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悟空相邀。首先需要知道一點,T50是技術驗證機的編號,早已更名為蘇57。目前,蘇57共生產出12架,2月9日的《今日關注》,已經介紹了相關情況。俄羅斯與美國對戰機的劃代方法是不同的,美國等西方的三代機,俄羅斯卻稱為四代機;美國的四代機,俄羅斯稱為五代機。這裡不僅僅是代數上的不同,還有劃代標準也不同。

蘇57趕超的目標:F22

美國的四代機,其標準為:4S——超隱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超機動能力、超戰場信息綜合處理能力,嚴格來說F22達到了4S標準,而F35就達不到——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俄羅斯的蘇57,本為對抗F22,然而受限於經費緊張,其研發歷盡波折。俄羅斯在隱身技術、電子信息等方面始終存在不足,俄羅斯也很清楚這一點:俄五代機標準不強調隱身性——資金投入不足,技術開發不夠。

蘇57戰機

按照俄羅斯標準,蘇57達到了五代機標準;而按照美國四代機的4S標準,蘇57還未達標:蘇57換裝了「新型30」發動機,推力是沒問題的,再加上蘇式戰機氣動外型的優勢,蘇57具有超音速巡航、超機動能力;至於雷達系統等,俄羅斯副國防部長稱蘇57雷達可探測400公里,並可探測隱身戰機,蘇57渾身雷達,俄羅斯曾稱蘇35雷達可探測F22,結果一架F22悄悄在蘇35後面跟了100公里遠,蘇35愣是沒發現。隱身能力就不用說了,蘇57距離四代機的差距有點遠。至於超戰場信息綜合處理能力上,俄羅斯始終有差距,還不如我國(我國稱為高態勢感知能力)。

我國殲20戰機

但是蘇57比F35又不在一個層次上,前者是一款重型戰機,後者是中型戰機。與蘇57可比的有美F22、我國殲20。而蘇57綜合性能只能排在第三位,殲20擁有後發優勢:隱身技術、高態勢感知能力上強於F22。在2月9日的《今日關注》欄目中,杜文龍大校介紹了相關信息,對此持懷疑態度的網友,可去看看。另外,殲20機身採用了大量符合材料,大大降低了戰機自重。超音速巡航要求的發動機推力相對降低了許多,這也是殲20雖然用的渦扇10B發動機,卻能達到超音速巡航狀態的最重要原因。

蘇57雙機編隊

蘇57像是一款過渡機型:能夠對F22產生一定的威脅,以解決目前美國對俄羅斯在最新主力戰機上的代差壓力;更像是一款未完全研製成功的「半成品」,俄羅斯急於縮小美俄間的巨大差距,又沒有大量資金、技術支持,造成了蘇57很難成為符合4S標準的四代機。隨著蘇57的服役,會慢慢改進:隱身能力、內置彈倉、綜合信息處理能力等。另外,蘇57很可能被當作六代機的實驗平台,俄官員說過此事。

蘇57三機編隊

看看蘇57的一些性能參數。蘇57,其技術驗證機為:T50,於2017年8月11日正式定名。最大起飛重量35噸,作戰半徑1200公里,最大載荷6噸,內置4個武器艙(解決了大多數人的疑惑:蘇57戰機的內置武器艙到底是否存在?)。航程3500—4300公里,最大升限20000米,最大飛行速度超過2.0馬赫。

蘇57的N036有源相控陣雷達

蘇57的雷達系統,裝備了季赫米洛夫研究所的N036雷達——有五套AESA天線,探測距離400公里,同時跟蹤30個目標,並向其中8個目標發起攻擊。蘇57還集成了獨一無二的主、被動雷達和光學定位系統,實現了「智能蒙皮」功能。還使用了SH121雷達,據俄羅斯稱:可探測隱身目標。除雷達外,還裝備了無線電偵察和對抗系統、電子戰系統等。

蘇57終於裝備了彩色液晶顯示屏,並裝備了先進的頭盔瞄準顯示系統,大改俄制戰機「破舊」之風,更顯「高、大、上」。至少,看上去更像是新科技下的戰機。


T-50屬於五代機,且在2017年已被正式命名為蘇-57,目前共生產12架,正在進行相關試飛工作,最早可在今年入列俄空軍。

關於蘇-57最大的爭議就是其隱身能力問題。從外觀上可以看到,蘇-57同樣具有隱身戰鬥機機體邊緣對齊和盡量減少翼面數量的典型特點,彈藥艙也在腹部進行了內置處理,其進氣道也對發動機葉片進行了部分阻擋。但從蘇-57的腹部及機身後半部分看,其對於隱身的優化顯然是沒有同代戰鬥機優秀的。

「產品30」發動機

若按照F-22戰鬥機的「4S」標準來衡量蘇-57,也就是所謂「超機動」、「超音速巡航」、「隱身」、「高信息融合」,在2017年12月5日,蘇-57戰鬥機更換「產品30」發動機後,其已能符合前兩項的要求,且由於「產品30」發動機採用的加力燃燒室雷達屏障及鋸齒狀的尾噴管設計,在隱身問題上也再次對蘇-57戰鬥機進行了彌補。

101KS Atoll電子光學系統

對於「高信息融合」,蘇-57的航電系統主要為Sh121多功能雷達系統(MIRES)和101KS Atoll電子光學系統。前者由N036雷達和L402 電子戰套件組成,後者則是一套空間監視系統,包含紅外搜索跟蹤、導彈接近警告,及激光定向干擾器等,其中的激光定向干擾器可對來襲目標進行一定程度攔截。

NSTsI-V 頭盔瞄準顯示系統

另外,蘇-57還為飛行員配備了NSTsI-V 頭盔瞄準顯示系統,使飛行員進行大過載機動時亦可控制機載武器進行瞄準,同時,還能為飛行員提供飛行參數及戰鬥機其它信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