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那就是在遭受巨大打擊以及情緒突然間低落的時候,會有心痛的感受出現。很多影視作品也具體描述了這種現象,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這種情況下心痛是怎麼出現的?

大家都知道,疼痛是由痛覺神經負責傳遞的,這也是人體自我保護機制的一種。一般疼痛是由於疾病以及外在原因帶來的。心痛很多時候就代表著心臟本身或心血管功能出現問題,也就是所說的心絞痛,心肌梗塞。有是一些患者本身可能就潛在有心絞痛,心肌梗塞的風險,情緒的大起大落,會造成腦部神經系統異常興奮,而這樣的興奮,很可能會引發心絞痛,心肌梗塞,導致心痛的情況出現。

此外,人的情緒是會直接引起身體一些反應的,比如在遭受打擊以及處於特別悲傷的情緒時,此時往往會有突然間的心跳加速。這種突然間的心跳加速,往往會直接挑戰人的身體極限,也就會造成心痛的現象。這種疼痛,經過平復情緒,舒緩呼吸節奏,心跳慢下來就能得到解決。

指導專家:王家雙,國家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廣州十大名醫。中華醫學會疼痛學會原副主任委員,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疼痛科首席專家,暨南大學醫學院廣州紅十字會醫院疼痛科終身榮譽教授。

專長:特別擅長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和頸腰椎間盤突出症疼痛診療。

覺得本文有用,請點贊或推薦給朋友,並關注【醫聯媒體】。


你的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

其一,我國古代認為心是思想的器管。黃帝內經上就有:心之管則思。這種認識還反映在文字上。漢字許多表意是意識形態的大部分從心這個偏傍。幾千年的文化熏陶使的人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往往覺得心痛或不舒服,這是潛意識在作怪。

其二,確實是心在痛。人體是一個統一體,當遇到刺激時首先大腦處理這信息分泌一定的激素才應對突變,比如心跳加快,增加血液的供應。如果你的心臟不是很健康難以應對這突發刺激,就會感到不舒服或刺痛。

特別需要指岀的是:有心腦血管病的要特別注意,避免情緒的激列變化和刺激,否則有生命危險。


傷心的感覺有多難過,心痛的時候如何排解,古人為什麼創造傷心這個詞?可見人難過時確實真真正正是心在難過,這裡深藏的道理,用西醫理論是無論如何也解釋不了的。

中醫認為心主思慮,過憂思則傷心。肝屬木木性條達,怒則傷肝。從情志對應臟腑的研究層次來講,中醫理論是完勝西醫的。


我也很想知道這個問題。我初戀嫁人的那天我心痛的不得了,晚上捂在被子里哭一夜。現在我們知道心是泵血的器官,心上有交感神經和互感神經,也許是它們受大腦控制,使得心臟毛細血管不通血,而產生的疼痛感吧?你可以百度一下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