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曾公開痛批,提名尹祚芊當監委是混蛋

(法治時報2019-01-21台北報導)管中閔一案,竟「暴露」出監察院的重要「放水」管道?就是兩位原本應出席審查會的「馬系監委」尹祚芊和包宗和,竟然不約而同的「臨時請假」,這一請假造成表決人數起變化,也使得該案得以「意外」過關!

監察院為了確保彈劾案的「機密」與「客觀」,故意安排了「兩道」設計。

一道是負責調查的委員,不得參與彈劾表決投票。因為既是「負責調查」且還提出「彈劾」主張,當然是會投贊成票,因此,規定負責調查的委員不得參與投票,如此其他委員才能就調查之報告客觀表決!

另外一個設計是,彈劾的調查報告資料之提出,不讓其他監委事先得知,是依照「輪值」順序,只有會參與開會的監委,才會收到調查資料,也才會知道是誰將被彈劾?

問題是,收到彈劾調查報告的「監委」,如果看完資料之後,覺得想要「放水」被彈劾對象,或是想要運作某種特定「政治」目的,於是以「臨時請假」的方式,「缺席」彈劾會議,那又該怎麼辦呢?

因為,這種臨時請假是會造成「無法遞補」其他監委出席,而這種請假也將造成表決票數通過與否的「基本盤」之變化。

根據網路「上報」報導,馬系監委在這次彈劾管中閔案時,私下運作以「5人請假」「1人倒戈」讓「管案」彈劾過關,故意放水讓蔡英文政府得手。

其幕後真正政治目的是,是讓蔡英文繼續陷在「管案泥淖」中,無法順利脫身!也就是讓蔡英文無法以管已上任校長,而得到「止血」,要讓管案「繼續內耗」綠營!

該報導指出,馬系監委運作的關鍵在於,這次參與管案彈劾審查會的13位監委,依「輪值表」排序馬系監委佔多數(9人),蔡系新監委少數(4人)。彈劾管案意外通過,是多達「5位」馬系監委以「事前請假」和「臨時請假」的不同方式,才能暗助英系監委人數增加,反轉成6比5的人數優勢,再加上另一馬系監委方萬富的倒戈,才以7比4通過彈劾管中閔兼職案。 

監院人士說明,馬系監委們的技術性請假,必是經過「縝密計算」。

其實調查監委蔡崇義和王幼玲以「管中閔兼職」提案彈劾時,原本就自認通過的可能性不高,以目前監院新、舊監委人數比例9比16的懸殊,管中閔的彈劾案通過的可能性不高,沒想到結果卻是逆轉勝。

逆轉的關鍵在於,馬系監委的請假手法「很團結」!

第一,先是「院長派(張博雅)」的馬系監委陳慶財、蔡培村和江綺雯等三人「事前請假」,於是,照輪值表依序遞補後,馬系和英系監委的人數馬上比從原來的「9:4」,一下子變成了「7:6」,這種「事前」請假方式,因為是別的監委可以遞補,所以爭議較不大,且遞補之後,馬系監委還是多了一人,馬系監委仍可讓管中閔彈劾案「不通過」。

第二,突然在彈劾審查會召開前,另兩位原本應出席審查會的馬系監委尹祚芊和包宗和竟然不約而同的「臨時請假」,此時,依規定已不可再遞補審查監委,這時管中閔彈劾案的審查監委只剩下11人,於是,原來馬系和英系的7:6,因為這2位馬系監委的「臨時請假」,馬上翻轉成「5:6」,馬系只剩5人,英系卻有6人,英系佔了多數。

任何一位內行人都看得出來,這兩位原本「應出席」審查會的馬系監委尹祚芊和包宗和的臨時請假,才是整個「關鍵變化」所在。 

法界人士對此種「臨時請假」很有意見。

一,明顯失職:監委的最主要職責之一,就是對官員的失職進行「彈劾」,當監委負責進行調查,且也已經有了明確結果出來,而應出席的監委,也看過事屬「機密」的彈劾文件內容了,這時候再在上班時間,以「臨時請假」的方式缺席,這難道沒有「失職」嗎?

難道,法官承辦案件,也可以在已經排定,開庭「合議」的時候,臨時缺席不參加討論表決嗎?

法界人士還舉例說,這就像其他機密審核委員會,底價及機密內容已讓「委員」看過,某委員開會前,再臨時請假不來參與,這說得過去嗎?

二,放水管道應該防堵:更嚴重的問題是,已經進入「出席表列」的「彈劾會議監委」之臨時請假是會造成表決數「基本盤」的變動。

也就是,原本要「通過彈劾」必須要有「七票」的贊成票,因為該兩位監委的「臨時請假」,將會通過彈劾的票數變成「六票」,這種「人為」臨時請假造成表決「基數的變動」,對負責調查的「監委」,和「被彈劾」官員都是很不公平的突襲性「變動」。

監委的任務是對全國公務員的失職違法進行查核,如果監委們本身卻是在鑽營出席和表決的「漏洞」,則無異是用行動在告訴全國官員,有漏洞就大家一起來鑽吧!

政府官員為了推卸責任,很喜歡用「委員制、表決制」,然後以「多數決」做為掩飾,表示那是多數人的意思合意,無關自己的運作,其實,「多數決」往往才是有心人最好動手腳的空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