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貓左先生 | 攝影:貓左先生

土撥鼠:旱獺的俗稱,是松鼠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棲息於平原、山地的各種草原和高山草甸。集羣穴居,挖掘能力甚強,洞道深而複雜,多挖在岩石坡和溝谷灌叢下。——來自百度百科

下面我來詳細講一下在格雷梅鑽洞的事情。

卡帕多西亞

上午九點,抵達卡帕多西亞附近的開塞利機場。這裏距離我們要去的格雷梅差不多還有一小時車程。

卡帕多西亞位於土耳其中部的安納托利亞高原上。

遠古時期火山噴發後構成的喀斯特地貌,基督徒爲了避難修建的規模龐大的地下城,火山岩長年風化後形成的石柱叢林,以及當地人因地制宜開鑿的巖洞居所,使卡帕多西亞看起來很有外星球的既視感。

所以,自從去格雷梅的麪包車開起來,一車旅行者就開始對着沿途各種神奇景觀情緒飽滿地舔車窗。

至於格雷梅,是位於卡帕多西亞中心的一座小鎮。因爲擁有超級多的洞穴酒店,所以被旅行者當成卡帕地區的大本營。

洞穴酒店

車子駛入格雷梅,我的朋友小牙籤,差點兒就發出土撥鼠式的尖叫。

讓她情緒失控的是鎮上的那些洞穴酒店。

麪包車停在我們提前預定的酒店門口時,她到底沒有剋制住。

“啊啊啊!!好多洞!!”就這麼瘋了似的拋下我和行李箱鑽了進去。

直到我辦完入住,和酒店老闆一起把箱子運到房間,站在露臺上欣賞格雷梅全景,小牙籤依然在院子裏興奮地亂竄。

她這輩子第一次看到這麼多造型各異可以住人的洞穴,實在太興奮了。

我們住的這家酒店叫大臣巖洞(Vezir Cave)。

距離鎮中心步行5分鐘,有個視野極好的大露臺,早上在房間就能看熱氣球升空。

格雷梅鎮上的酒店一般都提供普通和洞穴兩種房型。

洞穴呢,住起來確實非常帶感,假裝自己不在地球的感覺。

但是有個可以把潔癖人士弄爆炸的問題:落灰。

我的iPad,放桌面一宿,一層灰。

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午後,小牙籤稍微平靜了一些。我們吃了幾口酒店免費提供的饢,決定先去格雷梅露天博物館。

卡帕地區這樣的露天博物館很多。格雷梅這個屬於規模很大,保存比較好的,是世界文化遺產。

關於卡帕多西亞地區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洞穴教堂以及地下城,其實出品的都是同一個故事。

按照說來話長的講法,那肯定要追溯到羅馬帝國時期了。涉及到各種宗教政治問題。

簡單點兒說,就是基督教徒們被迫害了,然後來到卡帕多西亞避難。

洞穴是非常適合躲藏的,鑽來鑽去的也不太容易被抓到,所以大家就開始在巖壁和地下挖洞。

這些洞穴包括臥室,衛生間,浴室,餐廳,甚至馬廄,配套齊全。

當然,避難的都是基督徒,再艱苦也要堅持信仰啊,所以大量的洞穴被建成教堂,牆壁上有各種的宗教壁畫。

比如格雷梅露天博物館,就是由30多個教堂組合而成的。

格雷梅國家公園

離開博物館,在鎮上租了兩輛ATV(四輪全地形車)。

租車店是個大鬍子開的,後來在幾檔真人秀裏還看他露過臉。

大鬍子拿了張地圖行雲流水地在上面畫了幾根線,說這就是紅線,祝你們旅行愉快。然後一人扔給我們一頂頭盔,就給打發上路了。

卡帕多西亞分成紅線綠線藍線好幾條線路,各自都有一日遊的團。但是紅線其實自己租輛ATV玩起來更自在。

小牙籤自從來到這片土地上,就變身成一隻癲狂的土撥鼠,把車開得極其快,一路都在後面攆着我。

格雷梅國家公園就是很多很多的石柱和山谷。

比較有名氣的是愛情谷、玫瑰谷、鴿子谷和仙人煙囪。

仙人煙囪就是一羣帶着帽子的石柱,外形很像煙囪。位置在鎮子外面,露天博物館轉角上坡,看到一條岔路左拐一公里的位置。

愛情谷呢,顧名思義,看圖就明白了。

也不用擔心迷路,反正那麼多的山谷和石頭,看到最後總會暈的。

後來,我們就真的迷路了。一開始蹲路邊商量說那就佛系自駕吧。但是轉念一想大鬍子幾個小時前非常認真地叮囑我們最後一站一定要去玫瑰谷,在格雷梅最美麗的看日落的地方就在玫瑰谷,還在地圖上特意給玫瑰谷畫了圈圈,我們就覺得還是要有點兒追求的。

於是就原地不動憋着,憋了十幾分鍾,憋到一隊也去玫瑰谷的人。一打聽,他們也是從大鬍子那兒租的ATV,大鬍子還給他們配了個領隊,我和小牙籤二話不說就直接臨時參團了。

這隊人把車開得很狂野,到玫瑰谷附近的時候,竟然一個接一個翻過一座差不多60度的陡坡。我們也咬牙跟着翻了,心裏面嚇得老鹿踉蹌。

大鬍子果然沒忽悠人,夕陽的餘暉照耀着山谷,巖壁的色彩隨着光影不斷變幻,再加上旁邊幾對相擁的情侶,最後感覺看哪兒都是緋紅色的。

熱氣球

第二天凌晨四點起牀,爲了去坐熱氣球。

接客的小巴四點半準時停在酒店門口,車上已經坐了不少人,大家睡眼惺忪,無精打采地互問早安。

到了集合點之後,先簽字付費,然後吃早餐。

我們預訂的這家熱氣球公司叫Butterfly,是當地幾家酒店聯合投資的,飛行員都有執照。

雖然剛剛9月,但是卡帕地區清晨的氣溫不過五六度,小風兒一吹,從心裏打顫。

五點多,我們被拉到起飛點。旁邊已經有幾隻氣球升空了,Butterfly的球還在充氣。

筐子被分成四格,駕駛員站中間,遊客被均勻地擺放在4個格里。

5分鐘擺拍,3分鐘講注意事項,然後起飛。

氣球飛過玫瑰谷,飛過仙人煙囪,穿越巖洞石林。

太陽升起,初醒的卡帕多西亞被晨光籠罩。

氣球降到石柱叢林之間,伸手幾乎就可以觸摸到巖壁。

一開始還感嘆說這就是現實版的飛屋環遊記(一部動畫片)啊,兩個小時之後就沒心思激動震撼了,站累了。

按理說航程是一個半小時,因爲熱氣球是一個聽風指揮的遊戲,具體降落在哪兒,得看風的意思,並且最後是要落在一輛車上,而不是地面。

我們六點進筐,7點半了,原本該落地了,結果一陣風颳來,又飄上去了。

那天就看一顆球在天上飛,一輛車在地面上狂追,折騰到8點多,才降落。

落地後開香檳,發證書,依次和駕駛員合影。

然後等那個熱氣球被整理成一個大包之後,工作人員會把女生抱起來給扔到那個大包上去。

當時我正跟別人聊天,毫無防備地就被抱起來摔到包上了。

雖然照片上我們都笑得很歡暢,但是我覺得我和那幾個土耳其小哥心裏都在放羊駝。

首先我可不像我的朋友小牙籤那樣輕盈的如同一根牙籤,我的體重可是幾十個鉛球的集合,他們估計給累得不輕。

其次,那球兒表面得掛着一釐米厚的土,老孃早上新換的衣服新洗的頭,都用來祭球了。

別的遊客看着我砸在球上後升騰到空中的灰塵,都撒丫子躲開了。

我就是用來祭球的。

綠線一日遊

熱氣球之後,我們報了個綠線一日遊項目。

所謂綠線,主要項目是代林庫尤地下城探祕和厄赫拉熱峽谷徒步,200多公里的路程,差不多一整天時間。

團小人不多,導遊是個挺漂亮的土耳其小姐姐。

首站是代林庫尤地下城。

卡帕地區這種基督徒避難的地下城大大小小的總共幾十個。

代林庫尤算是規模最大的,一共8層,臥室、廚房、餐廳、酒窖、馬廄、教堂、學校、軍械庫、儲水庫一應俱全。

導遊小姐姐講述的重點就是:那些基督徒很苦啊,真的很苦。

確實,我們都深切的感受到了。雖然做了通風,但是在下面待不了多久就會覺得壓抑。

像我們這種霍比特身體的小個子都得貓腰前行,對於高個子精靈族們來說,真的是太辛苦了。

對了,小牙籤在格雷梅的幾天一直專注於扮演一隻土撥鼠。但是從代林庫尤回到地面之後,她對鑽洞的熱情開始消減,盯着蔚藍的天空大口地深呼吸。在厄赫拉熱峽谷徒步的時候,她真誠地表示:她還是更適合生活在空氣充足,陽光普照的環境中。

至於峽谷徒步,就是單純地走3公里,沒什麼挑戰性,景色也不是很亮眼。走到終點,開吃。

於爾居普

在卡帕多西亞的第三天,大部分洞都鑽過了,該體驗的項目也體驗了,實在有點兒無所事事。

在露天博物館附近的小型巴扎裏喝了好多蘋果茶之後,賣茶的老闆娘建議我們去附近的於爾居普。

於爾居普也是卡帕地區的一個小鎮。鎮上有座叫Temnni Hill的觀景山,也有一些洞穴酒店,雖然距離格雷梅不過11公里,但是卻冷清安靜的多,旅行者很少。

到於爾居普的時候,剛好是午飯時間。出租車司機一路狂推瓦罐牛肉,說鎮上無論哪家做的牛肉,都是“perfect!”

像我們這種豬精旅行者,向來是走過路過必須吃過。於是去了司機推薦的一家叫Han Ciragan的餐廳。

土耳其的瓦罐牛肉,就是把食材放進當地特質的瓦罐裏,密封燒製。做好之後廚師當着客人的面把瓦罐敲碎,取出食材裝盤。

味道很不錯,儀式感更強。

飯後,在商業街上找了家露天咖啡館曬太陽,一人點了一杯土耳其咖啡。

前幾天折騰的太厲害,所以於爾居普無所事事的午後,竟然意外讓人覺得安心。

後來,我和小牙籤討論,假如把我們去過的所有地方列一個美景排行榜,那麼卡帕多西亞,是可以排進前三的。

然而,也無法否認,在那裏呆了幾天之後,喀斯特地貌、巖洞,空曠遼闊的景色,不再像最初那樣令人感到震撼。

這可能是每個旅行者都逃不過的心路歷程:

在熟悉的地方呆膩了,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尋找新奇的體驗,然後疲憊了,再重新回到熟悉的場景裏獲得歸屬感。

+關注貓左先生,看更多旅行故事和攻略

copyright 2018 貓左先生

已加入版權保護計劃,謝絕任何未經授權的文章轉載行爲和用圖行爲,一旦發現,勢必維權死磕到底,原創不易,請體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