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整理]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電影VS原著5個相異處+10句經典台詞︱有雷慎入︱君の膵をたべたい

……………………………………
改編自佳野夜同名暢銷小說,2016年本屋大賞TOP2,日本熱賣超過50萬冊。沒有名字的少年與沒有未來的少女,他們的相遇譜出最有意義的生命之曲。
……………………………………

○電影資訊&情報:

[劇情簡介]

「沒有存在感的同學」偶然在醫院裡拾獲一本「共病文庫」,原來這是同班同學山內櫻良與胰臟病的奮鬥日記,裡面記錄了她將不久於人世想做的事想說的話,就這樣「沒有名字的同學」和「沒有未來的她」有了交集。

長大後的「沒有存在感的同學」因為櫻良的話成為母校老師,在櫻良過世12年後,他和學生聊天的過程總會勾起這段過往的回憶。另一方面,即將結婚,曾是櫻良好友的恭子見到長大後的「沒有存在感的同學」也不禁令她回憶起那段與櫻良在一起的日子。同樣想念櫻良的兩人,意外地收穫了穿越12年才傳遞到的時空祝福……

 

[資訊&情報]

電影名稱: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君の膵をたべた

電影類型:劇情

片長:116分鐘

級別:普遍級

評分參考:@豆瓣

影片年份:2017

出品國:JAPAN

台灣上映日期:2017/10/6

語言:日語

導演:月川翔 Sho Tsukikawa

編劇:吉田智子 Tomoko Yoshida
原著:佳野夜

演員:

濱邊美波 Minami Hamabe飾演山內櫻良

北村匠海 Takumi Kitamura飾演沒有存在感的同學

北川景子 Keiko Kitagawa飾演恭子

小栗旬 Shun Oguri飾演長大後的沒有存在感的同學

 

[電影預告]

------我是點評分隔線,以下有雷,請斟酌服用------

------有興趣了解更多UP主資訊歡迎到[卡西里的FB專頁]按讚追蹤------

 

以下為大家整理電影和原著中不同的5個地方。[防雷]


1.架構上最大的改動無疑就是電影添加了長大後的志賀春樹和即將結婚的恭子,而當年的口香糖男孩成了恭子的未婚夫。故事變為插敘式的今昔補充和對照,取代了小說中直線敘事的模式。


2.架構上第二大的改動是小說中櫻良最後的長篇遺書,挪移到了12年後才被春樹於圖書館禁區的《小王子》一書中找到,算是遲來的真心話與祝福。其餘還有一些對話的橋段有前後搬動,具體影響不大過於瑣碎也就不多加贅述(主要是我也記不起來哈),像是原著中滿早就出現的春樹和櫻良的一席話:「把剩餘的生命花在整理圖書館真的好嗎?」的這一小段落在電影中挪到了故事中段天台談心那裏;《小王子》這本書在電影中是直接在開頭圖書館就由櫻良交給春樹而非如原著到了中期才由春樹去櫻良家借,也所以班長在電影中偷拿走的是《小王子》而非書籤;春樹和恭子自然也是多年後才成為朋友。
 

3.原著中櫻良代指春樹的暱稱可說是隨著彼此的關係不斷地更改,像是有「平凡的同學」、「知道秘密的同學」、「交情好的同學」、「過分的同學」等等,但電影很少用各種形容詞代稱春樹,且貌似很早就讓男主角的名字經由他人之口吐出,這點卡某覺得實在算破梗阿……。


4.電影為這段故事賦予了時代,開篇櫻良得知自己有胰臟病將不久於世的日期是20031123日,小說中只交代為20XX1123日,所以可以得知電影設定長大後的春樹故事軸是在2003-2006年間+12=2015-2018年間發生的事,算是一個平行世界的概念吧。


5.電影定義櫻良和春樹之間的關係在表現和操作上比原著小說更加深兩人間近乎戀人的曖昧,雖然原著中兩人的關係的確也可以解釋為友達以上戀人未滿。


PS.關於第五點卡某是覺得見仁見智,我不否認兩人或許可以成為戀人,但我更願意相信兩人是一如原著中所說:「完全相反的兩個人,互相憧憬的兩個人」,一如櫻良的自白:「說不定我們成為戀人也能順利,但已經沒有時間確定了,而且,我不想用那麼平庸的名詞定義我們的關係。像是戀愛,友情之類的,我們不是那樣。」(p.347)


其實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原著中其實多次強調櫻良和春樹「完全相反」這件事,我覺得這份難以定義的關係就一如書名《我想吃掉你的胰臟》一般不流於俗套,這句話給人無以名狀的感情,而這種無以名狀比起「我愛你」、「我喜歡你」,看似含糊卻其實更貼近真實的感覺,相當高明。所以我傾向分類《我想吃掉你的胰臟》為劇情電影而非愛情電影,就因為這無以名狀的情感。


以上五點(細究其實還有更多)就是卡某比對原著和電影的差異處,以下就再分享10書目中另我印象深刻的經典台詞。[以下有書的雷,建議讀過書的人再往下看,防雷線在此]


1.我想吃掉你的胰臟。(p.23)哈哈這句一定要有阿)


2.你跟我,明天都說不定會死啊。從這點來說,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真的。一天的價值都是一樣的。(p.33)


3. 「要是大家都馬上就要死了該多好。」雖然她應該是開玩笑,但我卻認為她是認真的。言語這種東西的意義常常跟說出口的人無關,而是由聽到的人決定(p.91)


4. 「活著真好啊」「真是至理名言。」(p.143)


5. 「才不是偶然呢。我們都是自己選擇走到這一步的。讓我們碰面的,是你在此之前做的各種選擇,跟我在此之前做的各種選擇。我們是因為自己的意願才相遇的。」(p.241)


6.「活著一定……就是跟某人心意相通,那就叫做活著。」「認可某人、喜歡某人、討厭某人;跟誰在一起很開心、跟誰在一起很鬱悶;跟誰牽手、跟誰擁抱、跟誰擦身而過,那就是活著。只有一個人的話,就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喜歡某人、討厭某人的我;跟誰在一起很開心、跟誰在一起很鬱悶的我,我覺得我和這些人的關係,就是活著的意義,而不是別人的。我的心是因為大家才存在,我的身體是因為大家的碰觸才存在。這樣構成的我,現在活著,還在這裡活著。所以人活著是有意義的。就跟你和我都是因為自己的選擇,所以現在才會在這裡活著一樣。」(p.270-271)


7. 我被改變了,毫無疑問地被改變了。遇見她的那一天,我的性格、日常和生死觀全都改變了。對了,要是讓她說的話,是我在之前的選擇中,選了要讓自己改變。我選擇……。我做了許多次這種選擇。分明可以做其他的選擇,但我卻以自己的意志選擇了現在在這裡。跟以前不一樣的我,現在在這裡。(p.299-301)


8.你跟我是完全相反的人。(p.346)


9.說不定我們成為戀人也能順利,但已經沒有時間確定了,不是嗎?而且,我不想用那麼平庸的名詞定義我們的關係。像是戀愛、友情之類的,我們不是那樣。要是你愛上我的話會怎麼樣呢?我有點想知道,但我不想,也不知道怎麼問。(p.347)


10.櫻良寫給春樹的遺書篇(p.344-352)&春樹讀完遺書的自白(p.356-360)(其實遺書篇章和春樹閱後自白都是精華,在此不多做紀錄,想知道自己去回味書吧!)真正的理由是字太多


以上就是一些電影和小說中不同的地方,有發現更多電影和原著不同或需指教之處,歡迎分享指出。

 


◎卡西里の資訊平台FACEBOOK臉書YOUTUBE 油管PIXNET痞客邦TWITCH實況台STEAM遊戲平台PLURK 噗  INSTAGRAMTWITTERBILIBILIACFUNWEIBO新浪微博

 

相关文章