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世蘭老人告訴記者,他們家一共有10多畝的茶園,都是退耕還林的,當地的茶企每年都會來這裏收鮮葉,價格也合適,希望企業的品牌做的更大,市場做的更好,也能帶動她們增收。(央廣網發 舒隆煥 石永波 攝)

  央廣網西安4月1日消息(記者舒隆煥)近年來,隨着陝西省茶產業的迅猛發展,採茶收入成了當地羣衆的一個重要收入來源。3月28日,今年68歲的陝西省鎮安縣象園村老人鄧世蘭正在茶山上採茶,老人從30多歲就開始在茶園採茶,到今年已經採茶30多年了,現在象園霧芽新茶剛剛上市,採摘一斤可以賣120元。

  鄧世蘭老人在陡峭的山坡上採茶。她說,象園霧芽茶都是長在高山上的有機茶,希望大家都能喝。鄧世蘭老人從早上六點上山到下午四五點,可以採摘3斤鮮葉,一天就可以收入300多元,不過時間的推移後期的收入就會慢慢減少,她一個人一個採茶季就能收入5000元,加上兒子和兒媳婦兩個人也一起採摘,可以收入1萬多元。(央廣網發 舒隆煥 石永波 攝)

  鄧世蘭老人的兒子楊校軍,跟着老人一起採茶,他在採茶季時會回來採茶,等到採茶結束,他還會到縣上或外地打工,掙錢補貼家用。鄧世蘭老人的兒媳婦跟着丈夫和婆婆一起上山採茶,掙一份辛苦錢。(央廣網發 舒隆煥 石永波 攝)

  楊校軍手上捧的鮮葉將在當天賣到盛華茶葉公司的茶葉加工廠,然後經過殺青、揉捻、烘乾、精選、包裝等流程,成爲商品茶到市場上銷售。(央廣網發 舒隆煥 石永波 攝)

  據瞭解,陝西鎮安茶區海撥一般在800-1600米左右,晝夜溫差大,生長週期長,雲霧籠罩,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比陝西漢中、安康茶區採摘時間要晚10左右,這也讓象園茶積累了更多養分,品質更加優良、營養更加豐富。(央廣網發 舒隆煥 石永波 攝)

  (舒隆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