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記者的時候,曾經採訪過曹禺的女兒作家萬方。應該說,《雷雨》是曹禺作為一個作家,創作作品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現代文學作品的傑作。不管是從中國話劇史,還是從中國文學史的角度來看,《雷雨》都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也是一部接觸偉大的戲劇文學作品。

我們從以下現象來評估這部作品:《雷雨》是新中國至今被翻譯成各國語言文字最多的中國話劇,是被改編成芭蕾舞劇、評劇、越劇、滬劇等各種的舞台藝術劇種,不同時期的電影、電視劇最多的作品。

曹禺的朋友們這樣評價這部作品:巴金說,《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讀的作品。同時代的作家李健吾說:《雷雨》是一出動人的戲,一部具有偉大性質的長劇。

《雷雨》故事好看,人物設定合情合理,沒有破綻,情節精彩,衝突尖銳。結構嚴謹;人物性格鮮明獨特,戲劇台詞生動鮮活。

張藝謀的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劇情,人物關係,故事的模式,也是取材於曹禺的《雷雨》。北京人藝副院長、演員濮存昕也說,在北京人藝,《雷雨》是每年必演的劇本。

《雷雨》奠定了曹禺在中國文學史和中國話劇史上的地位。後來,他還寫了《日出》、《原野》和《北京人》《明朗的天》《膽劍篇》《王昭君》等作品,新中國成立後,曹禺歷任北京人藝院長、作協書記處書記、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等職務,但不管是文學藝術的質量還是社會影響,後來的作品都沒有超過《雷雨》的。

萬方寫過一篇文章叫《靈魂的石頭》,主要是談父親曹禺為什麼晚年寫不出東西來了。「這可能跟政治環境、社會環境、生活環境有關。心靈的自由是很重要的,如果失去了這樣的環境,生命就會枯萎了,創造力也就沒有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