這使現在的很多人都意識不到閱讀的重要性。閱讀不能快速變現,但是能夠解決我們的心理問題。在生活富裕的當下,心理問題反而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的魔鬼,在心理魔鬼的面前,實用性的東西變得沒有用了,無法幫助我們重獲心靈的寧靜,但是很多書本能夠打開我們的視野,讓我們重新認識世界,形成一種對世界的正確的方法論,這往往被很多人都忽視了。

耕耘心田 和晶對話朱偉:自我安全感最終來源於心靈的鬆弛 宗教 第1張

  耕耘心田系列訪談 第一季第四期

  【嘉賓】朱偉

  《三聯生活週刊》前主編,資深媒體人。

  代表作:《考吃》、《有關品質》、《微讀節氣》、《四季小品》、《重讀八十年代》等。

  因愛好古典音樂,1993 年到三聯書店創辦《愛樂》雜志,並編著大型工具書《音樂聖經》。

  1983-1993 年在《人民文學》小說編輯室任編輯、編輯部副主任,曾在《人民文學》推出莫言、餘華、蘇童、劉索拉、阿城、格非等一大批作家。

  【主持人】和晶

  1992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1993年,加入上海電視臺擔任節目主持人。

  1998年,主持談話類節目《有話大家說》,獲得“金話筒”銀獎。2002年進入中國中央電視臺主持《實話實說》欄目。2010年轉到央視新聞中心大型節目直播部。

  後創辦文化科技公司,現任董事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