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從王剛砸「寶」這件事讓我們看到了古玩圈子的眾生相,且不說砸的是不是贗品,至少王剛敢站出來砸,這個勇氣就值得我們點贊。

本來這個節目的出發點就是打擊假貨,雖然有點過激,但能看得出這個節目的責任心。既然敢砸,請來把關的專家絕不是泛泛之輩,這也是敢砸的底氣所在。一件東西判定真假也是幾位專家經過仔細鑒定討論才得出結論的。如果錯判,不但節目組會成為眾矢之的,專家們也會聲譽毀於一旦,那樣的氛圍,試問會胡亂給結果嗎?那件琺琅瓷真的可能性大嗎?再說上節目之前也是簽了生死狀,正所謂願賭服輸,砸了又來找後帳,非君子所為。

如今的古玩圈,人人都覺得自己是專家,自以為是的國寶幫一大把,不認可別人的正確意見,對任何權威的結論都嗤之以鼻,古玩圈正是被這些半壺水的國寶幫和一些想把古玩這淌水攪渾好達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的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搞得烏煙瘴氣。讓大眾都失去一個評判真偽的標準,都不認可權威部門和專家的鑒定結果,進一步擾亂古玩市場,從中售假牟利。

古玩圈有句名言:寧買假似真,不買真似假,一件古玩要得到大家的認可才能算是一件古玩。你一個人抱著自己的東西非要說是國寶,別人砸了你還死皮賴臉的要人賠,這是一個收藏者的健康心態嗎?

目前有一批人因為眼力不夠手裡一堆假貨,就想方設法的利用各種渠道找下家,不巧找到王剛的節目里,本以為專家會打眼,能給自己的假貨貼上真貨的標籤,結果事與願違,完了又利用大眾的同情心顛倒黑白,其心可誅。

鑒於目前古玩圈子裡的這種混亂,我建議國家應該採取措施,建立古玩評級鑒定機制,樹立鑒定機構的權威性,參與鑒定的人員必須持有國家統一頒發的鑒定師證和評估師證,不持有兩證的禁止參與鑒定,其鑒定結果不予承認。就像律師必須有律師證,會計師必須持有會計師證才能上崗一樣,建立完善的鑒定機制,鑒定機制與國際接軌,鑒定結果和評估結果具有法律效力,才能撥亂反正,讓古玩圈健康的發展。


是在作戲,此戲不能再演,也演不下去了。演員是一流的,無可質疑,但所謂專家未必是一流的。


這個節目讓人噁心!無論是什麼瓷器都不可粉碎,它畢竟是個工藝品。一百年後又是文物。


咱們先不去說,王剛在節目中砸碎的琺琅瓷器,到底是真品還是贗品?只是說這個節目一旦發現是贗品,專家的鑒定假的一出,王剛就手舉錘落,一鎚子砸下去的瞬間,還真的有些令人心顫。

雖然這個節目很好看,收視率很高,很多人都喜歡看。但是對於一些收藏愛好者來說,滿心歡喜地拿著自己心愛的寶貝去鑒定,結果眼睜睜的看著一鎚子下去,就被砸碎了。

我想作為哪個藏寶人,都會心痛的,哪怕真的是假的。況且專家也不一定全都是真正的專家,也不一定說的全部都是對的,並且有些贗品也是有著一定的實用價值的。

具說可能還真有被砸到的東西卻實是真的,而且還把王剛等告上了法庭。

所以此節目當初的規定,還真的是有些欠考慮,砸碎的文物還是有些可惜,贗品被砸碎的做法還是不大妥當的。


我來告訴你吧,

第一,所謂的真品和贗品,都是節目組安排好的,,簽所謂的生死文書,都是噱頭

第二,電視台的鑒寶節目,是娛樂節目,別太當真,請的演員居多,偶爾有幾個是真人

第三,什麼官窯和什麼孤品,這個值幾億那個是稀世真品。都是套路,真正的寶貝大部分在博物館,一小部分在收藏家手裡,不可能拿出來

第四,有些藏品就是借欄目操作,把原本幾千的東西,通過操作賣幾萬甚至上百萬,這叫擊鼓傳花,騙土豪的。

第五,文物收藏要謹慎,套路太多,沒實力玩玩就好

第六自己喜歡的就是最好的


謝邀:

有關當年《王剛砸寶節目》播放時,收視力還是蠻高的,本人也是其中之一。

回顧當年鑒寶遊戲,凡是上欄目鑒寶者,首經甲乙雙方簽訂生死文書。也就是說:如乙方的藏品經過專家鑒定,是真品還是贗品由專家一錘定音!屬真品可上珍寶台,是贗品就由王剛當場砸掉。《如我還沒記錯的話》,王剛在宣讀真贗鑒定書砸寶前,還特意訊問過乙方持寶人,如持寶人不願繼續就可終止中途退場?……等等。

現在我們再來說說,王剛是否把真品當作贗品砸掉的問題?我們先不要說錯砸的是什麼?既然是古玩界的同行,想必大家都有同感,大凡見到好的藏品,都有來似內心世界,居為已有的一種衝動感?即使我買不起,上上手都會種幸福感,你說是嗎?怎會故意把真品當贗品砸掉呢?即使王剛玩瓷底子欠厚,背後還有3位專家坐堂,既是專家肯定不像我們非非之輩!難道有200年歷史的琺琅瓷器,新老都無法區別?除了皇宮有庫貨外,在社會上傳世也好,出土也罷,海撈也行,必有它的突性,一般不會犯這種原則性的低級錯誤。加以上電視欄目,不是像我們觀看電視時的直接效能,沒有緩衝階段!其實一期節目是要通過欄目組事前進行編排,萬一碰上難以決斷的藏品,想必也為另作按排。確認內容合適後拍成電視,再讓大家觀看,無非是特寶人不了解其中內情而已。按常規來說不會出現錯砸的結局,除非寶貝是解放後所創燒?


我認為王剛砸碎的琺琅瓷器是不到代的,不能說是贗品,因為洪憲年(是袁世凱要當皇帝的年號) 。民國時期,就仿了一些前朝的瓷器是很精緻的瓷器。那都出於光緒時期,翰林院以王重為首的大師們製作的作品。為什麼燒制的非常精美,因為高嶺土篩過六篩。朱山八友的作品也是那個時期,製作的最精美的作品。因為朱山八友所用的,高嶺土都是王重送過去,經過六篩的高嶺土。還包括廣瓷那個時期是最精的,都出於王重之手,都能買上好價錢的。在歷朝歷代,宮廷製作瓷器的高嶺土,都是過三,四篩的。為獨洪憲時期是經過六篩的,因為在運輸過程中怕出現問題。王重他是一位辦事認真,很細心的人。高嶺土經他的手必須過六篩,否責他不驗收貨。就這樣經大師們之手,製作了一批好的,仿前朝的一些精品瓷器來。特別是經過王重之手,製作了少量的洪憲年製造的,精品瓷器是很難得到的,所以王重親手製作洪憲年制的,精美作品價值更高。


本人,對王剛砸贗品的行為是深惡痛絕,是對傳統文化的損害。首先,所謂專家鑒定說真,他就是真,專家就沒有打眼的時候,古玩鑒定有教科書科學,就是經驗的傳承,誰敢說自己說的百分百對,從來沒打過眼。砸贗品,首先應該砸那些贗品的專家吧。其次,任何一件古董,即使不是老的,也是件工藝品,高仿也是傳統技藝的複製,在一定程度是起到了傳承作用。說敢說,多年以後,今天的高仿品不是古董,康熙仿前朝的仿成化的瓷器不是古玩嗎。第三,以護寶的名義打贗品,這本身就是一種道德綁架,是把自己放到道德的高點,對別人進行評判,誰給你的這個權力,高仿就一定有危害到別人,這叫有罪推定,口口聲聲說護寶,誰給你的這個資質,保護就一定破壞。一個收藏愛好者,用一生的積蓄收藏一件古董,即便不是老的,也可以敝帚自珍,聊以慰藉,難道燒了圓明園還是為了保護西方的古建築嗎!


王剛老師有錢他就是任性,琺琅彩瓷器算什麼,他當年跟乾隆當小弟時,還砸過北宋汝窯呢,跟乾隆混的時候沒事砸個瓷器玩,燒個名家的字畫點煙玩,那才叫牛,什麼世界首富給他提鞋都得靠邊站著等,嘉慶這個小王八羔子二話不說把人家開除了,還把人家的錢全部私吞了,忒不是個東西了,還是乾隆講究點 所以說大清在乾隆後要慢慢完蛋,都不講究能不完蛋嗎


謝謝小強邀請本人回答問題,去偽存真這個欄目辦的本義是去偽個存真。鑒定瓷器古玩藝術品的話語權在專家手中,又不在藏家手中,辦這個欄目的綜旨是為提高收視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怪不得別人,故宮裡有多少文物品是真的,又有多少文物是假的,你不能把故宮的文物來一遍清理,真,反映當時時代文化,假,是後代人們努力模仿先人輝煌的文化。至於你題目說的真與假本人不做判斷,現今社會有多少人不管文物古玩的真假,只不過是洗洗錢的一個籌碼。良心,正義多少錢1斤,自己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