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在皈依請聖時有請“某某堂”上某某和尚,這個“某某堂”指的是什麼意思?如何分堂?

答:從佛教戒律的角度來講,“堂”,是指懺悔堂,就是他(某某和尚)受戒的地方。比如說,他是在南普陀寺受的戒,就叫“南普陀堂上”,南普陀寺就是他的懺悔堂。

在佛教中,受三皈、五戒,主要是講戒和尚是在哪兒得戒的,通常的傳統是報自己的懺悔堂。因爲作爲受戒的人,請的是戒和尚,是以戒爲主,他在哪兒得的戒,就要報哪裏的懺悔堂,所以,這個“堂”一般是指懺悔堂。

此外,“某某堂上某某和尚”也在說明一個傳承問題。無論是三皈依還是五戒,戒和尚作爲佛門中弟子入門的證明師,是請他來做證明的。皈依是以這個師父做一個相上的代表,也是一個傳承上的代表,表示可以一代一代往上追溯,一直追到本師釋迦牟尼佛。皈依師以這樣一個住持三寶的相狀來感發受三皈、五戒的人的戒體,皈依就是皈依三寶而不是皈依某個人,皈依師只是證明你皈依了三寶,而不是皈依了某一個師父,這與請依止師的意義不同。當然,佛教傳統上是如此,但現在各個地方寺院可能會隨自己的因緣條件而有不同的講法,也是有可能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