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時間,有一部新上映的電影叫《綠皮書》。

  衝着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名頭,以及朋友看過之後給出的良好反饋,檸檬也去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

  《綠皮書》主要講述了:

  因爲要去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巡演,黑人鋼琴演奏家唐· 雪利僱傭了一位粗暴的白人司機託尼·利普護送自己。

  一路上兩個人發生了各種事情和矛盾,最終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和情感。

  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

  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如何相互學習、彼此治癒。

  電影的背景,雖然講的是1962年的美國,但透過兩位男主,我們似乎也能在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司機託尼——用暴力表達不滿

  託尼是個底層白人,他的生活有些粗糙,不拘小節,但同時他真誠,有關心他的家人和朋友,所以他的生活還是充滿熱鬧和溫暖的。

  可他有個非常明顯的問題,那就是:

  喜歡用暴力發泄自己的情緒。

  比如,顧客惹他心情不爽了,他就會用拳頭還回去。

  即使是警察,他也會因爲對方的語言冒犯,感覺憤怒而做出毆打警察的行爲,導致被抓起來。

  雖然最後雪利利用人脈讓他們得以釋放,但這樣的行爲方式,常常令自己陷入困境,也給別人增添了麻煩。

  所以雪利對託尼說:

  “發脾氣並不能幫你發泄情緒,你需要比別人做得更好變得更強大,纔有替自己贏回尊嚴的實力。”

  這一句話同樣適用你我——

  當你想對抗不公平的待遇、想要表達不滿,讓自己變得更好,會比抱怨、發脾氣更有實際意義。

  鋼琴家雪利——自我設限、孤獨

  黑人雪利博士與託尼相反。

  雪利的社會階級比大多數人都高,接觸的是上流社會的人士。

  所以他的行爲方式是優雅的、小心翼翼的、懂得隱忍自己的情緒,但與此同時他的生活也是孤獨的。

  這份孤獨在我看來,源於他對自己的設限,不願正視自己、接納自己。

  比如他爲了打破“炸雞是黑人最喜歡的食物”這一刻板印象,而拒絕吃炸雞。

  其實吃不吃炸雞僅源於你的個人喜好和需求。

  他對此諱莫如深恰恰是因爲,他太在乎這件事了。

  除此之外,雪利的身份有些尷尬:

  他同情底層的黑人,但他的身份似乎與那個底層世界不同;

  他迎合白人,不斷努力,卻又得不到白人的認可。

  這些都讓他對自我的認知模糊了,所以他會對託尼喊出那句:

  “如果我不夠黑,不夠白,不夠男人,那我到底是誰?”。

  02

  生活中,我們是不是也會這樣,爲了顯示自己的特別、爲了讓自己看起來不一樣,有時候就會把自己置身在圈子外,你覺得自己被孤立了,事實上,你也在把別人拒絕在門外。

  電影中託尼說了一句話:

  “世界上有太多孤獨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

  所以當雪利第一次嘗試炸雞,發現炸雞很美味;

  在黑人酒吧放下設限的演奏,得到了同胞的掌聲;

  最後他鼓起勇氣,主動去託尼家過聖誕。

  我相信這個聖誕對他而言,不再是孤獨的。

  當雪利接納了自己,他與自己、與世界實現了和解。

  如果現在的你感覺自己是孤獨的,不妨接納真實的自己,試着跨出第一步,也許你將會體驗到不同的生活樂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