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級節制的體系中,無恥的「爸爸」是無能!

(法治時報2019-01-18台北報導)官員如果無恥,卻還能繼續在其官位上打混,其先決條件就是這個官員的上級長官是一個很無能的人。

只有上面的長官無能,才能容許底下的人,鬼混打矇,忝顏無恥的在原有的官位上,死皮賴臉的存在著。

台大校長管中閔,不論是就任前的「無恥劣行」(「偷吃」財團紅利、「藏牌」兼職事實),還是上任後的「遭到彈劾」(閣員兼差媒體),他的種種行為,簡單一句來形容,就是「無恥」!

這一切成就,就是從頭到尾,他能夠堅持貫徹他的「無恥」、且堅守他的無恥到底,也正因為他的這份「堅持」,當他在面對所有的社會「責難」時,他能夠從頭到尾就是一個態度,一以貫之,就是不理你們這些瘋子!

甚至,官方的監察院展開調查他時,他也是一樣的一個態度,堅持到底,就是堅持不理你們監察委員「這些瘋子」的再三約談!

老子就是「爺們」,你們算什麼?

很多人不解,為何他能夠這麼無恥且活的這麼好!

司法資深官員告訴我們,他的生存竅門之所在:「無恥」官員的生存空間,來自上級長官的「無能」!

看來似乎很有道理,蔡英文執政至今,民怨一直居高不下,很多怨言確實就是來自她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覆無能」!

資深司法官員以多年實務工作經驗指出,司法官場也有一些官員是「很無恥」的,但是,這些「無恥的」司法官員,其日子過得好不好,和他的直屬長官的處事能力很有關。

上級長官有能力的,不會也不可能讓無恥官員,天天過著開心鬼混的日子。

有能力的長官,看到無恥官員鬼混,他會運用他的能力,動腦筋想辦法,制度有問題時,有能力的長官會去找出制度上的漏洞,會去設法加以彌補或堵住。

不是制度上的問題時,有能力的長官,會去想出對付的「點子」,有時,根本不必用到點子,只要勇於破除情面,不給無恥官員拚命留面子,狠狠的給予教訓,無能官員就會自動變乖,不再無恥打混。

舉簡單的例子:司法官場最常見的「無恥」態樣,就是司法官員每月認真領錢,卻不認真好好辦案,甚至,還積案成山。

楊治宇當台北地檢署檢察長時,他手下的檢察官,竟然可以「積案」積到破全國紀錄,高達四、五百件之多,更了不起的是,這個破紀錄檢察官竟然還有時間,在外面演講寫稿,完全不理會其他同事的辛苦!

這位「積案天王」的「誕生」,當然就是來自於楊治宇檢察長的「無能」。

楊治宇檢察長的無能,為害了其他同事,因為清積案的最快方法,就是將積案打散,分給其他同事,在官場上,遇到無能加無恥,最後就是損及無辜。

一樣的場景,也曾發生在台灣高等法院,但結果完全不一樣。

當年的石木欽院長,遇到一樣的情形,有三個法官積案以「百」為單位計,石院長二話不說,不再鄉愿,不再怕得罪人,狠狠將三名「積案天王」的法官,考績全部打丙!

只要「再一次」考績打丙,這三位法官是要丟飯碗的。

結果,這種「打丙的效果」意外的好,原來當時台灣高等法院的積案「近百」法官還有「八位」,只是還不到「積案天王」的等級,這些人一看到「積案三大天王」的下場,馬上很自動的拚命處理積案,不到三個月,台灣高等法院「積案近百」的八位法官,積案全部減半,不到半百,「八百壯士」也就自動消失。

石木欽院長這種考績打法,聽說是司法官場罕見的事。其實,他應該只是不願承擔「無能院長」之名吧!

由上述例子可以清楚看出,無恥官員的存在,確實很有可能真的就是來自長官的無能。

蔡英文政府的超級無能,才能造就出像管爺這麼超級無恥的校長。

許宗力院長應引以為戒!

只要有無能的長官,就會有無恥的手下!然後,就會有受害不滿的其他司法官或百姓之怨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