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TVBS

桃園復興區公所從105年開始決定打造一座鐵塔,除了作為地標之外同時還能代表當地泰雅文化,也有防災功能,像是颱風天能加強區域收訊,14日鐵塔主體完工,區公所試點燈預告,結果才點幾個小時,照片流出引來一片罵聲,很多人都認為是仿造法國的艾菲爾鐵塔,認為根本不該花1千3百萬在山林間蓋鐵塔。


樹叢間紅色鐵塔,上頭有一顆顆燈泡輪流閃著,讓地標在夜裡超明顯,桃園復興區的巴陵鐵塔14日主體完工,特別進行試點燈儀式,但3排綠光配紅色主體,又有白光往外照,這照燈設計幾乎毀了塔,在網路上出現一片罵聲,就有教授和作家都發文,認為鐵塔蓋在山林中的原住民部落旁實在有些衝突感。


記者實際到鐵塔下方,簍空鐵構設計被很多人說在仿造法國艾菲爾鐵塔,但區公所喊冤,表示鐵塔花1千3百萬不光是外型造景還具有防災功能,颱風天能加強復興一帶的訊號,漆成紅色是要讓民眾來到這就能看到代表泰雅文化的巴陵鐵塔。


圖/TVBS

桃園復興區公所區長曾志湘:「當然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有經過評估考量之後,我們把我們真正的需要的,能夠發揮我們泰雅族的精神放在那邊。」


強調鐵塔蓋的地方,在山區對原住民們來說是祖靈的眼睛,鐵塔規劃3年出來,驗工在前,預計10月開幕。


圖/TVBS

遊客:「你做了不點,那這筆錢花了有什麼用?不用每天點,可是你看剛好是旺季。」


點與不點的聲浪都有,區公所將調整燈光顏色,讓新地標更討喜,不讓鐵塔淪為箭靶。


更多 TVBS 報導
巴陵鐵塔造型遭批 區公所:與耆老商討過
原住民天籟之音 泰雅之聲赴星比賽奪3金
悠遊德拉楠秘境 學習泰雅生活智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