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安穩且人事洗牌後,將如何改革,大家拭目以待!

(法治時報2019-01-28台北報導)官場「當家首長」的位子,坐得穩不穩?對自己有沒有信心?往往要看首長對底下的「人事」展開佈局之後,才能得知。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底下閣員沒幾個是他欽點的,幾乎都是蔡英文的人馬,就連教育部長一缺,大家都知道,賴矚意的是「管碧玲」,可是蔡英文塞給他的是「葉放水」(俊榮),所以,下場結局就是地方選舉輸掉,卻是行政院長走路。

法務部長蔡清祥,1/25展開他「掌權」法務部以來,最大幅度的檢察長人事異動,結果,非常意外的是,竟然完全沒有任何反彈,甚至,還得到了不少相關團體的掌聲!

像「劍青檢改」和「檢改會」還聯名,一起出動按讚,稱讚說是「跨出正確的一步」,讓檢察體系更富朝氣;另外「台灣司法人權進步協會」也給了九十分的高分,媒體也紛紛以「年輕化」、「打破期別」等等加以肯定!

這種罕見現象,在這些年來,並不常見,因此,蔡清祥在這次人事調動中,被司法官場人士無意間發現,他已經成為21世紀「政黨輪替(2000年)」以來,「權力最為安穩」的第一位法務部長!

蔡清祥之前的部長「邱太三」,因為種種表現實在極為「欠佳」,位子不穩自是天經地義。

邱太三表現奇爛,當然不穩!

邱的表現差,例子處處可見,諸如:「刻意打壓陳水扁」,「不執行死刑、又無其他對策」、「司法改革除了改名,完全沒績效」、「幫馬英九吃案」、「全面票選制,弱化辦案及領導能力」等等一大堆問題,不管是在立法院或是民間,始終負評不斷,連帶的天天有人喊著要他下台!

邱太三的法務部長位子,能幹那麼久,完全是因為蔡英文對他的「循私(私人交情)」,與國家政策或政府用人原則,完全找不到關聯性,所以,位子不穩是意料中的事。

羅瑩雪善後之輩,無關安穩!

蔡清祥之前的部長是「羅瑩雪」,大家都知道,她的出任,是有很重要的「政治任務」,就是法務部內鬥,行政院幹掉了曾勇夫部長之後,必須找人來替「犯罪的總長」黃世銘擦屁股。

因此,她的部長位子始終處於「善後」性質,遑論安穩。

曾勇夫無辜下台,政爭波及!

羅瑩雪之前的部長,也就是史上最為無辜下台的部長「曾勇夫」,他的下台完全是政治鬥爭下的「犧牲品」。

馬王之間,為了政治政爭,竟以無辜的法務部長「下台」做為鬥爭出發的「第一招」起手式,也難怪馬英九政權,會在2016年的選舉,一夕之間崩盤!

相對之下,也可由此看出,曾勇夫當部長時,他位子的「安穩性」是多麼的不穩!別人鬥爭,他是第一個被犧牲。

當然,位子會這麼不穩,也是因為有個「不惜犯罪」(竊聽國會),也要鬥他下台的黃世銘,天天盯著他,一天到晚想跟他搶人事權。

王清峰遭黃世銘 掃把星打中!

曾勇夫之前的部長「王清峰」,照理是應該很穩才對。

因為她有心推動改革,國民黨又在國會過半,她上任也馬上推動社會勞役立法,讓窮人不因缺錢就要坐牢。

可惜,她不得不重用黃世銘當政次,為此,還展開「強力鬥垮」總長陳聰明的政治動作,經常公開指責陳聰明,非要陳聰明下台才甘心,才好將「總長位子」交給黃世銘。 

誰知,黃世銘被提名總長,到立法院答詢,卻對她開槍,表示死刑犯不執行是部長不合法,硬是將王清峰搞下台。

施茂林慘遭檢改會 制肘反彈!

王清峰之前的部長是「施茂林」,施部長掌權時,卻是遇到「檢改會」氣焰最高漲的時候,讓人印象深刻的一次人事異動,竟然有一堆檢察官、檢察長紛紛跳出來「反彈」,為此,平面媒體幾乎都是以「一整版」的版面在報導。

兩相對比,像今天這種「紛紛」讚美蔡清祥的人事異動之聲音,充滿著版面,施前部長看了內心一定感觸很深,這真是此一時彼一時。

陳定南 廖正豪 也是不穩

施茂林之前的部長,分別陳定南以及廖正豪,他們兩人也是一樣「不安穩」。

陳定南因為和總統陳水扁「貌合神離」,就算位子穩,但也是不停在「暗中出招」與較勁。

陳定南當部長時,總統府派任吳英昭擔任「總長」,且將人審委員的官方指派席位,總長「多過」部長,當時司法官場的解讀就是:吳英昭與陳定南兩人完全「沒私交」,這種安排有「牽制」陳定南之成份在。

至於,廖正豪部長除了與調查局程泉代局長「對幹」之外,與當時的閣揆蕭萬長也是不和,院長部長不和,位子當然不穩。

綜觀上述歷任部長的官場境遇,顯然只有蔡清祥是最為幸運,「位子」最為安穩的一位部長!

第一,身邊沒了掃把星,多了聽話總長:黃世銘是出了名官場的「掃把星」,經過官場多年的實證檢視,只要是誰用了黃世銘,誰的官運就要轉「倒霉」。

馬英九重用他,馬就吃上了洩密官司。

王清峰用他,也就被他害得下台了;

曾勇夫根本不想用他,只是因為黃世銘是隸屬法務部的檢察總署之總長,也就被他鬥爭下台了。

甚至,廖正豪會和調查局對幹,也是因為廖正豪派了黃世銘去法國調查程泉的緋聞案,就也倒霉下台了!

蔡清祥部長的身邊,不但沒了像黃世銘這麼「掃把星」的人物。甚至,新任總長江惠民,內心非常清楚知道,蔡部長是總統蔡英文的人,每每遇到蔡部長,江總長總是非常的恭恭敬敬,不敢有任何逾越或不禮。

此乃蔡清祥當官幸運之處。身邊沒有掃把星,只有恭敬之心。

深得層峰的信任,在檢察體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加持,聽話的會多,暗鬥的會少。

第二,真正掌控調查局:蔡清祥是第一個真正掌控調查局的法務部長!

雖然調查局是法務部「底下」的部屬單位,但因為戒嚴時期,調查局「局長」這個位子,都是蔣家「欽點」,是重要情治單位,是專門在查辦台獨、思想犯的打手單位,法務部長根本不敢過問,甚至,調查局長還可以藉著查辦案子,來扳倒部長!

蕭天讚部長的「下台」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調查局查到蕭天讚可能涉案,就天天放風聲,明示暗示他涉及第一高爾夫球「弊案」,放到最後,蕭天讚不支倒台!

廖正豪當部長,也是被調查局嗆聲,嗆到雙雙下台。

歷任部長對調查局長總是敬畏七分(比「三分」還多出「四分」)!

但是,蔡清祥不一樣,現任調查局長呂文忠是他「欽點」的人選,蔡清祥是第一個完全接收調查局「人事權」的法務部長!

日後別的法務部長,是否還能像蔡清祥一樣,擁有調查局長的人事權,還是未定之數,但迄今為止,蔡清祥絕對是「空前」紀錄,是「第一個」擁有調查局長人事權的法務部長。

部長有了調查局長的「人事權」,對部長位子的「安穩性」而言,更是是有極大的「保護」效果。

官場,沒人會想主動招惹情治單位的「主子」!

層峰是加持,情治是保護,蔡清祥兩者兼有。

第三,外圍份子也靠攏:形勢比人強,當層峰與情治系統都在加持保護時,其他的份子,如什麼劍青份子、檢改份子、紛紛出面「湊熱鬧」的表示肯定部長,這種現象在以往檢察體系的人事作業中,實在不常見,看來,似乎都被「收編」了!

以前處理人事案,總是要在人審會之前,先行召開「會前會」,並耗盡大量力氣,在會前會裡面,進行溝通,力求減少「雜音」,好讓部長欽點的人選,可以塞得進去,或是平順過關。

蔡清祥當部長,他要的人選,不但沒有雜音,還有掌聲,這種現象到底是真正的用人得當?還是手腕好?

那就要看未來各檢察長的「表現」才能知道了?

當蔡清祥部長的位子這麼「安穩」時,他當然應該好好把握機會,用力推動司法改革才是。

國人都知道,面對中國崛起,台灣的「國安、資安」問題屢屢遭到嚴重考驗,且破洞日益嚴重。

可是,相對的,各地方檢察官的辦案能力,卻是日趨弱化,「劣檢」的事件與真實案例,從來不短缺。辦案實務上,更多經常聽到,檢察官案件總是習慣「丟給」事務官,習慣不遵守程序規定。

甚至,還沿用戒嚴時期舊制,坐在比當事人高出一截的「偵查庭」,根本違反兩造平等地位等等。

還有,太陽花運動政院強制趨散群眾時,暴力猛打學生、醫生、立委的嚐血警察,至今檢察官根本沒人想去找出兇手。

因此,每次民調,人民對檢察官的信賴度,只會降不會升,總之,種種問題不一而足。

蔡清祥擁有幸運的安穩權力,就不可愧對這份幸運,應全心好好推動司法改革,勇於破除情面,拿出真正魄力,淘汰那些不適任的檢察官,給人民應有的公平正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